第37章 真正的稻神!!

袁老的计划,成功了!

他很是欣慰。

虽然不知道,所谓的联合国粮食计划署是什么。

但是所谓的26年的粮食受捐赠历史结束!

反而是去捐赠!

也便是说明了,华夏的粮食足够吃了!!

“太好了,太好了!”

“咱一辈子的梦想,让整个大明的农民,也是华夏的农民们,都是可以吃饱饭,不用和我父母一般挨饿了!!”

“终于是在600年之后的时代在这一位袁隆平老先生帮助之下完成了吗!!”

“好啊!咱高兴啊!!”

朱元璋无比激动了起来。

甚至眼眶都不由得湿润了起来。

可惜马皇后不能看到这未来的好消息了!!

一旁的朱标也是很兴奋起来。

“若是我大明有这般的如同袁隆平的老先生便是好了!!”

·······

【时至今日。】

【华夏的杂交水稻亩产记录依旧在刷新着记录。】

【2019年第三代杂交水稻先锋组合“叁优一号”在衡南作单季晚稻栽培,取得了亩产公斤的成绩!】

【2020年,在同样的地块,双季晚稻超高产攻关试验,早稻平均亩产619.06公斤!晚稻平均亩产为911.7公斤!】

【由“杂交水稻之父”袁荣平老先生的团队研发的杂交水稻双季测产突破1500公斤大关,再一次刷新纪录!】

【亩产3000斤,也便是说,一亩田可以多养活五个人!】

在天幕的帮助之下。

古人也可理解公斤这一单位。

并且知道1公斤等于他们的2斤。

单季稻亩产2000斤!

双季稻亩产3000斤!

看到这个数字。

无数朝代的帝皇和百姓惊呆了。

大明位面。

朱元璋彻底震撼了。

差点是全身颤抖,直接要昏迷过去。

好在是朱标孝顺,慌忙搬了把椅子让父亲坐下。

又是让人送来茶水,给朱元璋顺顺气了。

而朱元璋眸子之内还满满是无尽的震撼之色。

“双季稻亩产3000斤!”

“这怎么可能呢?不可能啊!!”

朱元璋快吓傻了。

要知道。

作为小农经济的巅峰时代。

而大明现在的水稻亩产才300斤啊!

短短几百年。

后世的袁隆平竟然将这个数字提升了10倍!!!

此刻他终于明白。

为什么后世人说他是稻神!!

为什么要立庙了!!

这般人才,难道不是神吗?

“稻神!!”

“这袁隆平确实是稻神啊!!”

“提升了十倍的粮食,我服气了!”

朱元璋一脸的激动之色。

随之突然是长叹了一口气。

“哎呀!!”

朱标一愣问道:“父皇,这么好的消息,你为什么叹气啊!!”

朱元璋开口道:“我在感叹啊!!”

“为什么好的人才!”

“可为什么这等人物竟然不生在咱大明啊!”

朱标却是灵机一动道:“父皇无需担心。”

“这不就是育种吗?我们也可让天下农民育种啊!!”

“哪怕是不如袁老,说不定也可提升一定产量呢!”

“只要提升1倍到600斤一亩,就不用愁了!”

朱元璋也眸子一亮、

觉得自己太子说的对。

“好主意!”

“传旨!”

朱元璋立刻站起来,挥手道。

“传旨!”

“即日起,向全国征集稻种!”

“咱要用最好的稻种培育种粮!”

“一代不行就两代!”

“两代不行就三代!”

“总有一天,咱大明的粮食也要达到3000斤亩产!”

“是,陛下!!”

刘伯温,李善长等人都恭敬说道。

大唐位面。

李世民也是一脸震撼之色。

“3000斤?”

“一亩地竟能产出3000斤的粮食?”

“可怕啊!!”

“居然是真的吗??”

他忍不住用力一咬舌头。

哎呦!

他一声大叫,才是回过神。

这一切是真的!

“3000斤啊!”

“大唐的10亩地也赶不后世一亩地的产出啊!”

“如果朕有稻神所研发的稻种,

岂不是我大唐的赋税可提升10倍吗?”

“到时候别说漠北了,

那西方的大食帝国我要被我大唐的玄甲军和陌刀队灭了啊!!”

此刻,李世民真是羡慕惨了后世的帝皇了。

若是,大唐有一个袁隆平的话。

大唐的粮食亩产能够达到3000斤。

而大唐主要财政来源便是农业税。

那就是相当于大唐财政收入增加10倍之上!

到时候大唐彻底无敌了

他带着大唐的玄甲军和陌刀队。

别说是大草原上的突厥人们了。

就是那西方不可一世的黑衣大食帝国都要被大唐彻底灭了。

普天之下,日月光华所到,都是唐土了!!

而顿时,李世民也是兴奋起来,对于魏征,长孙无忌问道:

“你们说,我们如何效仿提升粮食产量呢?”

魏征,想到袁老研发稻种的过程。

也是立刻出列道:“陛下,虽然我们没有袁隆平一般的人才。

但是方法也是类似的,我们也可借鉴这一位老先生的研究之法!”

李世民眸子亮起来,说道:“什么方式,你快快说来。”

“这对于我大唐百姓很重要!”

············································

ps:新书上传,求大佬们的收藏,鲜花,评价!

$(".noveContent").("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