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与有荣焉!

白露深表赞同,于是他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他很清楚发展航空发动机的困难。

首先是发动机耐高温的问题。

假设发动机一般采用燃气轮机。根据热力学原理,涡轮的温度越高,流经发动机的空气所做的功就越多。

也就是说,为了增加发动机的功率,最好是不断提高涡轮气体的温度。

但这就是问题所在。

大多数金属的熔点约为1500摄氏度。发动机在工作时,一旦温度达到熔点,发动机的很多部件都会熔化。是的是的,大家都是这样的哦!

其次,发动机内部作为动力源的风扇的离心力和重量也需要解决。

一般来说,发动机内置风扇叶片的直径在三米左右。如何使风扇叶片变轻并承受离心力成为必须克服的难题。

总的来说,难点在于材料,合适的耐热材料。

这不仅是中国现在面临的问题,也是全世界面临的问题。

“航空发动机极其复杂精密,对制造和装配的要求几乎为零。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不仅仅是在材料上。正因为航空发动机难以制造,所以能生产的国家屈指可数。”白不由得感慨起来。

“没错。”苏枫点点头。“但是一旦成功,有很多好处。”

由于其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航空工业发达的国家一直将其视为高度垄断、严密封锁的尖端技术,严禁向国外转让其核心技术,即使在西方国家之间也是如此。

它带来的是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产业链长。它的发展不仅可以推动国内的科技进步,还可以促进大量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其中技术和经济溢出的效益是不可估量的。

这也是巨大问题所包含的等价利益。

“可以夸张地说,这个世界上谁能生产出先进高效的航空发动机,就一定会引起世界大国的人才抢夺。”苏枫想到这,不禁喃喃道。

虽然声音很小,但还是传到了白的耳朵里。“也会导致死亡。”

苏枫苦笑一声,默认点头,“这种技术还不足以让别人恐慌吗?所谓我得不到别人也不想拥有。”

“我想你有话要对我们两说。”看到苏枫如此失望,白发现不对劲了。

苏枫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挥了挥手,带他们进了一个实验室。

这个特殊的实验室中间被一块钢化玻璃挡住,玻璃后面是很多测试耐高温的喷淋装置。

在身后两人不解的目光下,苏峰通过一扇门进入了玻璃后面的区域。

同时,他说,“你知道一种叫邢燕的耐高温材料吗?传说这种材料可以抵抗近万度的高温,但很多人认为这是伪科学。”

白和李强不由得面面相觑,实在不明白苏枫到底想说什么。

但他们很快就看到苏枫戴着手套,把一个包裹着不知名东西的鸡蛋放在喷洒装置的中央。

然后他出来,开始在控制台上操作。

“你一定认为能承受一万度高温的材料是假的。”

“是的,我也认为是假的。这个世界上绝对没有这种材料。”

苏枫的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然后按下一个开关,鸡蛋周围的四个喷火器开始喷射出淡蓝色的火焰。

然后他转过身,对着因不解而目瞪口呆的两个人笑了笑。

“说白了,太阳表面的温度是5500摄氏度,也就是说如果把星焰涂满太阳,涂层之外是没有温度的。或者延伸一下,如果太阳系的外圈覆盖着恒星岩石,那将是最理想的戴森球体。太阳发出的热能不会全部流失到太阳系之外,它会把太阳系隐藏在宇宙中。”

“如果真的出现这样的材料,那他比掌握可控核聚变技术可怕多了。”

丁。

设备停止运行。

苏枫吐了口气,自始至终,他都在发表言论。

伸手指了指里面。“伙计们,快去看看吧。”

李强和白其实一直在听苏枫说什么。

他们也不相信这个世界上会有starrock这种材料。

如果有,也不仅仅是耐热材料。

反而是非常可怕的武器。

假设距离足够远,只要防护服用这种材料制成,甚至可以在理想状态下抵抗核爆炸产生的废热和高温。如果在实验中得到证实,甚至可能抵抗核污染。

仅这些假设就能使这种材料的性质发生质的变化。

他们以后连想都不敢想。

当苏枫让他们看蛋的时候,白走进去,李强快步跟在后面。

白试着用手掌感受蛋周围的残余温度。

不热。

再用手指摸一下,外面的可乐一点温度都没有。

“热量被吸收了吗?”白韦偃沮丧地看着李强。

“打开!”

李强拿起鸡蛋,剥掉表面所有的焦炭。他一点也不觉得热,表情很平静。然后他在玻璃碗里打破了鸡蛋。令人震惊的一幕发生了。鸡蛋还是生的?

这个发现让他和白坐不住了。

“这怎么可能?刚才的温度至少有2000多度。即使是黄金和青铜在这个温度下也会融化,但是这个鸡蛋根本不受高温的影响。这太不可思议了!”李强从最初的冷静变得不知所措。

“如果这种材料能被广泛应用,对世界来说将是一个很大的改变!”白肯定地说。

苏峰这时走在他们身后,解释道:“在全世界顶尖的实验室里,人们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花费了近百年的时间,却没有拿出这样的材料。起初,我只是出于好奇,混合了几千种耐热柔顺剂,偶然发现了这个配方。”

“事实上,它与邢燕仍有很大不同。一万度自然不可能。我已经测试过了。它能承受的最高温度在3000度左右。我称之为柔性耐热材料。它的初始分子状态呈现为液体,但经过特殊处理后可以固化。固化后的材料很轻,但抗冲击性很高。作用在它身上的力越高,它就会越强,类似于非牛顿液体。”

“当温度超过3000时,原本形成固态的物质会再次软化,回到分子的原始状态。”

苏峰把一份测试后得到的数据分发给面前的两个人。

“能承受3000度的高温就太棒了,这甚至可以解决目前绝大部分的耐热材料。”白翻看着试验数据,喜上眉梢,“这些数据如此重要,甚至可以称之为机密!”

李强也惊讶地发现柔性耐热材料的强度。“如果它的分子结构能在高温下保持不变,是不是说明它抵抗的温度越高?”

“这很合理,”苏枫停顿了一下。“但是需要大量的研究和实验。现在柔性耐热材料刚刚进入前期研究阶段,我正在尝试将其应用到发动机上。”

柔性耐热材料无疑是制造发动机风扇的最佳材料。

因为风扇的工作温度在1700摄氏度以上,大大超过了发动机涡轮叶片镍基合金的熔点。

而且发动机压气机增压后的压力高达50多个大气压,相当于三峡大坝注满水后底部压力的3倍。

转子甚至每分钟旋转上万转,叶尖承受的离心力相当于40吨卡车的拉力!

这样坚硬耐热的材料无疑是最合适的。

白似乎已经看到了中国航天未来的蓬勃发展。

站的角度不同,景色也不同。

苏枫注意到了白毫不掩饰的兴奋,但他自己并没有太大的反应。

苏峰并没有把目标局限在发动机上。

说实话,如果我们能够完全掌握柔性耐热材料的技术,那么它可以很好地作为一种耐热涂层用在航空航天上。

甚至据说,如此完美的材料还可以制作出轻量级的外骨骼单兵战斗装甲,具有很高的抗冲击性。

仅仅是材料上的突破,就能实现这么多只有幻想的技术。

这可能才是技术真正的魅力所在。

“老苏,你必须继续研究柔性耐热材料的项目,这是为了航空航天……”

“不行!”

“这几乎是整个中国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石!”

“你放心,我会给你申请相关的研究经费和人员,其他的你不用管。”

“老苏,你是英雄!如果将来柔性耐热材料真的能在生活中到处推广应用,这个世界上的人首先应该感谢的就是你!”

白拿着测试数据夸苏枫,于是迫不及待地抱了抱他。

苏枫平静地挤出一丝微笑。“我希望如此。我也很期待那一天。”

白当天带着检测报告回到航天战略部。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战略部现有的资源和所有的经费都划拨给山城实验室。

对他来说,现在航空队是否继续研究发动机已经不重要了。即使持续投入资源到最后,也未必有效果。与其浪费在这里,不如用在山城实验室。

但他的这一举动无疑引起了航空队其他人的不满。

在当天航空队召开的会议上,有人站出来抗议。

“白主任,为什么要把航空队的研发经费全部转移到那个山城实验室?接下来要我们用什么来研究发动机?”

“是啊,以前给山城实验室一半资源还行,现在越来越不行了。白主任不支持我们的项目吗?”

“那个苏枫也是,不来航空队也就算了,还偷偷弄了个什么山城实验室,他想干什么?他没学好发动机,跑去搞航天技术。他真以为自己一个人能做什么?”

在场的这些教授大多都是航天领域的顶尖专家,他们内心的自豪感自然都很高。

所以现在发生的事情他们很难接受。

单从白的所作所为来看,他显然是比较支持山城实验室的。

这就是困扰他们的地方。

“白主任,你今天必须给我们一个说法,否则我不在乎这个航空队。谁想学发动机,谁就来。反正我不会继续参加了!”

“哦?你是在威胁我吗?”白突然笑了。“高教授,如果你想离开,现在就可以离开。这次从山城实验室回来,我就在想是不是应该向上面申请解散航空队。”

说实话,他们没想到白今天会这么坚决。

就说之前,白对这些科学家并不是特别恭敬,但他也是有求必应。

没有什么比发动机研究更重要的了。不尊重这些科学家,还摆架子。这有道理吗?

但今天,白就变了,这让华谊非常不解。

他这么一说,顿时哑口无言,两眼散乱地看着别人,满脸通红。

他真的要走了吗?

你在开玩笑吗?

毕竟航空队也是失察的重点,但这里是名利双收的大好位置,怎么能离开呢?

所以高华义只能硬着头皮坐下来憋这口气。

“解散航空队。为什么?虽然你是航空队的第一负责人,白主任,你总要给我们一个交代吧。不能说想给谁资源就给谁资源。你要解散,我们不允许。连上峰都会生你的气吧?”

所有的科学家都在谈论这件事,要求白友魏延给出一个解释,否则这将很难说服公众。

“你想解释,对吗?好,我来问你,”白站起来,双手放在会议桌上,然后看了看左右的教授们,问道,“航空队成立快几个月了吧?这几个月有什么成绩吗?”

“发动机的研发周期很长,别说几个月了。即使过几年不出点成绩,也是正常的。你问这个问题很无聊。”

“是的,只用了几个月就得出结果。你以为这是在研究玩具发动机?”

这些航空领域的专家都知道发动机的研发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白简直就是无理取闹。

他们甚至在思考,是否应该向上面反映这件事。

这太荒谬了!

看着他们自然的表情,白似乎已经猜到了这一点。他郑重地说:“这几个月航空队毫无建树,山城实验室却有了长足的进步。你说,我为什么不能把战略部的资源倒到山城实验室?为什么航空队不能解散?”

“你这么说的依据是什么?”

“是啊,我们航空队大部分都是业内顶尖的,就算是我们这些人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有所突破。山城实验室凭什么?”

有些人还是不服气。

白点点头。“我就知道你会这么说。”

于是他将从山城实验室带来的检测数据摊开。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