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一场无声的电影

“好是挺好……可……”牧南羡慕地看着男子,嗫嚅道。

坦白讲,他有那么一刻心动了。

无论是白虎还是金乌,已足够罕见,世间也许久没了它们的踪影。

都是传说的存在。

但九层都有这等功法,谁知道下一层会有什么?

男子一笑,继续摆弄他的耙犁。

“你可要好好考虑一番。有了这等功法,任何人和你交手时都意味着在和一人一兽同时对战,胜负自然不用多提。而且,这等功法随着你境界的提升,降临的妖兽也越来越强大!绝对是不可多得的绝世功法。”

牧南挠了挠头发。

万灵神降的功法,和淑云仙子的本体化形颇为不同。

师父化形后只显现本体九尾天狐,用的也是九尾天狐的力量。

而万灵神降可召唤各种大妖、巨妖,像男子这般,到了渡劫期,都是绝版妖物。

简直可以称之为神技。

但……下一层会不会有十万灵神降?

天兵天将?

谁敢保证没有?

男子见他仍有疑虑,填了一把火:“下几层如果没通过,就错过这等功法咯!”

牧南咬了下嘴唇。

说不定自己通过了呢?

都是幻象,距离险境关闭时间尚早。

自己已经到了第九层,不往下走,便是得了万灵神降,貌似心里也过不去那道坎。

找到了九一险境的秘密,半途而废,以后还不得随时都有执念?

“前辈,晚辈还是想去看目睹一下十层的风景。”

男子显得极为惋惜,道:“不要后悔就好。”

说罢,一挥手,院中的水井化作了去往十层的传送圈。

“多谢前辈!”

牧南对着男子拱手行礼,又转向狸花猫继续行礼。

狸花猫能在幻境巨妖身边,肯定不是一只普通的家猫。

礼多人不怪。

转身踏入圈内。

十层无妖。

只有几乎望不到边际的群山,山顶有数不清的台阶,以青石铺就。

台阶的尽头隐隐发光,极为耀眼,想必是通往十一层的门户。

如果单以光源来算,看似不远。

可只看着绵延起伏的大山,就知道,定了应了那句望山累死马的俗语。

如果只是距离远,倒也没什么稀奇。

或飞、或跑、或使用地遁术,都能轻松达到。

只是,他才踏入十层,便感觉满身灵力瞬间被束缚住,一丝也无法调动。

换句话讲,他要么百无聊赖地坐在台阶这,等着险境关闭。

要么,以凡人之躯,步量数不清的台阶。

心有沮丧。

但错过了万灵神降这等功法,他又怎能就此止住脚步?

“盘他!”

牧南抬腿……

开始的路程走得倒是轻松。

有着多年爬巡天监天梯的经验,加之修士的体质已异于常人。

倒也不觉得劳累。

“盘他!”

每翻一座山峰,他都会留下豪言壮志。

路在脚下,何惧艰难险阻?

这不必降妖轻松?

可随着体力的耗尽,他渐渐地步履艰难,气喘吁吁起来。

“他……他!”

再前行几座山峰,他开始两腿打战,哆哆嗦嗦。

嗓子沙哑,似乎说出一个字,都会耗费巨大的体力。

只能在心底感叹一句:“被盘了”。

回首走过的路,已到了半途。

绝不能就此认输。

坚定着信心继续下去。

渐渐地,他开始面如土色,抖似筛糠,只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

走了一多半路程,他便“返璞归真”了,充分使用泰山“手脚并用式”的爬山姿势。

接着“屁股着地平沙落雁式”下坡。

最后的路程更显艰难。

他已经没了时间的观念。

更不知道过了一天还是十天。

毕竟险境里没有日夜交替。

甚至,他已经没有了意识。

只如一个濒死的“行尸走肉”,蓦然向前,踉踉跄跄。

一切源于本能。

累到极致,趴地便睡。醒了继续爬,爬了再继续睡。

几乎每走上一步,都如重锤在敲打着他的小腿。

跌跌撞撞,滚落、起身,翻过一座山,滚下去。

每一寸肌肤都带着血迹,浸染着台阶。

周而复始。

最后,他已经没了知觉。

他也不知道还在爬什么。

爬过去的目的又是什么。

等他下意识地滚到台阶的尽头。

在光影前强提意识,哆嗦着嘴唇,艰难地爬动。

三尺距离,他又睡了两次。

才终于滚进了传送圈。

眼前场景一换。

十一层!

没等他休息片刻,喘息着恢复灵力,便如灵魂出窍,不由自主地升空一般。

以神的视角,看着身下的场景。

那是条漫天黄土的残破道路。

一个母亲抱着尚在襁褓中的孩子,埋着头。

跌跌撞撞地挤在人群里,一路向北。

似在逃难。

孩子张着嘴,却没有哭声。

想来,是早已没了哭的力气。

而母亲却已经挤不出一滴奶水,甚至,一口唾液。

干裂的嘴唇,满是血痕和死皮。

“好心人,行行好。能不能把孩子收了,我不要钱,给他一口吃的就行。”

母亲走不动了。

蜷坐在一棵枯树下,艰难地伸出双手,求着路过和她一样的难民。

难民们仿佛是没有灵魂的木偶,神色木然。

不管不顾。

经过她的身边,从不停留。

孩子或许是累了,迷迷糊糊地睡了过去。

母亲用破布遮盖了一下双眼,挡住灰尘。

再次鼓起勇气,跟着人流向北。

难民们说,那里有免费的粥食。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他们终于到了一座唤作兖州的城池。

那些早已如行尸走肉的难民,再次给自己打上了鸡血。

加快了步伐。

挤着母亲到了城门。

兖州确实在放粥。

那清可见底的粥食,吝啬的不见一颗米粒,便是这样也只能领到半碗。

已经饿死了一批又一批的难民。

城外,掩埋尸体的兵痞肥头大耳,却喊着劳累。

母亲很幸运,领到了汤水。

但她没舍得咽下去,将半碗粥食以口度给怀里的孩子。

抱着他在一户毛草房前睡了过去。

再没有醒来。

直到晚间,孩子被一对补丁摞补丁的老年夫妇发现。

看了眼尚在襁褓中的孩子,他们心软了。

给了他活下去的机会。

一如既往的贫穷,让他仅限于活着。

他的童年没有学习,但他没有放弃希望。

稍有闲暇,便取了木棍在地上写写画画。

把经过学堂偷听来的知识书写一遍又一遍。

寒来暑往,老年夫妇体力渐渐不支。

他几乎以瘦小的躯体支撑了一家生计。

永远割不完的猪草送往地主家,换来半块发霉的饼馍。

如同一个悲惨的世界,活到了十二岁。

那一年,他的养父母相继去世。

没有棺木,没有葬礼,只有那残破的草席一分为二。

和痛哭流涕。

没了倚靠,他的生活愈发艰难。

好在几个儿时同样凄苦的玩伴,怂恿他,一起去那遥远的出云城,寻找修仙的机会。

他们说,成了仙后,想吃馍,就有好几个馍摆在眼前。

以后,就再也不用挨饿了。

他孑身一人,了无牵挂。

带着希望,与他们欣然前往。

两年里,没了灾害,几个孩子尽管时常饥肠辘辘。

偷过饼、摸过鱼,受过毒打,但信心坚定。

直到有一天,他们遇到了狼妖。

那是一只才开灵智的白狼。

眼中只有嗜血。

疯狂地扑咬着互相鼓舞的玩伴。

还有他。

撕咬着他们的躯体,吸走了他们的灵魂。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