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九章 过路天桥的构思

想着的时候,手机震动了一下,一看,是李主任将项目的规划要求在微信发了过来。再找了个阴凉处,粗略的翻看了一下这个项目,心里便渐渐浮现了一个设计构思。

埃菲尔铁塔!对,就是埃菲尔铁塔!我还真的不怕别人说我什么崇洋媚外。只要是适合的,借鉴有何不可呢?只要不是显得突兀,能和周围的环境琴瑟和鸣,就好!我也知道,即便我做的怎么好,总会有人说三道四什么崇洋媚外之类的话。其实对于这样的人,我只是觉得veryfunny了,你拿着微软谷歌苹果制造的安卓苹果系统都属于外国专利的手机,用着至今专利还是属于澳大利亚政府的wiFi,以美国某教授发明的万维网为发射基地来攻击我的崇洋媚外?

不理会!我不理会!做自己要做的事。

我构思的是类似埃菲尔铁塔造型的过街天桥,哦,现在应该是不是过街而是过路天桥了,由最初规划设计那个年代,其实连街也算不上,但是这几年的飞速发展,就有点跑步进入社会主义的感觉了,规划的立项还在,但是时过境迁,有些事要做,需要升级换代式的设计才行了。而之前的国家过街天桥,还要在桥面上以露天的形式展现出银海湾的特产什么的,现在看来,未免有点不与时俱进了。

我构思的埃菲尔铁塔式的过路天桥,可以说是抄袭式的,可以理解为只要埃菲尔铁塔的四座座基以及座基弧度上的两至三层,其余塔身就不要了,要不要塔尖另外再说,和老程商讨一下。典型的拿来主义,但不是真的抄袭,说的冠冕堂皇一点,是向埃菲尔铁塔致敬。

如果这样的设计构思是oK的,按照李主任发过来的项目要求,我们就可以灵活多了,可以只参与设计,我们有老程的设计院啊!也可以参与建设,有潘若安的集团啊!最后还可以参与管理运营投标,有我们现在这家公司啊!最理想的就是,设计、建设和管理都是我们拿下。

我不是那种贪大求全的人,一步一步的将项目走到今天,门类也多了起来,但我秉持的一个宗旨就是“万变不离其宗”,做回和自己现在主营范围内关联度极紧密的事就好。现在李主任抛过来的这个绣球,其实也是和我们现有的运营范围是有关联的。试想一下,没有关联的话,他会将这项目介绍过来吗?但是,所谓关联,也要我、我们仔细的去考证才行。我的脑海里一直有个很是克制的声音,这把声音不是经常性的出现,甚至很多时候我都不曾以为会有这把声音的存在,但是这把声音就会很适时且克制的出现,尤其是在我接收到了一些重大判断和决定站在不知道往左走向右走或前进还是后退的时候,这声音就一定会出现,它也不多言,就是一句粤语:“没有这么大的头就不要戴这么大顶帽子。”我当然会听取这把声音的提醒,只要它说的这句话没有在帽子前面加个绿字,我一定会很平静的去思考,之后才会和我的搭档们商议是否可行。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说,项目也算是我的“一言堂”了:我没想好90%轮廓的事,我不会拿出来和大伙商议,而达至90%以上的时候,那么基本上搭档们都会通过的,他们会在这基础上添砖加瓦达成95%以上的方案,再者,再次增加5%的各种情况预案,就变成了一个执行案了。我很庆幸,我提议的每一个提案,他们都热衷于作为添砖加瓦的角色而不是像两党制那样,你赞成的我就坚决反对。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