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初到贵山

火车上的大部分人都被草稚吞食过灵魂,他们灵魂记忆都被消除了四个小时。

即便如此,还是有一小部分旅客躲过了草稚的攻击。

不过,神宫的人毫不在意。

漏网之鱼,翻不起什么大浪。

处理这种事,他们自然有着一套熟悉的流程。

半个小时不到,一切都处理妥当。

令秦长安称奇的是,除了他杀掉的几个人以及死去的面馆老板。整列火车,竟无一人伤亡。

一刻钟后,火车发动,化作一条长龙,消失在夜色之中。

李三正神采奕奕,没有了之前的那股颓废劲儿。

他躺在包厢的床位上,轻快的哼着歌,显然不记得补给站发生的事。

秦长安裹着衣服,掩盖身上的伤痕。

他侧着身子,面对着墙壁,昏昏沉沉的睡去。

奋战了这么久,终于能让他睡个安稳觉。

第二天。

当火红的太阳升起。

火车发出一阵响亮的汽笛声,飞速行驶的车身停靠在了终点站。

“贵山南站到了,请所有旅客带齐随身物品……”

随着播报声音的响起,秦长安慵懒的起床,收拾好东西,跟着李三正走下火车。

出了站台。

李三正从包里掏出一张纸条,穿过好几条街道,才找到一处公共的电话亭。

排了许久的队,他才拿到电话筒。

秦长安站在路口等了半晌,才见李三正从人群中挤了出来。

“怎样?”

他开口问道。

“最新消息,贵山九盘水音山镇挖出了一处古墓群,贵山历史研究院的人已经把学术研讨会的地址定在了那里。”

李三正回道。

他看了一眼四周,又道:“这里的治安不太行啊?路上连个巡警都没有。”

“这里属于山区城市,尚未开发,哪能跟沿海城市相比?”

秦长安摇了摇头道。

“也是,算了算了!不聊这个了!咱还是先去找个吃饭的地方吧,奔波了一路,累死我了!”

李三正说着,沿着一条街走去。

二人刚过了马路,便听到一阵孩子的哭腔。

秦长安抬眼望去。

只见一个瘦弱的孩子拽着一个中年妇女的胳膊,嘴里哭哭啼啼的喊道:“不要走!妈!不要走!我听话!不要走……”

在孩子的身后,一个黝黑的汉子站在那里,眼中饱含不舍。他抿着干裂的嘴角,一言不发。

中年妇女长的儒雅,浑身透着一股读书人的气质。

“没想到这里也会有这种事发生?”

李三正嘀咕道。

“越是偏远的农村,这种事就越多。”

秦长安回道。

就在这时,站在二人身边的一个带着眼镜,文质彬彬的青年走了过来,自我介绍道:“你们好,我叫袁成书,是一名实习记者。”

“记者?”

李三正狐疑道。

“是的,记者。”

袁成书举起挂在脖子上的相机,示意道。

他看了一眼远处相互拉扯的母子,轻声道:“他们这是怎么了?听你们之间的聊天,似乎对这种事很了解?”

“城里人吧?以前下过农村吗?”

秦长安笑问道。

“没有,第一次来。领导让我拍几张农村的纪实照,再写一篇报道,题目就叫《我的乡村生活》,希望这一趟能拍出农村的真实风貌。”

袁成书严谨的回答道。

“我们考古队,天天往农村里钻,对这种事早就见怪不怪了。”

李三正卷起裤脚子,坐在马路牙子上,缓缓道来。

“当年城里的年轻人响应号召,全都往偏僻的农村跑。大部分人在村里帮干了很多年,眼见归期无望,索性破罐子破摔,找个农民就地结婚。后来啊,政策一变,又全都跑回城里去了。

你看这女的长相气质和那位农家汉子匹配吗?一看就是想回大城市生活的乡青。”

“说走就走?感情呢?孩子呢?老婆或者丈夫,撇下不管了吗?”

袁成书不解道。

“哪有什么感情可言?十个能留下三四个就不错了。

那时候,很多出身不好的年轻人为了改变自己的身份,嫁或者娶了农民,这样成分就好了。当时有句话怎么说来着,越穷越光荣。

我们村子里也有几个,政策一改,连夜跑的路。”

秦长安也跟着附和道。

“最近有一首歌很火的,你不会不知道吧?美丽的故乡,留不住我的爸爸。申市那么大,却没有我的家。爸爸一个家,妈妈一个家,剩下我自己,好像是多余的……”

李三正轻轻地哼唱了起来。

他发出的声音不大,却被那中年妇女听见了。

眼看着中年妇女气呼呼的走来,李三正急忙躲到秦长安的背后。

“你这家伙!嘴怎么那么碎?”

中年妇女面带不善道。

“姐姐,我只是有感而发!再说了!我也没说你坏话啊?”

李三正缩着脖子道。

“这位女同志,你看孩子都这么大了?何必呢?有些事坐下来好好聊一聊嘛!”

袁成书劝说道。

“有什么好聊的?我把几十年的青春奉献在了这里?我连回去享受自由的权利都没有了?”

中年妇女质问道。

“小渠,回来,让你阿妈走吧。”

黝黑的汉子对着哭泣的孩子挥了挥手。

“我不!”

孩子倔强道,依旧死死的拉住中年妇女的手。

“小渠,对不起……”

中年妇女眼含泪光,虽有万分不舍,但还是一咬牙,推开了孩子,头也不回的逃走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