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新帝

“我觉得不如让伏完的女儿当皇后,加封伏完为大将军,国丈。”

曹昆的话一说完。

太后何莲一副不可思议地看着他。

你没搞错吧?

你这么做,不就是正符合了世族的心思。

“太后,如今的局面是你支持的,三公必然会反对。”

曹昆冷笑道:“那我们就支持他们支持的。一旦大汉出现一个新的大将军,可能会对我们不利。如果我们支持大将军,那大将军,还会对我们不利吗?”

何进为什么左右摇摆,骑墙不定?

真是因为他蠢吗?

不。

就是因为他想耍小聪明。

他觉得自己能够镇住所有人,玩砸了而已。

一个蠢货能跟皇帝分庭抗礼。

西园军之所以会出现,就是为了架空何进。

何进跟先帝掰手腕,那是打的有来有回。

为什么后面废了?

就是因为他的心态变了。

他成为了掌权者。

难道他想成为一个傀儡吗?

如果他不想成为一个傀儡,就只能在世家跟宦官中间找平衡。

伏完上位之后,也只能是这个做法。

灭了宦官,世家大族掌权。

伏完就成了傀儡。

就算他想不明白。

他身边的人,也会提醒他的。

不然,他就不会成为一个大将军。

“可万一呢?”

何太后还是担忧。quya.org 熊猫小说网

如今的局面,内阁与秘书处相互制衡。

真的不再需要一个大将军了。

“太后,您不希望一个出现凌驾在内阁与秘书处之上的人,内阁就喜欢吗?”

直白一点,袁隗就喜欢吗?

好不容易看到权臣的曙光。

他会把这个权利拱手让给别人。

杨赐将近暮年,虽然是太尉。

可大部分时间都是他儿子与长史在理事。

顶着首辅的名,实际上做事的是次辅。

舍他袁隗其谁。

内阁有四人。

车骑将军何苗代表外戚。

那就是个废物。

剩下一员是司空张济,代表阉党。

能抗衡自己。

如果说不服张济,可以暂时使用首辅的权利。

首辅有两票。

自己一个人就有三票。

这内阁还有谁能压制我。

这种情况下都无法形成决议的事,必须得上报太后。

太后有一票否决权。

只不过大部分时候我这内阁次辅,就是丞相。

袁隗意气风发,很多政令都是出自他手。

于是他大笔一挥,提拔不少门生故吏以及世家大族。

他是傲娇,可不傻。

太平岛的起义绝对不平凡。

但绝对没有夺权重要。

大汉灭不灭亡跟我没关系?

不管谁上台,都需要我们袁家的人脉。

我有没有执掌大汉?

才更重要。

别人从门外的雪中看出了寒冬、寒冷。

袁隗看到的却是瑞雪兆丰年。

他比别人看的都长远。

只有在皇帝大婚之前,把内阁定下来,把权力握在手中。

平定太平道之后,自己才能分到最大的蛋糕。

彻底稳住我的权利。

大汉即将迎来我袁隗的时代。

“叔父。”

一声莽撞的声音打断了袁隗的遐想。

“公路,你如今已经是羽林中郎将了,常伴在陛下身边,怎能如此莽撞?”

袁隗平静的道。

袁术本以为自己跟曹昆结拜的事,会受到袁术的怒斥。

没想到袁隗只是不咸不淡地说了一句:知道了。

这让袁术滋生了更大的野心。

这不就是让我自由发挥吗?

袁术跟曹昆走的更近,甚至还主动安排几个人。

比如好友陈珪,进了尚书台。

杨弘成了黄门令。

在外界看来,袁术已经成为阉党中的一员。

看着别人成了阉党,痛骂之。

自己也成了,升官发财之后,表示真香。

“叔父,大长秋已经暗示我,太后已经让步了,被选择伏完的女儿当皇后。”

袁术的话让袁隗微微蹙眉。

自己的目的达到了,他却没有很开心。

反而眉头紧蹙。

如果太后反对。

他是通过政治斗争拿到的,会觉得欣慰。

可现在他还没开始进攻呢?

对方直接投降了。

这很不对劲呀!

“叔父,叔父……”

“还有事?”

“叔父,我觉得这件事情不对劲。这个伏完会不会暗中投靠了太后?”

袁术提醒道。

“你都想明白事,我想不明白吗?”

袁隗轻轻怒斥:“还有我们都是太后与陛下的臣子,哪有投靠不投靠一说,不都是为了大汉的中兴而努力吗?”

“是,叔父。”

袁术暗骂:老狐狸。

竟然对我都不说实话。

“叔父,我还要回宫当值,我就先走了。”

袁术走后,袁基就来了。

“叔父,公路,这是怎么了?看着他一副气呼呼的模样。”

“呵!这么大的人了,还是小孩子的脾性。”

袁隗随口一说。

“太后定了,伏完的女儿为皇后,你怎么看?”

“什么?”

袁基微微一惊:“不是说太后更加属意唐珍的女儿吗?”

“想来应该是大长秋的作用。”

“大长秋?”

袁基目光一凝,道:“叔父,如果是这个人,我有些看不透。你说他是忠臣吧!可是他知道结党营私,你说他是一个奸臣吧?做的事无不是为了巩固太后的权利。”

“难道他就不怕太后鸟尽弓藏吗?”

袁隗摇头道:“这或许就是女人与男人的不同,男人手握大权,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女人,生来就依靠别人掌握大权。”

“他这是要看叔父怎么做?”

袁基不再跟袁隗讨论男女问题,而是直奔问题核心:“他不会真的以为叔父顾忌伏完,而放弃支持伏完吧!”

“伏完,君子也!”

袁隗笑了。

“君子可以欺之以方。”

袁基陪笑。

叔侄俩,哈哈大笑。

很明显都看出来对方的想法。

大小两个狐狸达成了一致。

于是伏完的女儿就成了皇后。

择日大婚。

与此同时,朝廷公布以三公与车骑将军何苗组成内阁,辅佐皇帝处理政务。

伏完则被任命为执金吾。

刘焉则被提拔为宗正。

曹嵩出任大司农。

荀爽出任太常。

张忠为太仆。

董重为卫尉。

廷尉由淳于嘉出任。

周忠出任洛阳令,王允出任豫州刺史。

一时间朝廷大动荡,给人一种朝气蓬勃的感觉。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