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下一步?灭倭!

作为一个有着雄心壮志的穿越者。

朱标的视线从来不只局限于这个小小的皇宫。

更不限于明朝疆内。

真要如此,他老老实实的做个仁和慈爱的太子就好。

种种田,处理一下国内的事务,保持兄友弟恭的样子就好了。

到时候他老子登天了,他也就可以名正言顺的登基当皇帝。

但是朱标真的想这样吗?

他不想,这样的生活是他一眼望得到头的,对他而言太没有挑战性了。

所以朱标早就已经想好了,在确保国内安稳的情况下,他肯定会将自己的拳头伸出去的。

他真正想干的事情是拓宽版图。

一个国家强大的基础,就是它的国土面积。

只有一个幅员辽阔的土地上,才能孕育出一个强大的国家,一个经久不衰的文明。

纵观历史总是如此,汉唐为何兴盛,就是因为他们的疆域广阔,完全能够做到自给自足,不需要为了某样物品和别国做交换。

而那些北境的部落民族,哪个不是因此而被钳制?

就拿最弱的宋朝来说,它的弱只是弱在统治者的心态上而已。

国力上,说宋朝是封建王朝的巅峰也不为过。

北方的游牧民族经常需要来和宋朝进行交易,拿牛筋这种可以制造武器的东西来换盐和茶叶。

宋朝的精锐部队,在装备上那可是领先全球的。

所以,朱标觉得,有必要让明朝的实际统治范围得到一些扩张。

而现在,在大明朝的东边海岸线上,始终饱受着一股势力的袭扰。

他们就像是牛皮癣一样,治一波好一阵。

然后过段时间又会卷土重来,不知疲倦。

这个势力就是倭寇。

这是个贯穿大明前后的麻烦。

从元末开始,在福建等地的海岸线上,就不断有倭寇侵扰。

他们对当地百姓的侵害根本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烧杀抢夺,奸淫辱掠无恶不作。

偏偏想要对付这帮人,十分的困难,因为他们背靠大海,坐上船跑了找个地方躲起来,你就拿他们没办法了。

朱标之前是北抗元庭腾不出手来。

后来明朝初成,百废待兴也没功夫搭理。

现在蝗灾水患都治理的差不多了,国内的唯一麻烦饥荒问题也有了土豆和红薯来解决。

这下子,他就可以没有任何掣肘的去干小鬼子了。

攘外必先安内,朱标把明朝内的问题解决,为的就是接下来的秋后算账。

在奏折里,朱标写的就是抗击倭寇的计划。

对此他早就有了一套成熟而详细的方针,根本不是侃侃而谈的那种。

只要朱元璋看了,必然会答应。

虽然他可以直接和朱元璋禀报。

但是在形式上还是得有这么一本奏折送去中书省做记录。

这样后人编写明史的时候,就有迹可循了。

朱标可不想自己干了一堆事儿,结果到头来成了别人的嫁衣。

写好了奏折,朱标放下毛笔,对周姐说道。

“周常在,这里交给你来收拾,我就先去沐浴了。”

听到这话,周姐点了点头。

她负责照顾朱标,本来就包含了这些事情。

这书房也不是谁都可以进的,太子平日里写的东西看的东西说不定就涉及机密,只能让信任的人来打扫。

其实也不是让周姐亲自干,就是让她盯着,别让人带走些什么。

偌大个太子府,要是没有几个下人是不可能的。

周姐指挥着大家,把书房都收拾了一下。

刚才朱标写的那副真迹也晾干收了起来。

看着大家忙活,周姐则是在脑海里和直播间的观众们聊天打发时间。

刚才朱标说他可以进行下一步了,这让大家都有些好奇,纷纷猜测着。

“土豆和红薯收成了,就可以进行下一步了?朱标不会想带着所有人去种田吧?”

“也不是不可能,那种时候能让百姓有饭吃,也算是比较厉害了。”

“土豆和红薯的亩产真的高,再种上几轮,明朝的饥荒就不愁了。”

“我怎么觉得太子这是在谋划一些大事啊,他解决的都是内忧!”

“没错,平时但凡有点事情,太子都会和周姐说上一说,怎么今天就突然保密起来了,不对劲。”

直播间的观众们说什么的都有,甚至有人觉得太子是要做些对不起周姐的事儿,直接喜提24小时禁言。

不过说归说,这都是大家的猜想,做不得数。

周姐心中也是十分的好奇,朱标越不告诉她,她越想知道,女人就是这样。

她虽然是个有些男子汉的女人,但也不免于俗。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弹幕吸引到了大家的注意。

“奏折不就在桌上吗?周姐翻开看看不就知道了,太子也没说不让看啊。”

周姐一眼就看到了,心中一动,太子要是真不让她看,肯定会提前警告的。

但是朱标没有,那她看了也不会有什么事儿,大不了她谁都不告诉不就可以了吗?

就在这个时候,观众发的弹幕里又有一条消息引起了周姐的注意。

“对啊,周姐可是常在,奉皇后旨意照顾太子的,那就是身边人啊,只要不是害他,什么做不得?”

看到这些弹幕,周姐其实有些心动。

“感觉好些不太好吧,要是被太子知道了,岂不是很尴尬。”

“太子是去沐浴,又不是去如厕,哪有这么快回来的,就看一眼没问题的!”

最后的一点疑虑也被弹幕打消,周姐终于忍不住了。

她走到书桌前,直接看向那静静躺着的奏本。

奏本的正面是朱标写的一串字,也就是大家所认为的标题。

大体意思就是这是太子朱标写的奏本,是与皇上商议国家大事的。

对于标题的内容周姐并不好奇,这是现在的制式,真正让她感兴趣的是奏本里的东西。

不过,封面上的这些字还是吸引到了不少人。

朱标的字遒劲有力,自有风骨,透露着一股霸气。

常言道,见字如见人,这霸气的字让观众们都忍不住回想起朱标冲锋陷阵时的勇武。

众人纷纷感叹道。

“刚才看太子练字的时候就觉得他好有气势,现在看到这些字,果然如此。”

“以前还不懂,为什么会有见字如见人的说法,现在明白了,霸气的人写的字都自带锋芒。”

“朱标这手字写得真好啊,自有其神魂,不比那些字帖大家要差,没想到没想到!”

“我们的太子哥哥就是全能的!就是便宜了周姐,不然让我倒贴都可以!”

对于直播间内的这些言论,周姐除了最后一条,其他都很认可。

她是真真切切的看到了朱标的这些字,心神确实是有些震撼的。

好的字蕴含着写字之人的气魄。

太子的字就是霸气,没有由来的霸气,仿佛天生如此一般。

周姐恋恋不舍的翻开奏本,只见上面写着一大段话。

但是大体的意思周姐只看了两个字就明白了。

“灭倭!”

直播间的观众立马帮她说了出来。

这两个字一出,整个直播间都躁动了起来。

他们想过太子会动刀兵,但是没想到他挑了个最棘手的来开刀。

“对啊,我早该想到的,攘外必先安内,明朝内部的矛盾解决的差不多了,就该是解决倭寇的时候!”

“之前朱标忙着治理国内的灾乱,没空去管这些倭寇,现在他腾出手来了,确实是可以这么做的,倭寇对大明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小鬼子最没皮没脸了,面对强敌他们畏手畏脚,不敢动弹,但是只要你表现出一点一毫的软弱来,他就敢踩在你的脸上输出。”

“打小鬼子,朱标这太子能处,我宣布,从今往后他就是我的偶像了!”

“真恨不得能穿越过去,和周姐还有太子一起抗击倭寇,干死这帮小鬼子!”

直播间的热血老哥一下子就都冒了出来,一个个激动地就像是自己亲自上阵一样。

小鬼子和华夏的恩恩怨怨经年历久,根本不是几句道歉就能解决的。

那都是刻在骨头里的血泪。

大家都被这样的情绪感染,纷纷出言献策,讨论该如何搞定这帮倭寇。

小鬼子难缠的很,就像之前说的那样,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

他们就像是路上的杂草一样,贱得很,怎么杀都杀不干净。

不过也有人十分的冷静,他们没有直接参与到如何治理倭寇的话题中,而是转头审视起了朱标这位太子。

“太子刚封狼居胥没多久,现在就又要那倭寇开刀,这也太猛了吧?”

“这么好战,完全是个鹰派啊,这真的是历史上哪个儒雅随和的朱标太子么?”

“总觉得怪怪的,这么多天的直播看下来,感觉这个朱标问题很大。”

“是的,史学家吴静小姐姐还有她的老师,明史研究泰斗张元文老先生都觉得这个朱标有问题的,与史书上记载的完全不同。”

“啊,不会我们看到的一切都是演的吧?”

“演的那也太牛逼了,这特么都是长镜头啊,直接载入人类影史了。”

“不管真的假的,只要朱标干鬼子,我就无条件支持他!”

喜迎国庆7天长假看书乐翻天!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10月1日到10月7日)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