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第101章

“刘瑾,给朕堵住他的嘴,你给朕直接带他压入地牢!”正德皇帝一拍龙椅对着王资大喝道。

刘瑾听从正德皇帝的命令,从身旁的宫女手中接过一块绢布,用绢布堵住了王资的嘴。

王资这时早已被护卫拿下,三五个彪形大汉扛着王资就走出了乾清宫,在刘瑾的带领下向锦衣卫的大牢走去。

王资走后,乾清宫中又渐渐恢复了紧张的氛围。

“有哪位忠肝义胆的爱卿愿意好好查办此案呢?”正德皇帝看向台下的众人,想看看有没有愿意出来查办此案。

经过王资刚刚在大殿之上目无尊法的一搅合,现在在场的人都明白这件事是查不出来始末的。

正德皇帝也明白这件事是查不出来东西,但是他还是要问在场的人愿不愿意调查这件事。

最怕空气突然间宁静,整个乾清宫冷场了大约有一盏茶的时间。

“刑部尚书闵珪刚刚不是说要让自己的刑部和大理寺一起查办此案吗?”正德皇帝饶有兴趣的对台下冷场的群臣说道。“那就让你们两个部门查办此案可好?”

“陛下,臣年老体衰,没有多余精力查办此案。”刑部尚书闵珪连忙站了出来拒绝道。“想必此案定要触及多方势力,需要查办之人四处奔走,以老臣看臣与大理寺卿都不适合主持此案。”

“也是,你们两个人岁数也大了,不适合到处奔走。”正德皇帝点了点头说道。“那几位国公那边,有没有人适合操办此案呢?”

几位国公连忙摇了摇脑袋。

这烫手的山芋谁想接手啊!

几位国公赶忙齐刷刷的看向了站在国公首位的英国公——张懋。

二代英国公张懋身为国公之首,只能无奈的在群国公的注视下站了出来发表意见。

“陛下,臣等都是要负责军旅之事的,现在暴元余孽未除,臣等恐怕没有什么精力调查此案。”英国公张懋身为权利最大的国公,只能站出来替国公们表态了。“此案若是叫臣查办,臣定然要将所有的精力集中到此大案上,届时就没有功夫再打理京师附近的军旅重事了。”

“嗯,英国公也言之有理。”正德皇帝扫视了一下大殿之中。“那你们倒是说说,谁负责查办此案合适呢?”

底下的群臣再一次沉默了下来。

这时候,这种事情,真的是没人想掺合。

更没人想举荐他人掺合。

谁敢举荐他人主持此事的话,不论被举荐人最后有没有主持这件大案,双方的梁子就算结下了。

要是对方真成了这件事的主持者,

一上来肯定就先来插拔举荐之人。

反正这件事就是真正的比太阳还要炙热的土豆,没人想碰。

“刑部尚书闵珪!”正德皇帝突然说道。

“臣在。”刑部尚书闵珪一拱手回应道,心中不停的暗道不好。

“你刚刚说这件事要一个年轻体壮之人操办更好是吧?”正德皇帝反问道。

刑部尚书闵珪先是长长出了一口气,然后慢慢说道:

“此案定牵扯众多,当然是年轻力壮之人操办主持更好。”

“英国公张懋!”正德皇帝又对着国公集团们说道。

“臣在。”有了刑部尚书闵珪的提问在前,英国公张懋就没有那么紧张了,镇定自若的拱手对正德皇帝说道。

“你刚刚建议朕找一个没有身处机要之人来主持这事更好?”正德皇帝又对着英国公张懋问道。

“回陛下,大明官职千千万,虽都是大明朝堂不可或缺的一员,但也分三六九等。”英国公张懋对着正德皇帝回答道。“像臣这种军机要务肯定难以抽出身来,像一些相对闲散的官职肯定就好抽出身来了。”

“年轻、闲职……”正德皇帝开始坐在龙椅上思索了起来,正德皇帝突然装出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道。“这不是最适合翰林院的庶吉士或者其他学士吗?”

正德皇帝此言一出,几个大学士和翰林院相关的人身体都抖动了一下。

虽说正德皇帝肯定是让年轻人去查办此案,而今日参加大典的都是老人为主。

但是按照王资那一套“必死”理论推理下去。

不论是谁去查案都查不出此案的结果。

几个年轻学士一头栽进去后,他们这些年轻学士的前辈能不受牵连吗?

再加上现如今距离科举已经有一年多了,科举进士功名以上的人才不是正式入朝为官,就是在翰林院有一学士闲职,

同时他们都已经找好了靠山站好了队伍。

这些年轻人被拿下去后,就算各位大臣不受牵连也会导致羽翼折损。

“众位,咱们直接叫现在翰林院的庶吉士以及学士们去清查此案可好?”正德皇帝满脸和气的向群臣问道。

文臣这边齐刷刷的看向了内阁首富李东阳,希望李东阳站出来反驳陛下这种安排。

感受到身后炙热目光的李东阳,也只能站出来对正德皇帝拱手道:

“陛下,臣以为这些庶吉士与其他学士多为刚刚从科举中走出的进士。”

“这种人连观政都难以给出正确意见,让他们主持这种大案岂不是等着出问题吗?”

“这种大案一定要一个有深厚从政为官经验的大臣来操办更好。”

“李少博说对,一般的进士还真处理不了如此大案。”正德皇帝同意道。

正德皇帝再一次点了点头,表示认同内阁首辅李东阳的意见。

正德皇帝再一次坐在龙椅上思索谁适合办理主持此案。

台下的众人也再一次陷入了沉默。

突然,正德皇帝微微皱眉,对着群臣们说道:

“不对劲,不对劲。”

“按你们几人给朕的意见来看。”

“主持操办此事的人,”

“既要有常年为官的经验;”

“还要年纪偏小有能力有精力;”

“最重要的是还要是一个闲职。”

“这种人咱们大明真的有吗?”

台下的群臣与国公以及皇亲国戚们又不说话了。

大明好像还真没有符合这三条标准,适合干这件事的人。

在场的所有人想了想,发现还是有人能干这件事情的,

也符合正德皇帝刚刚提出的三项要求,他就是——王资。

王资肯定年轻,他只有十八岁左右,正是精力旺盛、血气方刚的年纪;

从政经验方面也不用问,王资满打满算也有快一年的从政经验了,更重要的是参手过巡边与《田均役》推行这两件大事。

虽说王资此时的从政为官的经验比不过朝中老臣,但是对比那些刚刚结束读书不久的进士们来说,已经是极其丰富的从政为官经验了。

能力方面就更不用说了,王资可是所有推广《田均役》的大臣中,唯一一个没有激起民变的钦差特使。

至于官职是否是闲职?

锦衣卫从最高层的指挥使到最基层的小旗、校尉,这些官职有一个算一个,哪个官职是不是闲职还不是正德皇帝一句话的事情?

正德皇帝如果让一个国公放下军权,可能要费九牛二虎之力才能勉强成功。

甚至肯定会到最后都没有让国公放下军权,徒费一番功夫。

更有可能直接导致国公兵变。

文臣那边也差不多,没有正当理由就拿下文官的实权,也可能导致文臣集体与正德皇帝抗议。

这里的拿下文官的实权,可不是单单让一个文官去从事闲职,将精力转移到查办大案之上。

而是彻底拿下这个文官官职所代表的实权。

现在事情闹得如此之大,操办此事的人肯定就要像英国公张懋说所,将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此事上。

你一个身负重权的文臣要是查办此案,肯定要将手中重权交给他人代劳吧。

而且你又不敢直接让他人代劳,这样有“失察”与“失职”的嫌疑,说的严重点还有可能是“欺君”。

那么这名大臣就要向正德皇帝申请,申请他人来代劳自己的实权方面的事务,

找个人代劳简单,但是能不能在大案结束后收回此事务就不好说。

要是让文官互相代劳还好,就怕正德皇帝叫一个国公或者锦衣卫代劳此事。

所以说文臣集团内,特别是今日有资格参加大典的人,肯定要统一口径说自己的官职是要职,没有空闲时间。

总之,多方面考虑来说,王资从客观条件上来说就是最适合此案的主持操办者。

但王资刚刚被赶出去,加上王资可是阉党刘瑾一党的核心人物之一,没人敢举荐王资去操办主持这件事情的。

刚刚正德皇帝与王资那一番“对骂”大家伙可是都看在眼中的,

谁看不出来正德皇帝还是颇为宠信王资的?

那叫什么“对骂”,在官场这种程度的对话,要是一男一女的话和“打情骂俏”又有什么区别?

王资肯定不会因为这件事被正德皇帝处死,所以现在谁举荐王资操办此案,就是求着王资来上马后查自己。

乾清宫不出意外的又陷入了沉寂。

没办法,棒打出头鸟,现在谁第一个说话谁遭罪。

正德皇帝也不爽了,正德皇帝看向台下的群臣,对着他们郑重其事的说道:

“在场都是大明之顶梁!”

“都是朕婚礼大典的见证人!”

“怎么让你们查查是谁要刺杀朕你们都如此推三阻四?”

“朕要你们有何用!”

“给你们十息时间,要是你们不给朕一个合适的主持操办清查此大案的人选,朕就让你们所有人一起去查此案!”

“谁查到了,谁记功,连胜三级!”

“谁要是在调查期间浑水摸鱼,朕就直接抄你全家,看看你和逆贼是否有所关联才如此对待此事!”

正德皇帝的话让在场都陷入了恐慌之中,

但正德皇帝的要挟还没说完。

“谷大用!张永!”正德皇帝对着刘瑾走后的司礼监最高官职的人喊道。

“咱家在!”谷大用回应道。

“诺!”张永也回应道。

“给朕数十个数!十个数内朕必须要听见合适的人选名字。”正德皇帝对谷大用与张永吩咐道。

“十~~~”谷大用与张永的公鸭嗓喊起来了。

二人也不想和台下所有的人都交恶,就故意喊得很慢很慢。

“九~~~”明明过了四五息的时间了,谷大用与张永才喊起了第二个数字。

“八~~~”二人喊数字间隔的时间长是一方面,每个数字还要拖尾音,尾音都有四五息的时间。

“七~……”二人继续用这种方法报数,却被正德皇帝打断了。

“朕叫你们报数!不是叫你们二人打鸣。”正德皇帝也看出二人在玩什么弯弯绕绕了。“给你们五息时间报完数,否则朕就让你们当鸡笼里的公鸡!天天去打鸣!”

“六、五、四、三、二、一!时间到!”这次二人不敢再拖时间了,用两三息的时间就报完了剩下的数字。

“王资!臣等举荐王资主持此事!”群臣在谷大用与张永报数结束的瞬间,互相对了个眼神,齐刷刷的一同举荐了王资为调查此案的主持操办人。

死道友不死贫道,反正大家伙是一起开口的,他王资就算要因为举荐他操办主持清查此案的人,也不可能将所有大臣都拿下吧?

就在群臣一同举荐王资后的瞬间,正德皇帝乐了。

“你们倒是说说那对朕不尊的王资,朕凭什么信任他,让他去操办主持如此重要的大案清查工作呢?”正德皇帝想看看台下这帮老不死们为了自保有多不要脸。

与此同时,正德皇帝还在心中骂道:

“明明是一帮子贪生怕死的龟辈,但在保护大家集体利益的时候却很团结。”

“怪不得王资当初和朕说这‘管家’可以撼动家主之位。”

“这还没到朕立储的时候呢,就一个查办刺杀大案的事情,就能让这些文武百官和皇亲国戚以及国公贵族们联合在一起举荐王资。”

“这要是真的有个关乎他们利益的立储之纠纷。”

“他们还不得反了天完全无视朕的心意,全心全力让他们的‘明主’走上帝位?”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