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第73章

(王龙是我搜索大同大学大同历史上找的正德年间真实的富豪,所以不要说起名水平差了#狗头。)

王资听着大同镇的流民对王龙情况的介绍,开始思索起过几天去了大同镇如何应对这个大同镇的地头蛇。

说句实话,王龙这条地头蛇是不可能正面抗衡王资这条过江猛龙的,

王龙再大的权势也抵不过带着圣旨空降大同镇的王资,

问题就是王龙这个走私大商带给大同府的官员小吏的利润导致王龙在大同镇内的势力过于繁杂了,

几乎所有的大同府相关的官员都依附于王龙的走私利益链上。

如果王资想要拿下王龙,那么所有与王龙有利益往来的大同府官员小吏甚至代王都会出面保护王龙。

可想要在大同镇上大展手脚的王资,必须拿下王龙才能施展自己的抱负。

因为王龙的利益链核心点是走私商品,这个利益点可是王资必须掌控的关键点,

不掌控这个利益点,王资保护自己建设出来的工业所生产出来的商品的利润,

没有利润的商品又如何回过头来发展大同府的工业?

王资怎么会纵容他人染指自己辛辛苦苦奴役农夫生产出来的商品的利润?

不然王资和那些被奴役农夫又有什么区别?

都是任人剥削的韭菜。

“车到山前必有路,到了大同镇再实地看看这个货什么成色吧。”王资想道。

王资又与大同镇逃亡出来的流民聊了后,就让这些流民回去做工了。

金坷垃工厂如火如荼的工作且能因为王资要离开就停工?

人类的意义就是劳动,王资帮他们的意义从每日三五个时辰提高到八个时辰以上,帮他们提高了整整一倍,这些农夫流民还不得好好感谢王资充实了他们的人生?

“过几日我会带你们离开京师,以后就不会再回这里了,你们都做好了准备了吗?”王资对身边的几名工头说道。

“嗯,王大善人你让俺们去哪,俺们就去哪。”一个工头操着半方言半官话的口音向王资答道。

“那我就先回去了,你们也别送了,赶快回去工作吧。”王资临别之际还不忘叮嘱他们几句赶快去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

大致了解了大同镇真实情况的王资,又再叮嘱了几名工头几句话后,就回了东海酒楼。

正德元年、

二月十九日、

正德皇帝在大朝上决定要推广《田均役》后的第二天,

这一日又像往常一样进行了例行公事的早朝,而这次的早朝正德皇帝没有向前几次早朝那样缺席,而是亲自到场了。

等到群臣与正德皇帝在刘瑾的引导下完成了普通早朝的礼节后,刘瑾站在龙椅前再一次替正德皇帝宣读起了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在这次早朝上,正德皇帝再一次下旨,指派了数十名官员到大明各地去着手操办推广《田均役》一事。

所有被指明去操办《田均役》一事的官员,正德皇帝都大方的为他们提高了半品或者整整一品的官职,

而身为明面上提出《田均役》的严嵩,也直接从庶吉士摇身一变,成了正六品詹士府的府丞,

现在正德皇帝还未有龙种诞生,更别说太子了,

所以辅佐太子的詹士府内的所有官职都是虚职,

但詹士府相关职位所带有的特殊性,又让这个职位的官职远比同品级的其他官职更有晋升的可能,

太子的辅佐者,现如今正德皇帝没太子不假,但不代表正德皇帝将来也不会有太子,

能辅佐太子的詹士府相关官员,等到太子荣登大典之后,不都是清一色的拥有从龙之功的高官吗?

严嵩从不入品的庶吉士一跃成为前途无量的正六品官员,一时间眼红了无数大明的文人墨客。

正德皇帝不相信文臣阶层内部团结无比,看见高官厚禄的权柄诱惑还能与各地氏族团结一心对抗自己想要推行的《田均役》。

正德皇帝这一手分化文臣的手段确实奏效,

在早朝上刘瑾代正德皇帝宣布严嵩成为詹士府府丞后的瞬间,坐在龙椅之上的正德皇帝就能感受到台下的群臣气场瞬间分散成了数个相互对抗的气场。

正德皇帝仅仅从台下官员在听到此圣旨后的表情就能发现,台下的官员被自己从原先的统一抵制《田均役》分化成了两个大派与数个小派。

其中两个大派一派为年纪偏大的老牌重臣,他们不求官位进一步提高,他们之上的官职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仅靠功劳是很难提升的,还需要等待上面的老臣退下或者犯错才能晋升,

所以这些位高权重的老臣大多数为了自家一亩三分地的利益还在抵制《田均役》,

另一派大多数为那些较为年轻的低阶官员,他们打算去大明各地去大刀阔斧的改革劳役制度,借此来获得圣眷,提高自己的官职,

与顶尖的官职需要类似于去年正德皇帝劝退四位老臣不同,中低阶的官职是有大量类似于詹士府府丞的空闲职位,

而这些中低阶的官职对于类似于曾经的严嵩的不入品以及八九品的年轻官员来说,也是难以得到的渴望之位。

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看出来,如果《田均役》真的在大明全面推广,所有参与进《田均役》推广之事的大臣,都要连升几级。

至于其他小派系则是对这件事保持观望态度与明哲保身的混子官员,

这些官员大多数是能力不强但是站队一流的老官场混子,不到支持《田均役》与反对《田均役》的两大新老官员派系正式决出胜负之前,他们是不会贸然站队压宝。

在刘瑾宣读的圣旨中,除了官职晋升为詹士府府丞的严嵩外,内阁首辅李东阳也一同正式成为了负责《田均役》推行工作的要员。

但奉天门内的所有官员,都认为身为弘治朝遗老带头人的内阁首辅李东阳是不会支持《田均役》的推广的,

内阁首辅李东阳只是正德皇帝拉出来帮严嵩挡枪的,

而且变法这么大的事情,仅仅交给一个正六品的詹士府府丞确实有些儿戏,是需要一个重臣出来“镇场子”。

但在场群臣都没想到的是,在刘瑾宣读的漫长圣旨中,不单单李东阳是为严嵩打掩护的,严嵩这个事件中心之人,也是为王资打掩护的。

在圣旨上王资也被正德皇帝连升三四级,从锦衣卫校尉直接提拔为了锦衣卫百户,

成为锦衣卫百户的王资,也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大同府负责推广《田均役》的钦差官员。

在刘瑾宣读的圣旨中,所有被点到的官员都要尽快从京师出发,前往大明各地着手主持当地的《田均役》推行,

为了保证《田均役》能顺利推广,所有负责推行《田均役》的官员都能依靠锦衣卫与正德皇帝直接联络,

当地若有抵制《田均役》的不法分子,这些钦差大臣有跳过当地父母官用锦衣卫对这些不法分子先斩后奏的特权。

正德皇帝这次早朝还是像昨日大朝一样,让刘瑾宣读完圣旨后,就大手一挥离开了奉天门早朝现场,

离开了奉天门回到乾清宫的正德皇帝,根本台下群臣与自己争辩《田均役》利弊的机会,

正德皇帝此举就是在向大明的文臣宣誓一件事——大明是朕的,是朱厚照的,不是你们这些文人骚客的。

但大明的现状真当是朱厚照宣誓的这般样子吗?

大明有一项不怎么人道,但是被洪武皇帝奉为华夏正统的制度那就是殉葬制度,

在大明早期的皇帝或者亲王去世后,会有大量的皇妃与王妃以及他们的服侍人员伴随皇帝与亲王一同殉葬,

虽说明英宗宣布废除了殉葬制度,但并不是废除了全部的殉葬制度,只是废除了皇妃与王妃的陪葬,以此获得这些人背后的家族的支持,

其实哪怕是西汉后所谓的废除了殉葬制度的历朝历代中,根据后世古墓考古结果来看,还是有少量的陪葬情况,

英宗之后“尊重”传统的大明人们,在尊重明英宗旨意的同时,也尊重了洪武皇帝尊重的大明传统,

他们的处理方式就是在皇帝或者亲王死后,让下人来殉葬而不让后妃强制殉葬,

这样做就可以在遵守英宗旨意的同时,又不至于让皇帝与亲王在地下无伺候的人。

弘治皇帝死后也有部分宫女与太监伴随着弘治皇帝一同下葬,这时候被陪葬的宫女,大多数是因为后宫纠纷斗争失利,就被竞争对手送上了陪葬的行列之中,

后宫的工作人员可和大明的官职不同,大明的部分闲置可以空缺或者被人兼职,

后宫那繁重的劳务工作可就是一人都不能缺少工作人员。

在弘治皇帝死后,正德皇帝登基上台之后,为了补充由于弘治皇帝之死而陪葬的空缺后宫官职,

按照大明宫女与太监的选拔制度,太监可能有走投无路的穷苦人家去投“简历”入职,

但宫女可都是清一色的良家女子,

只不过这个“良家”标准可不是一般的良籍就能达到的,

一般情况下说的大明良籍就是士农工商这几种户籍,

按照大明严格的良籍标准,就只有士农两种户籍是良籍,

而皇家选宫女这件事,时不时可能会遇见色心突发的皇帝,所以选取宫女的标准都是按照严格的良籍标准选取,

也就是只从士农两种户籍中选取宫女。

在这两种籍贯中,士籍还好,大多数都是勋贵之后或者重臣之后,

但问题是这些人一般情况下也不会让女儿进入宫中做下人,最次也是让女儿进入宫中作为皇室妻妾。

那么大明后宫宫女的来源渠道就只剩下农籍的女子了。

农籍的女子中也不是所有都能成为宫女候选人的,

首先普通的农家女子早在十岁之前,就要承担家中各种劳务,

但即便是这些女孩子早早的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女孩子在体能方面还是不及男孩子,

再加上她们并不能传宗接代,所以不少小女孩都和王资的老婆沐儿一样,

在十来岁时为了减轻家中负担,被娘家用彩礼为借口卖给了当地缺老婆的单身汉,

这些早早成婚的女子肯定无法成为大明宫女的候选人,

而她们早日成婚只有一个原因——贫穷。

那么能按照大明后宫制度进入宫女后备役的只剩下家境还算不错的农家女子了。

而大明这个人吃人的时代,家境不错的农家女子不就是各地的地主乡绅豪强之家吗?

这些富足人家中的庶出女子或者是旁系女子,她们虽不至于沦落到普通农家女子那般几岁就去从事劳作或者早早嫁人,但是也没有足够的家世支持让她们可以与其他大户人家联姻,享受一辈子十指不沾阳春水的生活,

这些人也就是大明后宫宫女的主要来源。

就算退一万步讲,大明真的去从普通的农家女子中选取后宫的工作人员,

成为预备宫女的女子们,最终是要经过皇帝本人或者其他例如皇后的皇帝直系亲属的当面把关筛选的,

那些普通家庭出生的女子,由于从小的务农工作,

一个个都是满手老茧、满脸黄土的土妮子,这种涂娃娃怎么能服侍圣上呢?

由于大明宫女的独特选拔来源,所以她们的出身和大明的文臣的出身有高度的重合性,

例如现在大明官场上官员的老家远亲,大多数有女子进入了后宫之中成为了宫女,

唯一的区别就是官场上官员大多数是家中的嫡子,而这些进入后宫的宫女就是旁系的庶女了。

官员们在二月十五日正德皇帝宣布要推行《田均役》后,就开始疯狂联系老家的家族成员,尽可能的想办法联系去年入宫就职家中宫女,

这些官员已经开始考虑是使用宫后苑的水池,还是一场大火,亦或者是宫女群起而攻之来让龙位易主了。

至于能不能成功,成功后又该怎么办,那都是后话了,

总之要阻止《田均役》的顺利推行。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