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为了结束中新国际内部的混乱,创始人还是被他或她赶走了,董事长由cEo杨世宁接任,权利集于一身后,开始动大手术,比如以提升先进制程和良品率为目标,重塑整个供应链体系。

这期间损害了很多饶利益,吃回扣的可不止湾湾人,曲黎现在打破了他们的潜规则,用他的老套路,在咨询公司的帮助下建立起一套现代化的适合晶圆代工厂的管理制度。

实际上就是加强合规建设,相当于自断一臂,降低杨世宁一系实际控制饶灵活性,按规矩办事,学习菊花厂的“利出一孔”,所有的收益都只能来源于华为的工资、奖励、股票、分红及其他,不允许有其他额外渠道的收入。

只影利”出一孔,才能“力”出一孔,菊花厂的管理思想很多都值得学习,反正都已经落后了,还不如坚持原则,靠自己。

中新国际将北津上深四大生产基地,增加了鄂省武汗基地,加大了对28nm成熟制程的研发投入,扩建产能提升其良品率,另外就是争取梁梦松。

中新国际28nm制程已经量产,但良品率也就65%左右,要想有竞争力,怎么都得95%以上吧?所以需要“专家”的技术指导。梁梦松这人肯定是有理想的,从三星离开后降薪到中新国际工作。现在他们积极主动的去联系,希望可以让他提前加盟。aosu.org 流星小说网

在曲黎眼中,他重新确立了中新国际的游戏规则,现在的发展算是有条不紊。但在公众眼中却是内乱不断,打击报复、赶走创始人之类的传言一直有,还有人把事情扯到张伊文身上,她年轻气盛,一个搞金融的干涉搞技术的……

企业内外的压力蜂拥而至,靠杨世宁肯定是撑不住的,曲黎只能亲自下场,联系到一些有分量的人,比如大基金的负责人,消耗不少人情,终于在董事会层面将事情压了下来。

然而内部的大换血免不了被外界知道,杨世宁压力很大,张伊文压力很大,她“威胁”要公布曲黎这个“幕后黑手”。曲黎只好出面在春节期间约见梁梦松。

在此之前,中间人和梁梦松有沟通,知道他以前在泡菜国的几个大陆学生,都是曲黎的手笔,两人之间的缘分早就建立了。

“你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

“为了保护产业链的安全,知道法国阿尔斯通吗?”曲黎其实并不相信阿尔斯通事件和菊花厂一样背后有那么多阴谋

随便搜一下当年的新闻就知道,阿尔斯通当年最重要的两块业务,高铁是全球第一,被中铁一路爆锤;能源和输电设备,中国是最大的市场,但是我们有特高压。

也就是不管阿尔斯通怎么挣扎,这都是一家“没救”的公司,哪怕是收购了阿尔斯通“最优质”资产的通用电气后,市值还是持续下跌到现在的20%以下。

曲黎不信,不代表他不用这件事举例,起了米国逐渐兴起的一些反全球化现象,到了他们对东瀛的打压,现在大概要轮到中国了。而晶圆代工处于整个半导体产业链的核心关键位置,会严重影响到消费电子产品和后续的汽车智能化……

“如果能够以相对有限的投入,获得绝对的安全,为什么不这么做呢?”曲黎最后解释到

能不能搞定梁梦松不知道,反正曲黎是出力了。就像他为中华联合集团做的,张伊文现在是越来越有主见了。比如他就不喜欢曲黎选择的贵州茅台,现在股价才200左右,去年A股行情好的时候也就270元左右,还没有翻倍,这个涨幅太不起眼了。另一家几乎和他们同时进场的保险公司,现在已经退场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