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金钱的魔力

晚上下班之后,回家的路上,姜若虚打开了手机上的启点作家助手app。

经过了上次的乌龙事件,姜若虚也算吸取了教训,重新打开了消息通知权限,还时不时地查看app里显示的数据情况。

之前《道士》以令人咋舌的速度达到了五万收藏,但最近这几天,《道士》的总收藏数不仅不再增长,甚至还隐隐有下降的趋势,眼看都要跌破五万收藏这个关口了。

今晚姜若虚恢复更新之后,收藏倒是又小涨了一波,但比起之前那种七天突破五万收藏的涨幅就有些不值一提了。

归根结底,还是《道士》的更新不稳定,一连一个星期都没有更新,导致许多读者对它失去了耐心,纷纷取消了收藏。

现在姜若虚虽然恢复了更新,还承诺日更一万,但这些话都是发在作家说里的,那些已经取消收藏的读者们却是看不到这条消息了,所以《道士》收藏数还是没有什么起色。

“唉,要是一直稳定更新就好了。”姜若虚有些懊恼,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谁让他之前对网文的门道一窍不通呢?

现在也只能靠着坚持日更一万,慢慢把读者吸引回来,当然这也只是亡羊补牢而已,姜若虚心里真正的倚仗,还是编辑小叮当所说的大封推。

“等上了大封推,再在推荐期间日更两万,或许就能恢复以往那种暴涨的势头吧。”此刻的姜若虚对拿下大封推的决心又坚定了几分。

姜若虚看过收藏之后,又切小号上书评区看了看。

《道士》恢复更新之后,果然炸出来一大波忠实书友,评论区一改之前死气沉沉的样子,活跃度骤然飙升,一片喜气洋洋,就差没放两挂鞭庆祝一下了。

“这种感觉,好像还不错。”

看到书友们喜大普奔的样子,姜若虚不知不觉间也受到了感染,嘴角挂上了丝丝笑意。

忽然,屏幕上方的滚动浮窗出现了一条信息:“银枪小书生”打赏了《我当道士那些年》1000万点,成为本书的黄金大盟。

“银枪小书生”,姜若虚记得这个名字,曾经豪掷十万华夏币给《道士》发红包的启点神豪,《道士》初期取得的成绩与这位大手笔的读者关系颇深。

如果没有这位神豪的影响力的话,当时还没有签约的《道士》纵然写得再好,也不可能奇迹般地七天达到五万收藏。

姜若虚还知道,“银枪小书生”同时也是自己最大的黑粉。据说“吾孙王腾吧”这个名字就是他取的,从中可以看出他对《道士》作者“吾儿王腾”深深的怨念。

而且,这个“银枪小书生”现实中的身份好像还不一般,能量大到能和某某部搭上关系。

当初就是看到了“银枪小书生”在贴吧里所说的封禁节目的言论,让姜若虚惊出了一身冷汗,赶紧联系编辑签约,还恢复了更新。

当然,姜若虚心里也清楚,这位启点神豪多半还是喜欢自己的书的,否则就算他再有钱也不会给一本不爱看的书发上十万华夏币的红包,更不会因《道士》没有签约而在网络上怒怼编辑。

以“银枪小书生”小书生为代表的广大书迷无不对《道士》所描绘的神秘世界如痴如醉,但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会恨铁不成钢,甚至预备搞点儿事情来逼迫作者更新。

好在姜若虚发现得及时,弥补的措施也算到位,挽救了自己在读者圈里摇摇欲坠的口碑。

“亡羊补牢,犹未晚也。”姜若虚对这句话深以为然。

这不,金灿灿、亮锃锃的黄金盟不就来了么?

不得不说,这位“银枪小书生”还真不愧启点神豪的称号,先是之前那十万华夏币的红包,现在又是一个黄金盟,钞票在人家眼里好像只是数字,撒出去连眼皮都不带眨一下的。

经过刘正峰的科普,还有姜若虚自己在网上查阅资料的过程,姜若虚现在对启点中文网的一些规则已经比较了解了,知道1000万点等于十万华夏币,而自己则能拿到其中的五成,当然还要扣税,真正到自己手上的时候,估计只剩下四万多华夏币了。

即便如此,这对姜若虚而言也是一笔横财,要是加上之前文艺频道支付给它的五万授权费,那姜若虚这段时间就已经靠《道士》赚了足足十万华夏币。

“这钱也来得太容易了!”

区区一个多星期,就赚到了普通人工作一年的收入,这令姜若虚不禁生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这还只是《道士》的起步阶段,等到上架之后,订阅收入、渠道收入、版权收入,几样加起来恐怕会达到一个令姜若虚瞠目结舌的数字。

几百万,甚至上千万?

姜若虚有点儿不敢想了,他这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

实际上,姜若虚并不是魔都本地人,他出生于江省的一个小县城,父亲早亡,姜若虚全靠母亲在小学当老师的工资供养长大,后来才走出小县城,考进了魔都传媒学院。

在姜若虚的印象里,家里的存款从来都没有超过二十万华夏币,这二十万是父亲因公牺牲的部分抚恤金,母亲就算过得再拮据,宁愿从嘴里扣食也不愿动用这笔钱。

除此之外,家里真正能自由开销的钱恐怕也就不到几万块罢了,每次遇事花完了,想要再攒回来,那时间都要用年来计算。

因此,小时候的姜若虚从来都是一身杂牌,一双运动鞋能从夏天穿到冬天,直到鞋底的纹路都磨得光滑无比。

有时候下雨天鞋子进水了,闷潮发臭,姜若虚第二天还是要穿着这双鞋去学校,忍受周围同学捂着鼻子投来的白眼。

姜若虚自小就长相优越,天生就是同龄人关注的焦点,这就更容易因为衣着的问题而引来旁人对他的指指点点。

姜若虚听人说过,有人在背后称呼他是“便宜帅哥”,小孩子其实是很敏感的,很容易因为别人一句无心的话而受伤,但姜若虚却从没有因此向母亲抱怨过一句。

母亲曾说姜若虚懂事得让她心疼,但姜若虚却不这么认为。母亲晚上十点才下班(偷偷替学生补课),还要拖着疲惫的身体在锅里煮上姜若虚明天的早饭,第二天早上六点不到又要起床。

姜若虚知道母亲的辛苦,自己更不应该因为学校里的那点小事让母亲操心,年幼的姜若虚在心底暗暗发誓,一定要快快长大,工作养家,让母亲的下半生不再操劳,安稳幸福。

所以姜若虚才会放弃了宝贵的保研机会,一毕业就直接到了魔都广播电台实习。

本来姜若虚受到父母的影响,一直以为体制内的工作福利好又稳定,工资还不低,是一份极好的工作,但当姜若虚看到自己轻而易举就靠着《道士》赚到十万块,甚至在不远的未来可以赚到上百上千万后,他有些动摇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