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把你埋在田野里

“就今年这种气候,粮食可以大丰收?”尉迟宝琳用一种你把我当傻子的眼神看着庄园的管事的。

“公子,我的意思是今年虽然有些困难,我一定会带领庄园的人拼命劳作,让庄子少受损失。”管事的吓得差一点儿马上跪在地上,他只是随口一说,没想到尉迟宝琳当了真。管事的经营田地多年,今年干旱的程度他早就体会到了,庄园的收成很可能要受影响,要不然他也不会跟尉迟宝琳一见面就主动提起干旱的事。

“有关干旱的事我清楚,回话要实事求是,有什么困难直说。”尉迟宝琳觉得未必要对管事的太苛刻,如今的农业大多数时候还是靠天吃饭,老天稍有不高兴,辛苦劳作了一年仍会收成大减。

“自打开春以来就没有下过大雨,现在如果进行春耕,种下的种子很难成活,虽然我已经组织庄户提水灌溉,庄园这么多的土地,想要全种上粮食,是忙不过来的,只能指望老天早些下雨了。”管事的只好实话实说。

“老管家,派人招募工匠,将我做的压水机多做一些,优先运到庄园里使用,至少要能够保证庄园里的土地都种下种子能够出苗,后续的管理就有劳管事的了。”有播种才有收获,不管多困难,也不能错过了季节。

“是,我马上命人去办。”尉迟富看到庄园里干裂的土地,也很着急。

庄园的管事的站在那里发愣,尉迟家的杂事一向由尉迟富操持,现在却是小公子在发号施令,难道规矩变了。

“管事的,选一块能够浇水,土地肥沃的地块,我有些新庄稼种在那里,这新庄稼可是宝贝,你派几个经验丰富的老农给我盯着,如果种死了,就把你埋在地里。”尉迟宝琳怕管事的懈怠,出言威胁道。

“小公子放心,您喜欢的庄稼我一定给种活,而且弄的枝繁叶茂的。”

管事的一激灵,做为权贵的家仆,真的被埋了也没地方告状去。

“小的听公子吩咐。”管事的找来的几个老农站在尉迟宝琳面前很是有点儿拘束,尉迟宝琳对他们来说是个平日接触不到的大人物。

“我要种的新庄稼叫土豆,这是一个好东西,耐旱,不挑土地,如果经营得好了,亩产可达千斤,既可以用来当菜,也可以当粮食吃。”尉迟宝琳命人从马上将带来的袋子拿了过来,他拿出一块土豆介绍道。

“土豆?是土里的豆子吗?我种了几十年地还真没见过这种庄稼。”老农们感到十分好奇。

“土豆跟豆子没关系,是一种全新的庄稼。”尉迟宝琳其实也奇怪,这东西为什么起了一个听起来不靠谱的名字。

“一亩地产一千斤可以吃的粮食,那可能吗?”另一个老农小声嘀咕着,以他的经验每亩产几百斤粮食就是大丰收了。

“我说的上千斤不仅指一千斤,由于初次种植,大家没有经验,只求种活,因此把目标定在了千斤上,如果正常生长的话土豆一亩地有着几千斤的产量是正常的事。”尉迟宝琳不清楚土豆从空间拿出来会不会受影响,因此说了一个保守的数字。

“一亩地打几千斤粮食,如果是真的岂不是说我们农家就不会挨饿了。”农夫们还是不太相信,却也没耽误他们幻想一下自己的美好生活。

“能打几千斤绝对是真的,大家努力干,你们的生活会好起来的。”尉迟宝琳顺手给农夫们灌了点儿心灵鸡汤。

科技的进步确实可以给劳动者带来生活的改善,但大唐的农夫不知道还有一种行为叫剥削,田地里出产再多的粮食,剥削者也会拿走其中的大部分,而只给劳动者留下只够维持其生存和产出下一代劳动者的一小部分。

“如果粮食够吃我也送我儿子去读书,不再让他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农夫中还真有理想远大的人。

“以后农家的孩子也会有书读的。希望就在这土豆里,现在我就教你们怎样种植土豆。”社会财富的增加催生商品交换的发展,然后产生更复杂的社会分工,农夫的儿子能够读书是因为剥削者需要有文化的人操纵复杂的机械才出让了一部分利益,用于培养下一代劳动者。

老农们站成一排认真观看着,尉迟家劳动培训正式开始了。

“平整土地,开沟定垅这些事你们都懂,不用我多说,我要说的是土豆怎么种,土豆虽然是生长在土里,却不能直接的将整块土豆埋在土里完事,而是我将土豆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再埋在挖好的沟里。”尉迟宝琳说着拿出一把小刀做着示范。

“公子饶命啊。”尉迟宝琳的动作把管事的吓了个半死,跪在了地上抱住了尉迟宝琳的大腿。

“怎么了?”尉迟宝琳不懂管事的怎么会有这么大反应。

“公子这庄稼种子切成两半怎么能活?您想处罚我就处罚吧,只求处罚得轻点儿。”管事的可还记得尉迟宝琳说过的话,如果土豆种不好就把他埋在田地里,现在种子都被切成小块了,哪有成活的道理。

“这土豆是我找来的奇异特种,奇物自然有奇特的种植方式,对于土豆和它的种植方式,你们一定要保密,如果谁把土豆的秘密泄露出去,我就会像种土豆一样把他切成小块种在田地里,你们记住了。”尉迟宝琳威胁道。

“记住了。”众人一齐回答,其中管事的声音显得有些虚弱,他现在还不能确定小公子究竟是不是想找个借口把他埋了。

农夫们干活很利落,没一会儿功夫就平整好土地。这边尉迟宝琳也带人将一袋子土豆全都切成了小块。然后一块块地埋在田地里。

一袋子土豆本来就没多少,很快尉迟宝琳主导的种植活动结束了。

尉迟宝琳满脸的希冀之色,这将是一个好的开端,等土豆收获后就可以做为种子逐渐扩大种植规模,最终推广到整个大唐,更多的大唐人将从中受益。

农夫们则是满脸的迷茫,他们不知道经尉迟宝琳这么一弄土豆会不会活。

“都过来,我再教一个能够让其他庄稼打下更多粮食的方法。”尉迟宝琳又有了新想法。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