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芦花棉衣

林霄顾不上吃饭,赶紧站起来准备出发,走了几步,又不放心的叮嘱道:“你们先吃,这次还不知道打多长时间,没事都在府里待着不要出去。”

林宥也紧跟在父亲身后,脸色严峻。谢婉清和林洛、林安一同放下筷子,将两人送到门口,出了门,已经有小厮牵着马过来了。

谢婉清嘴唇动了动,想说点什么,又什么都说不出来,每一次打仗,她都会担忧、害怕、焦虑……这些情绪说出去只会让她的儿子和丈夫为难,战场杀敌,保家卫国是每一代镇北王都要承担起的责任,她的千言万语都只能藏在心里。

林洛牵着林安的手,看阿爹和大哥离去的背影,心中的不安越来越明显,往常大哥和阿爹上战场,她虽然也担心,但从来不像今天一样心慌的厉害。

像是需要有人告诉自己,这些不安都是她的错觉,她像是自言自语般问:“安安,这次阿爹和大哥一定会平平安安的回来,对不对?”

“是,一定会。”林安坚定的回答,他的大哥和阿爹是整个大乾最厉害的人。

风轻轻吹过,将姐弟两的轻声低语吹进空中,温暖的阳光照在身上,却驱不走心里的阴霾。

林洛和阿娘还有弟弟回到房中,桌子上还残留着吃剩下的饭,可三人谁也没有再动筷子。

“阿娘,我送安安回去了,阿爹和大哥都不知道和胡人打了多少次仗,他们肯定会平安回来的。”林洛努力扬起一抹笑,安慰着心情低落的谢婉清。

“嗯,路上小心点,回去了让刘嫂子给你煮碗姜茶祛祛寒,安安也要记得喝姜茶。”谢婉清嘱咐道。

林洛准备先把弟弟送回他的院子,刚才还

艳阳高照的天,此时雾蒙蒙的,像是要下雪一般。

“这天越来越冷了,是不是快下雪啊?”林洛边走边问。

“嗯,是要下雪,而且还不小,现在已经快十二月份了,下完雪,西北就会一天比一天冷。”林安抬起头望着天空回答。

林安平日里最喜欢看书,上到科举考试的《中庸》《大学》,下到种地、天文的杂书他都看。

也许是上天怜悯他有一副破败身子,所以给了他聪慧过人的头脑,只要看过的书就过目不忘,就连林宥有时候都会嫉妒自家弟弟读书的本事。

几个侍卫穿梭在府中,随时守卫王府安全。

侍卫甲:“头儿,咱今天才新发的棉衣,怎么更冷了啊,比我那穿了不知道多少年的还不暖和。”边说边搓着手,跺着脚。

侍卫长林三也冷的脸色发青,他也不知道是不是衣服的问题,但转念一想,这些衣服可是王爷专门从阿克隆给他们带回来的,于是说道:“是不是这会儿变天了才冷的?”

侍卫乙:“谁知道呢,自从换上这衣服,我就没暖和过。”

………

林洛听着他们的谈话,越听越心惊,她想起前世看的电视剧,有些贪官污吏为了中饱私囊,克扣将士们的用度,便将棉花悄悄换成了不要钱的芦花,芦花虽蓬松、柔软,但一点保暖作用都没有。

“你把衣服脱下来。”林洛走到侍卫长面前命令道。

侍卫长有些不好意思,小姐都长大了,怎么还做些不着调的事。

“你快点脱啊。”看着侍卫长磨磨唧唧,林洛着急的催促道。

侍卫长将上衣递给林洛,林洛两手一使劲,衣服咔嚓一声就被撕破了。

“哎,小姐,这

是今天新发的衣服,你怎么能撕了呢?”侍卫长有些生气,他们都是从战场上退下来的老兵,平时就连镇北王也不会随意打骂折辱。

身后的几个侍卫也不满的看着林洛,即使她是镇北王府的大小姐,也不能无缘无故的撕衣服啊,她知不知道,他们好几年都不一定能穿上一套这样的新棉衣呢。

林洛用手摸了摸棉衣里面的白色填充物,她呆住了,眼中出现了无法描述的愤怒。

林安一直没有阻止林洛,他相信自己的姐姐这样做是有原因的,此时他明显感觉到林洛神色不对。

“阿姐,你怎么了?”

“是芦花,芦花啊,不是棉花……”林洛颤抖着身体,哽咽的说道。

芦花?侍卫们还没想明白芦花和棉花的区别,但林安已经反应过来了,他一把抢过林洛手里的衣服,像是不敢置信一般,喃喃自语:“他们怎么敢送这些东西到西北?他们知不知道西北有多冷?穿上这些衣服是会冻死人的?”

林安说到最后声音越来越大,他抬头看了看天,语气绝望的说:“今天晚上,不对,可能阿克隆现在已经开始下雪了,今天晚上将会是这么多天最冷的一个晚上,以西北的温度,身体弱一点的士兵会熬不过去的。”

林洛擦干了眼泪,现在哭是最没用的,她边跑边说:“我去找阿娘,去找城中的人买棉花。”即使买到的棉花杯水车薪,可能救一个是一个,她心里已经有了个计划。

林安也连忙跟着林洛去了雅梦居,只是他走的慢,才走了几步,就已经看不见林洛的身影了。

“阿娘,阿娘?”林洛人还没到话先到了。

“你能不能稳重点,你看哪

个大家闺秀像你一样冒冒失失的,不成体统。”谢婉清正心烦着呢,林洛就这样撞在了枪口上。

“阿娘,阿娘,你快给各个府里的夫人下个帖子,哦,还有城中富户家也下个帖子。”林洛边说边往屋里跑。

谢婉清看着林洛脸上还有泪痕,惊讶极了,连忙问道:“洛儿,你这是怎么了,谁欺负你了。”自家闺女就出生的时候哭了几声,从小到大就没见她哭过,连学武的那几年,胳膊断了都没哼过几声。

“阿娘,没谁欺负我,我发现这次朝廷派送的棉衣都是芦花做的,芦花一点都不保暖,安安说从今天开始西北会越来越冷,咱们要快点想办法。”林洛心里很焦急。

“咱们组织一场捐赠活动,不愿意捐赠的,阿娘,咱们就出钱买吧。”钱没了可以再挣,人要是没了就什么都没了。

林洛暗自心想:阿爹和大哥走了一个时辰,等他们到阿克隆就是晚上了,阿爹那么聪明,肯定会发现棉衣的问题,但他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稳住军心,所以棉花的事需要她和阿娘想办法。

谢婉清越听越心惊,她立马让巧菊拿来笔墨纸砚,不到半柱香的时间,就写下一张帖子,林洛拿在手里一看,阿娘的字是漂亮的簪花小楷,让人看着都赏心悦目。

谢婉清吩咐道:“我给各府夫人写,巧菊和初荷给富豪人家写。”

“我也来帮忙。”林洛挽起袖子跃跃欲试。

“小姐,您就算了吧,您写的字还不如我和初荷呢。”巧菊立马拒绝了。

林洛有些气短,这么多年,她唯一学不好的就是毛笔字,也许是受前世简笔字的影响太深,她总是下笔太重。

此时林安

也进来,正好听见谢婉清的话,接过毛笔写了起来,镇北王府坐落在丰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丰城已经变得越来越繁华,许多商人因为有镇北王府,也愿意到丰城落户。

“我去组织绣娘,不行,绣娘太少了,我去城中组织百姓过来帮忙。”

林洛想了想又说道:“布的话,我记得阿娘有一家布行,曾经积压了一大批染坏的布,咱们用那个就行,主要是棉花,有棉花才能做棉衣,咱们各自行动,到时候将布和棉花都放在阿娘城西的万通作坊制作。”说干就干,林洛风风火火的跑出去了。

谢婉清看着女儿离开的背影,既欣慰又难过,她才十三岁,就能在这么短时间内想的如此周全,谢婉清自问,她在这个年龄可做不到这些,但转念一想,娇养在家的大家闺秀哪个不是赏花喝茶,又有哪个像女儿这样辛苦,这样抛头露面的。

城中因为天气冷,行人也少,林洛拿着镇北王府的牌子去了衙门。

衙役恭恭敬敬的将林洛迎进去,不一会儿丰城的知府过来了,丰城的知府三十多岁,姓鲁,名鲁光正,和林霄一向交好。

事关紧要,林洛也没兜圈子,直接说出自己的发现和打算。

“鲁伯伯,你现在让人去街上募集人和棉花,你跟百姓说,这些现在都会记账,等衣服缝制好,大家都拿着欠条过来,我镇北王府自会付钱的,现在让百姓都到城西的万通作坊,那里又宽又大,是我阿娘的陪嫁,先让她们拿着东西去做衣服。”

西北的百姓比其他地方的百姓生存更难,西北常年干旱,百姓们存上点棉花、布料不容易,因此林洛不愿意占他们半分便宜。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