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往事如烟心有感

左水东依父亲的遗嘱,简单快速地完成了殡葬事宜。

七日后,左水东锁上大门,径直回山。

左水东走在回山的路上,他抬头望天,恍然如梦。

六岁时,娘亲因病去世。几日前,父亲也伤重而逝。现如今,在这世上自己再无亲人。

一个疑惑变成无数的疑问,传承“盒子”;父亲的修士身份;那个仇家……等等等等。

左水东知道,这些疑问都不是一个小小练气士所能解决的。他第一次感觉到自己是多么的无力与渺小。

对于修行,左水东一直抱着顺心随缘的态度,现在他可不这样想了。

他要变强,只有境界高了,才能去找寻真相,才能在未来面对一些不可控的事件时,有能力去解决。比如,那个仇家。

…………

出了秣陵镇,向西三、四里,有一座小山,山名:小红山。

山不高,也就三、四十丈高,称之为土丘会更加贴切一些。

这里风景一般,木叶也不茂密,更因此地不是连接城镇的交通要道,故而地理位置较为偏僻。

秣陵人,世代先人祖辈都葬祭于此,对于这样的环境是极满意的。偏僻安静,免于“打扰”,距离不远,来去方便。

在一处新坟旁,站着一个全身裹着黑色斗篷的“神秘”人。

看不清他的容貌,也看不出他的身形。他就这样,无声无语地静静站着。

此人伫立良久之后,转身离开,没走出几步,身后的新坟连同碑石,就如火山喷发一般,炸裂开来。

碎石纷飞,泥土四溅。顷刻间,只能看到四散出来的黑色新土,而那座坟荧早已不复存在。

“神秘”人稍稍抬了抬头,斗篷遮掩之下,他的嘴角泛起一抹诡异的笑容。

…………

此方修真世界,有九大境界,由低到高的顺序是:练气,筑基,金丹,元婴,化神,炼虚,洞神,洞玄,洞真。

一境练气称为,力士。

虽然已能感气通玄,但寿数上限仅为一百二十岁,和凡人相差不大。在修真大能的眼中,他们这些人只不过是更加强壮的普通凡人而已。

故而门派内的值守、打杂等一些粗活、力气活,都由力士担当。“力士”之称由此而来。

二境筑基称为,童子。

筑基筑基,筑得道基。修士到达此境,这才算真正迈入了修真之门。寿数上限二百四十岁。

录入宗门谱牒之上,学道法、拜师父,常伴师长左右,聆听教诲,听候差遣。故而被称之为童子。

三境金丹称为,真修。

“结成金丹客,方为我辈人”。金丹一成,实力大增,寿数上限也增至五百岁。是门派的中坚力量。

四境元婴称为真人;五境化神称真师;六境炼虚称为真君;七境八境称之为真尊;九境洞真,称真祖。

…………

沧波门历史比较悠久,是五千年前,由开山老祖沧波道人所创。

门派之名取其道号“沧波”二字。虽字中带水,但并不是一个修习水元功法的门派,而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体修门派。

体修之法,以身为媒,激发自身潜能,以拳脚定乾坤。

在当今修真界之中,虽不是主流,但也是独树一帜。

清风山是一处小福地,方圆三百里,地方虽小,但灵气浓郁。沧波人以此为基,传承数千年。

门派内有元婴大能坐镇,底下金丹若干,弟子过千,在左近也是有一定实力的门派。

在清风山一方山沃平坦之处,有一片屋舍,这是沧波门练气境弟子的住所。

虽然也是沧波门的弟子,但是没有筑得道基,就不能成为正式弟子、不能录入门派谱牒之上,更不能学到门派正宗传承的功法与秘术。

他们这群人只能称之为“不记名弟子”或“外门弟子”。

当然,一些修二代、修三代和天资卓绝之辈是不在此列的。

皓月高悬,万簌俱寂。

在一间简舍之中,烛光摇曳,桌前坐着一个少年,他正思索着一些事情。

左水东回到山门,已经有三天了。十六岁的少年经此一事,少了一些灵动,多了一些沉稳。

“盒子”携带不便,又无处安放,万一带回宗门之后也有人能看见,也是麻烦。

左水东索性就将“盒子”放在老宅的机括之中。至少等到筑基之后,再回去参详。

…………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