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寻找金钗的下落拜会贾雨村

王一语刚出门,

倪二和贾芸已经在廊下等着他了,

倪二先说道:“小王公子,我已经喝过了你给我开的药,”

“觉得浑身轻快了许多!”

王一语点点头,对他说道:

“倪二,你帮我去办一件事!”

倪二立马直了直身子,说道:

“请说!”

王一语道:

“你人脉广,帮我打听一下前几天被忠顺王府买走的姑娘们,”

“现在都怎么样了?”

“特别是小红姑娘,务必打听出她在忠顺王府上跟着哪位娘子?”

倪二听完立马就走。

贾芸感激地看着王一语,说道:

“刚刚我把午饭都差人准备好了,”

“从昨天到现在,小王公子恐怕还没有好好吃一顿吧?”

王一语被他这么一说,

是觉得肚子有点饿了!

这时刘姥姥和青儿也出来,

几人簇拥着王一语进了堂屋,

一桌子的美味已经散发出阵阵的香味。

刘姥姥心疼地看着王一语说道:

“板儿这两天时间你看起来瘦了好多!”

说着,她往王一语的碗里夹了个大鸡腿,

说道:“饭吃三碗,不饱不饿,衣穿三件,不冷不热!”

回头看看青儿,也给她碗里夹个肉丸,

嘱咐道:“男人吃饭,狼吞虎咽,女人吃饭,细嚼慢咽。”

“青儿你是没有赶上当年参观大观园,”

“那时候贾家的姑娘们一个人才吃鸽子蛋那么一点儿饭,”

“才真是细嚼慢咽!”

有了刘姥姥在吃饭间的插科打诨,

大家的氛围轻松了不少。

吃完饭,打听消息的倪二回来了,

急匆匆的喝了一口水,

说道:“小王公子,老太太,我都打听清楚了!”

“原来当日忠顺王府将贾家那些婆子丫头买回家后,”

“并没有都留在自己的家里,”

“小红姑娘给了一个名叫贾雨村京官,”

“鸳鸯姑娘姑娘留在了忠顺王府,”

“袭人姑娘送给了忠顺王府一个叫琪官的戏子,”

“麝月、秋纹、碧痕、玉钏等丫鬟分别赏赐给了几个京外的小官!”

王一语拍了拍倪二的肩膀说道:

“倪二,做得好!”

“快去吃饭吧,饭还热着!”

倪二挠了挠头说:

“好勒,小王公子还有什么事,随时吩咐我!”

说完就进了厨房。

王一语转头对贾芸和金铭说道:

“你们俩帮我置办点礼品,”

“金铭,你去买一点文房墨宝,”

“要上等品质,别给我省钱!”

“芸哥,你不是有个舅舅在开药材铺子吗?”

“去那里给我买一点麝香冰片什么的名贵药材。”

说完便从腰间掏出几锭银子给了两人。

待两人走后,王一语准备到房间里午休,

以养足精神准备打明天的硬仗。

刚掀开帘子,发现刘姥姥正坐在炕头拿着针线缝补些什么,

一边补还一边给青儿指点,

青儿抬眼看着哥哥来了,

正要喊出来,

王一语竖起食指放在嘴唇上让她别说话。

他悄悄走到刘姥姥身后,

忽的一下拍刘姥姥的肩膀大叫着“姥姥”,

把刘姥姥吓得一激灵,

转头就往王一语的身上拍打,

口里还念着“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你个小崽崽,吓死我了!”

王一语哈哈大笑,

青儿也跟着咯咯咯的笑着。

王一语连忙抚着刘姥姥的背说:

“孙儿下次再也不敢了!”

“姥姥,你们在做什么呢?”

刘姥姥举了举手上的衣服,

是王一语昨天穿的衫子,

说道:

“我看你的衫子破了,给你补补!”

“也顺便教教青儿的针织女红!”

王一语把刘姥姥手里的长衫拿过来,放在一边说道:

“姥姥,我们家今时不同往日了,”

“这样的衫子要多少有多少,”

“破了就重新再做就是,”

“何必补呢?”

刘姥姥叹了一口气说道:

“你忘了小时候过的是什么日子啦?”

“咱们家才阔了没几年,”

“可不能学着那些个纨绔子弟一样铺张浪费!”

“这衫子要是破的厉害,”

“我也就不补了,”

“你看只是一个小小的洞,”

“补好了完全看不出来,”

“要是因为这样一个洞就不要一件衫子,”

“那真的太浪费了!”

“我从前看着贾家就是这样的,”

“什么好东西只要有一点磕了碰了就丢掉,”

“纵然有万贯家财,也经不起这样的浪费啊!”

王一语听刘姥姥这样朴实的话,

也十分赞同地点头,

刘姥姥接着说道:

“姥姥这次来,可是打算常住的!”

“一来呢,琏二奶奶这里还需要人照顾,”

“我虽然做了几年的老太太,”

“但是庄稼人的本事还没有丢,”

“你若是一时半会儿找不到合适的人,”

“我可以搭把手的!”

“二来呢,我时时刻刻的看着你,”

“知道你在京城一切安好,”

“我晚上睡觉也踏实一些!”

青儿也跟着说道:

“我也可以在这里照顾哥哥的!”

看着刘姥姥一脸心疼的样子,

青儿一脸天真的样子,

王一语也只得点点头,

心里暖暖的。

午休一会儿出门,

贾芸、金铭和倪二都在廊下等着。

贾芸和金铭将买来的东西给王一语看过,

果然都是些名贵的好东西。

“小王公子,我们是要去拜会谁吗?”

贾芸问道。

王一语点点头,说道:

“自然是去贾雨村家里!”

“他是我们这次乡试的主考,”

“按理我是要去拜会的!”

“今天大家都累了,”

“明天一大早去吧!”

“芸哥,明天委屈你打扮成我的小厮!”

贾芸何等聪明,

立马就知道这乡试拜会是假,

营救小红才是真!

……

当日晚上,王一语送去的拜会帖子就得到了回复,

果然贾雨村是看人下菜碟的,

王一语在帖子上提到了紫来书院,

贾雨村以为他是哪个达官贵族子弟,

立马就派人送来回帖。

次日一大早,贾芸打扮成小厮模样,

跟着王一语就到了贾雨村的府上。

贾雨村竟亲自来接,

看着这一箱一箱的名贵墨宝、药材,

心里更是欣喜,

只不过他好歹是个京官,

又是长辈,

心里的欣喜竟一点也没表现在脸上,

只用手捋了捋下巴上的小胡子。

王一语见到贾雨村先是鞠了一个大躬以示尊敬,

给足了贾雨村的面子。

两人场面上的话说了一大堆,

王一语才跟着贾雨村进了屋子,

贾芸四处望了望,

这大四合院装修的不输当年的贾家,

来来往往的家丁、侍女们穿着也跟当年贾家的下人一般,

看来这个贾雨村贪了不少的银子啊!

趁贾雨村不注意,

王一语悄悄说:

“现在先别四处张望,”

“待会儿我们谈的差不多你就看我眼色行事,”

“务必按照计划,”

“别贸然行动!”

贾芸才发觉自己的失态,

连忙低下了头说是。

贾雨村和王一语坐定,

下人便端了一杯茶过来,

茶香味扑鼻,但王一语闻不出这茶的品种,

便问道:

“大人府上的茶真是别致,”

“清香中带着一丝清甜,”

“不知是哪里的好茶呢?”

贾雨村得意的笑笑说道:

“这茶不过就是平常的六安茶,”

“不过是泡茶的水不一般,”

“这时初冬第一场雪融化后的雪水,”

“泡这种茶最合适不过了!”

王一语颔首道:

“原来如此!大人真的是好雅致!”

“我在书院的时候就久仰大人的美名,”

“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

贾雨村嘴巴咧了咧说道:

“几年前,我也在紫来书院教过书,”

“你们的院长还是我的同乡!”

“如今还是真怀念那段闲情逸致的日子啊!”

王一语心想,你就吹吧,

紫来书院虽是京城著名的书院,

但是里面的先生个个都是安贫乐道的,

要是你真的安于那样的日子,

就不会这样巴巴的攀附权贵。

虽是这么想,但是场面上王一语却说:

“大人离开紫来书院真是书院的损失!”

场面话客套完,贾雨村终于开口问了他最想问的问题

:“不知小王公子,是哪位大人的公子呢?”

贾雨村昨日刚接到王一语的拜帖,

上面只写着紫来书院的后生,

并没有写明家世渊源,

不过贾雨村当时想的是,

紫来书院的学生从来都是非富即贵的,

想着王一语自然应该也是达官贵人的子弟,

但具体是哪一位达官贵人,

还是要问问清楚的。

王一语说道:

“家父并不再京中做官,”

“只是京郊的乡绅罢了!”

“说出名字来,恐怕大人也不认识!”

话音刚落,贾雨村的脸就沉了下来,

搞半天是个来攀附权贵的乡巴佬!

但是他始终还是个老狐狸,

心里的失落只在脸上几秒钟就消失了,

恢复了原来笑嘻嘻的样子,

说道:“哦,原来如此!”

“那小王公子今天过来是……”

王一语说道:

“拜帖中没说明白,晚生其实是今年乡试的考生!”

“再加上晚生又是紫来书院的学生,”

“于情于理,都应该来拜会大人的!”

贾雨村立马说道:

“小王公子有心了,不过真不巧,”

“今天我有要是在身,”

“可能……”

见贾雨村快要下逐客令,

王一语立马起身鞠躬道:

“今天打扰大人了,”

“不过大人,我看你的脸色,”

“最近是不是睡眠不太好?”

“食欲是不是也减退了?”

“唉可惜……”

其实王一语在一进门的时候,

就看出贾雨村脸上的黑眼圈很重,

整个人的脸色蜡黄,

眼神浑浊,

再加上贾雨村身上的衣衫看起来明显有些松垮,

证明他是在最近才瘦下来的,

还没来得及做合适的衣裳。

其实这就是休息不好的原因,

并不是什么大病,

但他故意这么说,

引起贾雨村的好奇。

贾雨村本来想让自己的家奴送客,

话都到嘴边了,

听到王一语这么一说,

立刻心里一沉。

想起自己自从参了贾家一本之后,

在朝中明里暗里背负了很多卖主求荣的骂名,

自然是食欲不振、辗转反侧,

本以为只是暂时的良心不安,

听王一语的话,

怕是什么病?

“小王公子,你还会医术?”

贾雨村问道。

王一语回答道:

“我跟着一个名医学过很多年!”

贾雨村继续问道:

“不只是哪个名医?”

王一语猜到他会这么问,

便说道:

“其实他的名字我也不知道,”

“是一个癞头和尚,”

“他一向是游历四方的,”

“大人不知听过没?”

贾雨村听得是赖头和尚,

一下子就站了起来,

当年他在林如海家教林黛玉的时候,

就是癞头和尚来治过林黛玉的病,

当时他就觉得这个人是世外高人,

只是这么多年了,

一直没有再遇见过他!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