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兵不厌诈

为响应市委加强城市文明建设及创城活动,区组织办决定,派以高晴暮为组长、干事董杏、屈峰二人为组员的三人小组,到薄弱绿西社区帮助工作。

临行前,干事闻信鸾劝道:“以高哥这般能力及目前状态,此去工作如有成绩,则是领导用人有方,无功则授人以把柄,我以为,高哥宜静守以待天时,不可再次离区办,否则此去吉凶未卜,就是周公神算,也未能预测未来如何。”

“恐怕未必,我只秉公办事,一心为公,不谋私利,何来的凶险。”晴暮笑道。

“高哥如执意必行,则不得不以实相告,久闻绿西社区人情关系、错综复杂,条件较差,拳脚不易施展;哪怕你是腾云驾雾、三头六臂的神仙,却不一定斗得过社区地头蛇。”

“假借天子令诸侯,随机应变伏鬼神。”

“话虽如此,可能不那么简单,但愿高哥此行一帆风顺满载而归。”

刚离办公室,董杏来商议说:

“此行凶多吉少,但组织上委派,不能不去,我想,咱们到那里后,由于时间短,宜速战速决一举成功,但因各种因素,不一定人人举手赞成支持,难免会步步设防,人为制造困难、障碍,事情的进展恐未必尽如人意;

为今之计,只能不图急功近利,旷以日月,久则生变,则彼不战自败,必能圆满完成任务,此功莫大。”

“此腐儒之论,不符合只争朝夕精神,我们此去时间有限,利在急战,我们三人理当同心协力,趁着手中握有尚方宝剑的东风,快速建成新的文明建设管理体系,做出成绩,给区里争光,早日功成同归不亦悦乎。”

“那是,我等三人同船共运,我们不帮高哥帮谁?请高哥放心。”小董见说不动,只得顺风使舵。

与此同时,绿西社区也在召开相关领导会议,杜峭洲主任动员说:“上面派人前来帮助我们搞好工作,进行创城活动,这是好事,我们同心协力,应当给予大力协助。”

粱帏津副主任说:“上面派来钦差大臣,利在急战,必然会强行实施他们新的工作方法,打乱我们原来的程序和平衡,甚至有可能会涉及原人事关系的去留,虽然他们此来貌似督察,监督我们,但不足惧;只要咱们团结一致,众志成城,他们无奈我何。若迁延日月,于我不利,平衡被打破,就难说了。”

杜主任心里明白,小梁不知为何曾与小高有隙,矛盾很深。虽觉得梁副主任的发言,某些地方不够妥当,但他的担心不无道理。

次日,高晴暮他们如期而至,杜主任接待了他们,热情洋溢的欢迎会上,杜主任表示坚决支持、配合区工作组的工作,为社区文明建设、现代化管理,为城区创城活动做贡献。

梁副主任紧跟着发言:“只要我们同心协力,不搞小动作,在活动中不互相抵触,不进行个人打击报复,大家彼此没有成见,就一定能完成创城活动。”

小高不客气回应:“今天的会议主题,是按照市里精神,如何建设文明城市,如何进行社区现代化管理,除此以外,不得转移其他话题……。”

“我们欢迎上级派来的工作组,来社区是真心实意帮助工作,相信不是打着区里的创城大旗,实则进行个人其他意图,……。”

……

俩人虽是唇枪舌剑的争辩了几句,终究没有拍案大战,最后还是达成了口头上的一致,共同做好工作。

散会后,经过一月的努力,各项工作毕竟收效甚微,

各种板报、墙栏、标语横幅等宣传活动不得力,明显缓慢,拖拖拉拉;各项措施、活动的实施,更是开展不起来,有些人以

(本章未完,请翻页)

缺乏人手、无材料为借口,能拖则拖,社区工作依然我行如故。

晴暮明显感觉到,有一股看不见的阻力,表面答应,实际上拖延,或互相推诿,小高三人组干着急,各项工作均达不到要求,梁副主任等人表面上应承恭维,背后讥笑不止。

高晴暮见状,召集三人组商量对策,屈峰说:“叫人不动,我们自己去干。”于是三人费尽力气,夜以继日,工作效率明显很低缓慢,落后于其他社区;

三人尽管很辛苦,却吃力不讨好,常常招来各种议论,小屈干累了,气不过就和人争辩,小董劝道:“不理他们,只当没听见,把耳朵塞起来。”

两月后,三人每天忙忙碌碌,筋疲力尽,小高意欲撤出,犹豫不决,于是和董杏、屈峰二人商量;

小董微笑说:“高哥现在是被迷局所疑惑,召集我二人,为你决断未来是进还是退。我们正面临着工作、人生前途的关键和转折点,表面上看起来是工作的成败,实际上是地方小集团与三人决胜负,此诚以少数决战多数,如果我们顶不住多数人压力,必然被其大败而归。

在他们看来,我们已经陷入无路可走的困境,殊不知,解决眼前巨大困难的机会正在眼前。”

屈峰说:“他们虽人多势强,却无法阻挡少数几个人工作的开展;双方能僵持至今,可见多方势衰力竭,久之必将有变,值此进退两难决策之际,正当用奇之时,机不可失,再坚持一下,困难即将过去,光明就会到来,千万不可自己掩旗息鼓而归。”

晴暮听后,不禁幡然醒悟、豁然开朗。

三人会意而笑,互相鼓励,咬牙坚持到底,不可半途而废,于是三人继续商议下一步行动方案。

不料隔墙有耳,小高三人组在办公室商量的决策,却被社区阮忍思宣传委员无意听见,他与粱副主任关系甚好,马上去找到老梁说:

“老高三人来绿西社区已久,工作未有进展,区领导对他们不满,现在老高在这里进退两难,三人今日密谋,商量对策被我尽知,正可趁此机会,再给老高稍微施加一点压力,如果你和杜主任星夜去找区长反映,则区长必然把他撤回;两路出击,他们败退之日指日可待,反击他们将易如反掌。”

“咱们别小看老高,此人诡计极多,也许是他的计策,欲引蛇出洞。”老梁显得有点不相信。

“今日错失机会,他日反受其害。”

两人正商量,忽然隔壁办公室来电话找老梁,原来是社区杜主任从区里打来:“我在区里办事,区长关心询问创城活动进展缓慢原因,委员阮忍思不知何时,无意露嘴说你故意给老高制造矛盾,影响工作,区长要求以大局为重,先做你的思想工作,做不通就撤职,看在多年友好份上,偷偷透露消息给你,早做准备。”

老梁放下电话,见到小阮不由勃然大怒:“你还有脸皮来出谋划策,背后却告黑状,使绊子,真小人也,我才不听你的鬼话。”

小阮长叹而出:“忠言逆耳,多年的朋友感情,因一言毁于一旦,竖子不足相谋!”

旁边工作人员劝道:“老梁等人逆天行道,拖延上面领导布置的任务,将来必无好结果,老高人不错,又是上面派来的人,咱们不如和他搞关系,以便将来也好有个照应。”

只为一句局外人无意之言,点醒了小阮,此时决意去找小高谈谈。

此时阮委员慢慢镀到小高办公室不远,感觉不太好意思,于是停住,叫一个同事事先去通报。

小高正在与人谈话,闻说小阮前来,不禁大喜道:不想几天的困惑,事情的转机,却在此人身上,急忙丢下客人,破例出门到外面迎接。

(本章未完,请翻页)

远见小阮,开怀大笑,上前拉住,共同进入办公室,倒茶让座,格外热情,他人见状便先后离开。

小高首先向小阮道歉,责备自己很少上门请教,来往太少,互相沟通、关照不够……。

小阮慌忙止住老高道:“你是上级派来的领导小组组长,不必如此谦虚恭敬。”

“我俩是早年认识的好朋友,岂能以庸俗官场职位相称。”

“说来惭愧,你来时我没有尽朋友之谊帮你,反与他人一道冷眼旁观,请你原谅。”

“阮兄今日前来,必有良策教我如何把工作做得更快更好。”

“我曾教老梁,区里社区两路同时出击,令高兄首尾不能相顾。”

小高大惊道:“如老梁采用你的办法,和杜主任联手起来,我们将狼狈而归。”

小阮问:“你们打算在这里呆多久?”

“不走了。”

“恐未必。”

“看情况吧。”

小阮愤而起身说:“我以诚相待,你却假话连篇,真使我大失所望。”

小高急忙挽留:“阮兄勿怪,说实话,上面要求我们最多三五年就走。”

“老梁说你奸诈,果然如此。”小阮笑道。

“兵法云:兵不厌诈,出奇制胜。”小高微笑的接着悄悄说:“大约下个月就走。”

小阮大声说道:“别骗我,如果再没有效果,明天马上滚蛋!”

小高不禁愕然:“你怎么知道?”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既然阮兄忽然来找,必有办法教我们解脱困境。”

“老兄此行肩负使命,托领导所望,以三人抗大众,不求急胜之策略,而是深沟高垒相互对峙,空耗时光,此取败之道,我有一方,不过一周,能使绿西由落后变先进,能使你们早日高奏凯歌,老高信否?”

“洗耳恭听。”

“如此繁重创新,关键尽在领导支持行动与否,老高明日回区里走一趟,回来可对主任说,诈称区长不几日即将亲自来视察指导改革,然后我将发动众人积极响应配合,不到一周,社区将面目一新。”

老高听后欢喜异常,第二日交代工作后,便打道回区,小董劝道:“这老梁来得蹊跷,光明正大工作,哪用诡计阴谋,恐怕其中有诈?”

“不然,老梁此来,天助我们完成创城活动,如今我等旷日持久,已超规定时间,若继续下去,领导难免生责怪之心,他人则议论纷纷,与我们将来不利。若不用老梁之策,是坐而待困,况且我想假借东风,狭天子以令诸侯,谋求速胜之方,已经深思熟虑筹划很久,只欠东风;

我在等待一个偶然机会到来,借东风是利用上级指示精神,造成无形压力,促使社区领导动起来,如今老梁他们自己行动起来,我们不加以利用,更待何时,这不是天赐良机是什么,所以,今假传圣旨以令诸侯,势在必行,毋庸置疑。”

“既如此,也得考虑远一些,只怕有什么不好后果产生。”

“此举于工作有利,不是整人的阴谋诡计,即使是领导知道了也会大力支持。

而且,我还告诉你一个秘密,千万不可外传,老梁来找我们,并不是他自愿想帮我们,还记得那天区里来电话之后,他为什么马上转变态度了。”

“为什么?”

“那是我安排一个人,冒充杜主任的声音,离间他俩,他果然上钩。”

“平日里看你正人君子,没想到你也会用诡计奇招。”

“这不是受你启发吗?”

“少来这套。”

俩人日渐觉得话很投机。

(本章完)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