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汇报

其中一个声音很熟悉,也很清脆,正是许小艾。

李晶晶硬着头皮敲了门,里面的笑声戛然而止。

请进!

许小艾出去,李晶晶进来了,两人互看了一眼,都没说话。

林欣儿对李晶晶的态度明显不一样,她把笑容收起,拿着李晶晶的报告翻看了起来,几个大的要点,她一扫而过,李晶晶这次的报告还是和上次那份报告的主要内容差不多,只是把其中一些要点用虚话给扩展了。

#报告给你们张总看过了吗?#

李晶晶忐忑地说道:“还没有,想来先听听您的意见。”

林欣儿什么都没说:“先拿回去给你们张总看一下,如果他同意了,以正式的公文报过来。”

李晶晶走出了林欣儿的办公室,琢磨了半天,她的方案到底是过了还是没过?林欣儿也不给个准话。

她回去之后就在oa里面提交了对外报送的流程,可方案到了总裁那里就被卡住了。

“你这是被监管同意的报告?这里面什么都没写啊,你糊弄鬼呢。”张勇一个电话过来劈头盖脸地骂了起来。

李晶晶赶紧着急地说道:“张总,这就是林欣儿认可的报告,她什么都没说,只是让我们用正式的渠道报过去。”

张勇怎么也不相信,这份报告的质量表面看上去华丽,可内地里是一团草。

“你先等着吧,过两天开监管会议,我亲自问问她。”

过两天是辖区内的几家信托公司一起召开季度的会议,一是三家信托公司汇报经营的情况,第二是三家公司一起汇报目前监管要求的几项任务的落实情况。

张勇带了许小艾和李晶晶去,他负责整体汇报公司经营情况,许小艾负责汇报非标产品的净值化改造情况,而李晶晶负责标准化产品的净值改造情况。

会议整整开了三个小时,每家的ppt都做得非常的漂亮,经营情况在张勇的叙述下,总体监管还是比较满意的。

尤处高度表扬了他们在信托转型上面所做的努力,服务信托,家族信托,还有慈善信托都有所建树。

提出的意见是希望他们在it建设方面要加快步伐,在资产证券化的业务上还需要扩大规模。

监管的导向非常明显,信托的转型已经从非标完全转向了服务类和标准化的导向。

紧接着许小艾介绍了他们公司非标产品的改造情况,她从系统的建设,人员的配备,以及和托管行之间的对接细细地阐述了一番,同时把他们的合同的调整,非标产品净值化改造的逻辑以及估值的具体的方法都讲述地清清楚楚。

不光是监管听得非常满意,连其他几家公司也都给许小艾竖起了大拇指。

这里面有一个最大的难题,就是预期信用损失模型的搭建,许小艾那可是拉着公司的风控研究了很久,搭建了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利用历史的数据为非标资产的估值有一个准确的估计。

她刚刚讲完,旁边几家信托公司的消息就来了:“这套模型能不能给我们分享一下,我们现在最大的转型困难就在于此。”

许小艾灿烂一笑,她的精彩报告分享完毕。

接着就轮到了李晶晶,李晶晶也做了一个非常漂亮的ppt,可是她从头到尾讲的都是宏观经济,行业形势,具体公司内部转型她是顾左右而不及其中的实质,让在场的人听得云里雾里,好像说得是这么回事,可是没有意向可以落实到底。

尤处听得都不耐烦了:“李晶晶你能不能讲重点,不要讲这些大家都知道的内容,这些宏观分析和行业分析还需要你分析吗?”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阅最新章节。

李晶晶只好打住,跳到了ppt的最后几页,也就是他们公司的具体做法。

但是这个内容真的很少,说了半天除了把非标资产从池子内转出去之外,对于产品的整体设计还是报价型。

尤处听完了之后冷笑了一声,看了一眼张勇:“张总,我对你们前面两份报告的水平很是满意,可是这第三份报告也是你们公司的水平吗?这是经过你同意的吗?我们的监管意见你们是没有领会清楚,还是我们没有说清楚?”

这话说的是有点重了,一点都没有给张勇留余地,张勇身上的汗一下就出来了。

李晶晶赶紧解释道:“这是经过监管员同意的,我上次来是专门请示过监管员的。”

许小艾在旁边都为李晶晶的智商着急,自己的东西做得不好,还想拉监管员垫背,这林欣儿怎么可能会给他好脸色?

果然林欣儿脸冷得更是彻底:“李晶晶,你的报告质量太差,我已经没办法给你提出意见了,我当时是这么跟你说的,请你回去请你们总裁把个关,用正式的专网报过来,但是我现在不但没有收到你们公司修改过的正式报告,反而这份报告一个字都没改,就直接在这次会议上来汇报。张总,你们公司是不是用人用的不当啊?”

李晶晶的脸刷了一下变成了猪肝色,她还从来没被人当面下过面子,她气得在现场都说不出话来。只听张勇不断地道歉:“回去之后李晶晶和我说了,但是也没说清楚,我们今天其实也就是想来再请教一下监管,也学学同行的经验,回去再进行池子的改造。”

听到张勇这么说,尤处的脸色稍微好了一些,总算是放过了大宇信托,接着其他几家开始汇报他们的改造方案。

李晶晶气得已经不想在这里待下去,她干脆拿起了手机假装去洗手间,出了会议室。

而许小艾听得非常认真,她发现其他几家的思路比李晶晶的要好了很多,标准化产品她其实接触的并不是太多,现在正好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而其他两家公司因为前期就已经做过很多资本市场的业务,所以在产品的净值化改造上,是完全按照证券那套玩法来改的,不但标准而且可行。

许小艾直接录了音,回去之后她准备再好好地研究一下。

这次的监管会议,总体来说,是给他们今后的业务定了一个主要的基调。许小艾手下分管的这些是以后主要的业务方向,而其他公司所有的业务都是要往标准化转型。

明确了思路之后,许小艾再工作起来,就更加知道如何调配人员和精力了。

大概过了10多天,许小艾看见公司的oa上挂出了一则人事变动,李晶晶因个人原因不再担任公司总经理助理一职。

许小艾淡淡一笑:工作最重要的是什么?脚踏实地。

标准化产品净值化改造的任务落在了固收部的负责人身上。

他接手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跑过来找许小艾。

“许总,公司做了一项最明智的决定,终于把李晶晶调走了,这么多年你不知道,我受了多少委屈,业务上一点都不踏实,和外面的人关系不清不楚。除了朋友圈大一些,资源多一些,没有任何的特长,还整天挑三拣四,其实标准化产品的净值化改造,我心里早有想法,可就是不愿意告诉她。”

许小艾乐了,固收部的负责人长了一张圆脸,戴了一个圆圆的眼镜,看上去就十分有喜感。

“那不就太好了,你可以直接把这个方案做出来,然后报上去。”

“是是是,不过我那是闭门造车,我还是想要来请教一下那天监管会议上其他公司有没有什么更好的思路。”

这才对嘛,这才是一个做事的样子,许小艾一点都没有藏私,把那天监管会议上其他几家公司的亮点一一都和固收部的负责人说了,他心满意足的记了满满两页纸的笔记。最后他说了一句:“许总啊,要是您来分管我们就好了,至少不会让我们整天跟着抓瞎。”

随后他从口袋里拿出了一只精致的钢笔:“谢谢你,许总,这是送给你们家楚院长的,感谢他上次帮我开药。”

许小艾刚想要拒绝,他又拿出了一张小票,上面写着100块钱:“只是一点小小的心意,让你们家楚院长别嫌弃。”

许小艾不知道楚瑜怎么会和固收部的负责人也有过交集,他拍了一张钢笔的照片转给了楚瑜,问他是怎么回事。

楚瑜过了一会儿回了过来:“不记得了,你们公司找我帮忙的人太多,已经搞不清是谁了。”

好吧,现在公司同事想要找楚瑜帮忙,都不会通过许小艾,而楚瑜是来者不拒,只要是他能帮上的,他都尽力帮忙,有好几个家里面人生病,他都帮忙找了很好的医生,还有一些需要开药的,他也尽量都会满足他们的需求。

就连大宇信托内部都在传言楚瑜已经成了大宇信托所有同事的家属。

许小艾觉得楚瑜在公司内的人气比她还要高。

而现在这个人气很高的楚院长正在焦头烂额之中,今天的医院突然涌入了大量的病人,而这些病人全部都是挂呼吸科的。

呼吸科的医生向他报备,这些病人都是同一种症状,发烧咳嗽,呼吸困难。

而经过病理检测,居然查不出来是什么样的病毒感染。

而最可怕的是这类的病人还在迅速的扩大,只是几天功夫,整个呼吸科就已经陷入了一片混乱。

“到底是什么样的病毒?以前就没有过类似的吗?”楚瑜急急忙忙地赶到了他们医院自建的研究所,里面的人正在针对这种新型的血液做着检测。

“楚院长,情况不妙,这种病毒好像和我们之前曾经研究过的序列有意思的类似。”

“什么序列?”

“就是之前在那个村子里猝死人的病毒序列,这是之前的病毒不会传染,而现在这个病毒还具有极高的传染性。”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