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9科学徒

诊疗中,杜布进一步注意到,患者鼻腔或鼻窦黏膜上有突出于鼻腔黏膜表面的赘肉。,并且“嗜酸粒菌”和“金葡球菌”是形成赘肉和导致鼻腔分泌物较多的重要病因。

“你这是鼻息肉。”

杜布诊断道。

然后,杜布让患者躺下,先帮助患者冲洗鼻腔,再然后用“多苎蒟汁”麻痹和刀针切除赘肉,最后用法力加速伤口的愈合。

很快,患者感觉到了呼吸的通畅、嗅觉的恢复和面部肿胀感的消除。

——

杜布在诊断和用药中发现,如同在眼科一样,自己对于刀针使用很是熟悉。

配合法力,患者伤口愈合速度很快。

只要各类鼻腔疾病是因微菌而引起,杜布基本上能做到药到病除。

一些由于尘螨、羽毛、动物皮屑或霉菌进入鼻腔而引起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杜布完全是顺手而为。

对于鼻子被打碎或鼻血流个不停等症状,杜布也能对症下刀针。

效果比乔布诚博士还好。

不少患者给杜布郎中头上锦旗。

对此,杜布当然是乐于接受。

但锦旗实在太多,所以,他很快就将其置于一边,专工作。

——

但在诊疗过程中,杜布也发现了三件奇怪的病例。

一是即人们常说的“伤风”、鼻塞、流涕、发热等所引起的急性鼻炎,杜布找不到病因。buhe.org 非凡小说网

哪怕将法眼打开到最大,杜布仍是一无所获。

他不知道这凡人普普通通的感冒,是由什么而引起的。

当然,在治疗上,郎中们倒是找出了熟悉的方案,即通过服用发汗、解热和镇痛之类的汤药,即能去除疾患。

对此,杜布也是能采用陈规。

与其他修士相比,杜布的疗效好不到哪儿去。

——

二是一个过来就诊的老年患者,他有鼻塞、涕中带血、耳闷堵感、听力下降、复视以及头痛等症状。

其病情已经较为严重,但杜布同样找不到病因。

于是,乔布诚博士等人一起过来会诊。

最终,他们也提不出什么真知灼见,而将其归类为“恶毒侵染”。

“这侵染的‘恶毒’究竟是什么?”

杜布提出了疑问。

但所有参与会诊的郎中都摇了摇头。

——

三是一位患者竟然有如同大象一样有一个长长的鼻子。

其模样实在吓人。

对此,杜布、乔布诚博士和其他一起会诊的郎中也是束手无策。

杜布觉得,自己所学的东西还是有限。

恐怕只有修为提升更多,自己才能找到病因、对症下药。

——

离开鼻科,杜布来到口腔科坐诊。

一位三岁的娃娃前来就诊。

“小朋友,怎么回事啊?”

看着前面梳着两个冲天小辫、愁眉苦脸的小男孩,杜布温和地说道。

“郎中,娃娃近来牙疼得厉害,睡觉不好。”

小孩奶奶说道。

在皇城,父母要上班,小孩往往交给爷爷奶奶照料。

“来,张开嘴巴,叫一声‘啊’。”

杜布说道。

——

“啊!”

小朋友叫了一声。

从张开的嘴巴里,杜布看到,小男孩牙釉质脱矿所致的白垩色斑块已呈黄褐色。

窝沟处被浸染成墨状弥散。

龋坏已达到牙本质浅层,可以看到有明显的龋洞。

正是因为如此,外界冷、热、甜、酸和食物嵌入等刺激都导致小男孩出现疼痛反应。

当然,这些刺激源去除后,疼痛立即消失。

“这属于‘中等程度的龋坏’。”

杜布说道。

“如果严重,那可是要拔牙,很疼痛的哦!”

杜布道。

再仔细问知,原来小男孩自婴幼儿起,进食母乳和甜食等后,从而不刷牙。

即使睡觉前,也是如此。

——

与牙齿隐裂、牙齿不整齐、口腔溃疡等一样,龋齿是一种科常见且容易处理的疾病。

杜布伸出探针,附着紫炎,将龋洞内外附着的微菌清除干净,再将其填补上,那么牙疼即可消失。

如果注意口腔清洁,那么就不会再复发了。

以后换牙时,小朋友就能有一口好牙了。

当然,好牙同样需要精心呵护。

换牙时,将那些已经松动或阻碍恒牙生长的乳牙需要及时拔出。

不整齐的牙齿,需要加以整固。

对于婴幼儿和青少年的牙齿,杜布做了十几例,即烂熟于胸。

——

但在“青苹果医馆”这个声誉卓著的医馆,杜布遇到了很多疑难杂症。

一位九岁的女娃娃,患有皮肤瘤、骨膜炎、耳聋和锯齿形牙等疾病。

她被一位穿着较差的老奶奶带来看病。

杜布看到这位小小的女娃娃切牙切缘中央有半月形缺陷,切开之间有较大空隙,很是稀疏散落。

据介绍,女娃娃生下来就不太好。

这或许与其妈妈做勾栏女子有关。

对此,杜布也不好说什么。

因为皇城居住很不容易,有不少青春嫂子兼职去做勾栏生意。

杜布法眼透出,很快就看到了“苍白螺菌”对女孩身体的侵袭。

这一侵袭应当是来源于母体。

遭受长期侵染,女孩身体状况很不好。

——

根据乔布诚博士的指导,杜布让女娃娃服用“瓜米霉饼”,再为女孩用坚固的动物牙齿做牙冠,即可帮助改善状况。

但这些都还是初步的疑难杂症。

还有更多困难处理的情形。

对于所出现的颌面部出现管瘤、上颌窦瘤恶性、舌白斑等这些顽固性的疾病,杜布亦不明了其出现的机理。

乔布诚博士猜测,这些情形或许与母体有关,或许与人体抵抗力下降有关,也可能与某些自己难以察觉的沾染有关。

但对于这些猜想,乔布诚博士等皇城同行并没予以验证。

因为凡人涉及的疾患实在太多、太过复杂。

寻找和改善既有疾患诊断及其治疗,即占据乔布诚博士等引气修士的绝大部分时间。

而对于初学的杜布来讲,要完成这些任务同样难上加难。

在杜布看来,这些疑难杂症或许需要花费修士们花费巨大的力气才能找到办法。

现在的自己未免不能做到。

但这并非自己眼下关注的重点议题。

因为杜布自认为还是一名学徒。

对于修士及凡人郎中的诊疗,杜布自觉还要学习很多。

一个小孩被抬进诊室。

其口腔血如泉涌。

原来,这是因为其舌头被一根铁丝穿透。

此时,如何止血是一个难题。

见到这种情形,没等杜布诊断,乔布诚博士将一根铁篦烧红,将其塞入了儿童的创伤口进行烙烫。

一会儿后出血止住。

再给了一些药,儿童即安然无恙。

这些普普通通的止血手段,让杜布大开眼界。

因为此方法实在过于简单、粗暴和有效!

虽然用法力止血的效果更好,但此种方法对于凡人来讲也可以广泛使用。

而这类简单、粗暴和有效的方法,还有不少。

像在耵聍不出、蜈蚣入耳等方面,杜布都觉得郎中们实在是属于异想天开的那一群人。

——

伤寒风毒科多涉及中风、瘫痪、伤寒不起之类的病症。

指导杜布的是一位名叫【乔布山】的博士。

这些病患病情紧急,死亡和伤残率高,并且以中老年患者居多,

“乔郎中,我妈不行啦!”

上午,一位穿着绸缎、看起来有些养尊处优、名叫【郝事多】的中年男子气喘吁吁地来到“伤寒风毒科”,,找到了乔布山博士。

“郝事多,你莫急。”

乔布山博士处乱不惊。

“让郎中与你去一趟。”

然后,郝事多带着杜布,就往家里赶。

其家离“青苹果医馆”有十来里,马车拥堵。

在伤寒风毒科,杜布一般是骑着马车或骑马出诊。

这是因为,这皇城禁止修士展示修为,快速奔行。

毕竟,皇城是一个凡人居住和生活的城市。

——

一会儿后,杜布跟着郝事多来到一座青砖碧瓦、门口竖立着一对大狮子的楼宇前。

楼宇前门楼上写着“郝家”俩字。

在郝事多的引导下,杜布来到了一个老年人的卧室。

卧室内弥漫着老年人特有的体臭味道。

一位两颊枯瘦的老妇人脸色卡白、双目紧闭,躺卧在床上。

老妇人的同伴、一位身材瘦长的老爷爷坐在床边,看着老伴。

老妇人不时地发出喘息声,但舌蹇不语,口舌歪斜,半身不遂,肢体麻木。

杜布为老妇人把脉,发现其忽急忽缓、忽轻忽重。

这是即将死亡的征兆。

法眼透出,杜布发现老人脑部血脉爆裂,脑内血液弥漫,大脑微胞大面积坏死。

杜布觉得,哪怕自己竭尽全力,也无法挽回这位老妇人的生命。

“病情极其严重,难以挽救。”

杜布摇了摇头。

——

杜布说话的同时,老人进气少、出气多。

一会儿后,老妇人就停止了呼吸。

【我的娘啊,你就死了啊!】

郝事多开始哭丧。

然后,披麻戴孝的郝家后辈进入卧室,开始替老人家清洗身子和穿上寿衣。

【刚才你还有说有笑啊,】

【转眼你就口吐白泡啊!】

【你既没气出也没气进,】

【哪知你还活蹦乱跳啊!】

【妈你上午还生龙活虎,】

【下午你就要死翘翘啊!】

郝事多的家人们继续哭丧。

——

“砰!”

已经死透了的老妇人突然放了个很响的屁。

然后,郝事多哭丧的家人们停止了哭喊。

在一旁旁观的杜布神识透出,知道是这位老妇人腹中还有积食在发酵并形成积气。

这些积气最终通过括约肌排出。

【老人家您可不要吓唬人啊!】

【我们可不想一起去报道啊!!】

郝事多的家人们继续哭丧。

杜布则继续旁观着丧礼。

这是指导杜布的乔布山博士的要求。

“郎中必须知晓患者临终的表现和幸存着的生者的痛苦。”

于是,杜布就等待着这个机会。

——

而如何安葬死人,杜布也挺感兴趣。

在半山村时,小时候杜布就喜欢看村里老人过世和办丧葬的情况。

有人出生,有人成长,则必然有人离世。

这就是人世间的伦常。

而在半山村,丧事有如节日一样热闹,很得小孩子们的喜欢。

族长老爷爷是村里丧事的主事人。

爸爸牧则是村里负责挖坑的人选。

与二狗子、王麻子叔叔一样,爸爸还是村里负责抬杠的“八大金刚”之一。

——

在半山村,一般要停棺三天。

但在皇城风俗很不一样。

半山村一般出是出葬时才哭丧的。

但居住在皇城的郝事多一家,却是在老人被宣杜布离世的那一刻起就哭丧。

在哭丧的过程中,附近的丧礼主事过来主持,贴着白色的吊唁对联。

请来的乐队奏响喇叭和铙钹。

亲友们陆续过来吊唁和送上花圈。

郝事多家大业大、认识的人多。

前来吊唁的亲朋好友络绎不绝。

——

虽然亲朋好友数量多,但吊唁的速度却很快。

只是小半天就结束了。

因为他们这些吊唁者只是围着尚未入棺的老人转了一圈,给家属行行礼,与家属交谈几句,然后就离开。

“入材!”

下午五时许,丧礼主事叫道。

郝家子女停止了哭泣。

他们站起身来,脸色变得平静。

郝事多的兄弟姐妹、妻儿子女甚至还脸上带有笑容。

这让看得杜布惊奇不已。

与此同时,在郝家院门口观望的三位老人和五位青壮年走进了院子里。

三位老人将老妇人放入朱红棺材。

棺材里没有如半山村一样堆满石灰。

也没有用绳索将棺材捆绑。

——

这是因为,那五位青壮年作为“八大金刚”,在棺材附近开始堆干柴。

干柴堆成一个小山。

朱红棺材及其包裹着的老女人的尸身摆放在上面。

“点火!”

丧礼主事叫道。

然后,“八大金刚”中的一位老头子将一个火把扔到柴火堆上。

烈火熊熊燃烧。

院子散发出难闻的尸身焚烧的气味。

郝事多及其兄弟姐妹、妻儿子女甚至则继续脸带笑容死去地看着这一幕,并且不时,将附近的干柴扔到烈火堆上。

——

半个时辰后,柴火焚烧完毕。

丧礼主事吩咐“八大金刚”中的另一个老者将一个尺许高的瓦罐摆放到灰烬边上。

灰烬中央,刚才还在口吐白沫的老妇女只剩下了一堆枯骨。

在这些枯骨中,四肢和躯干完整。

脑袋骨上还可以看到清晰的眼窝形状。

“收……骨……啦!”

手捧瓦罐的老者拖着长音喊道。

然后,郝事多及其兄弟先从老妇人的腿骨收起,然后是躯干,最后只剩下了一个露出眼窝的头颅骨。

“砸……头……骨……啦!”

摆放瓦罐的老者再度拖着长音喊道。

一直旁观着这一幕的杜布,很是好奇地看着。

郝事多与其兄弟对视一眼。

作为老大的郝事多先开始。

郝事多伸出左腿,用力往下一跺,其老妈的头颅骨就变得粉碎。

然后,郝事多弟弟伸出右腿,同样往下跺。

俩兄弟轮流各跺了九脚。

其老妈的头颅骨已经被踩弄得粉碎。

——

“收……身……啦!”

摆放瓦罐的老者又长音叫道。

叫喊完毕,这位老者朝着弄得粉碎的头颅骨吐了一口口水。

然后,呜咽的喇叭和铙钹声又响了起来。

郝事多和弟弟将装着母亲包括头颅骨在内的骨灰盒从那位“金刚老者”接过。

他们捧在怀里,分别朝着盖子上吐口水。

然后,他们在盖子外延分别用白纸糊上。

“回……屋……啰!”

“金刚老者”朝天上作了个四方揖。

与此同时,郝事多和弟弟共同捧着瓦罐,后面跟着老婆孩子,将骨灰瓦罐迎回堂屋。

院子里的老少男丁开始拿起扫把打扫灰烬。

两盏茶的功夫后,整个院子里变得干干净净。

——

过来帮忙的丧礼主事、“八大金刚”和亲朋好友纷纷散去。

围观的小孩也离开了。

他们已经没有了围观的兴致。

“走,咱们两兄弟各坐一方搓麻将去!”

郝事多弟弟对他说道。

“好,这个提议好棒!

“这个丧事是去喜丧,大家就要开开心心的!”

郝事多脸带笑容,回应道。

郝事多还与被邀请过来并旁观整个皇城丧事风俗的杜布表示揖别。

而离开时,杜布看到,老妇人的丈夫、那位身材女部长的老者脸上带有淡淡的哀伤。

——

皇城青苹果区上百万人,即使人人活到八十岁,平均每年也要死亡上万人,每天要死上三四十人。

前来声名卓著、收费不低的“青苹果医馆”求医的病患也会有两三起。

当然,并非所有前来的患者都会面临死亡危险。

“郎中,您看我爹有什么问题吗?”

一个体态丰腴、身着绸缎、名叫“雉多星”的中年男子,带着一位精神矍铄、七八十岁的老头子前来就诊。

其实,前来就诊的患者穿着大部分都比较好。

毕竟,皇城民众大部分比较殷实。

而到“青苹果医馆”这样的高档医馆来就诊的,大部分经济条件并不太差。

“你说个啥子?!”

那位姓“雉”的老爷爷吼道。

“雉”这个姓还是比较少见的。

“哪个是你的爹哟!”

雉老爹声音尖锐、嗓门不低。

他还试图用手去捶打儿子雉多星。

——

“雉老爹,您今年有七十周岁了么?”

杜布止住了老头子的行为,问道。

“你胡说啥子?!

“我今年只有十七岁!

“我连婆娘都没得!”

雉老爹气得吹胡子瞪眼。

“我爹今年已经七十九周岁了。”

雉多星赔笑道。

杜布确认,雉老爹这位老头子患上了“失心疯”。

法眼透出,杜布发现,雉老爹脑瓜子里有很多的浆糊一样的白板。

而普通人的脑瓜子,却是富有“脑深蓝”和“脑白金”的。

——

“你这王八蛋,我要给我爹送一大块猪肉。

“你竟然不许,你的良心给狗吃了!”

雉老爹转头盯着雉多星,骂骂咧咧的。

“老爹,我爷爷已经死了很多年啦!”

雉多星叫道。

“你胡说!

“我才十七岁,我爹怎么会死?!”

当前杜布的面,雉老爹怒吼道。

“您要送猪肉,我马上就去送。”

雉多星赔着笑道。

“滚你的猪肉!

“谁要吃猪肉?!

“我爹要吃煎蛋!”

雉老爹继续骂骂咧咧。

——

“雉老爹患上了‘失心疯’。

“病患会连‘今天是什么时候’、‘自己有没有吃东西’、‘自己家里住在哪儿’、‘自己的子女是哪个’等分不清。”

杜布向雉多星指出了病情。

雉多星赶紧点头,表示父亲雉老爹就是这种情况。

“我爹还有救吗?”

雉多星问道。

“对于这种病,无法根治,只能延缓。”

杜布摇了摇头道。

“或许是因为老人家生前吃太多过甜或过于油味的东西,才导致这样。”

“对头!对头!”

雉多星赶紧点头。

“我老爹快八十岁了,还每天要吃甜食。

“他老人家最喜欢的食品是奶茶!”

为了缓解病症,杜布开了一副用于治疗治大风经脏的副“大续命汤”药方。

它包括独活、麻黄各三两,川芎、防风、当归、葛根、生姜、桂心、茯苓、附子和细辛甘草各一两。

上十二味药口服,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五服。

对于杜布的处方,乔布山博士没有反对。

他补充说,如果老人家干呕,则倍加附子一两,服用三剂后停四日再观察,并配合针灸治疗。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