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好,太好了!

“放饭了!”

随着炊事班成员一声呼喊,无数人开始朝着这边涌动而来。

世界上本没有炊事班!

但陆大人说有,于是正宁县便有了炊事班!

“哇!又是牛肉拉面!陆大人您对俺们也太好了!”

“蛋炒饭闻着是真的香啊!哪怕只是闻一下,俺一辈子都难以忘记啊!”

“陆大人真是活菩萨啊!俺这辈子跟定大人了!”

“俺好恨啊!为啥俺不是女儿身,不然肯定以身相许了啊!”

“呸!想得美!俺倒是有个亲妹妹,正好到适婚的年龄...”

“刘二牛你还要脸不要脸?你妹妹那腰跟这大缸差不多粗细,你就不怕压垮陆大人的床?”

“......”

众乡勇们一边排队打饭,一边聊着天。

四处都洋溢着快活的气息!

突然收降了三万六千多流寇!

对于正宁县来说,压力还是非常大的!

毕竟!

城内可以居住的地方就那么多!

临时扩建新城,先不说人力物力达不到!

就算能达到,也不是陆铭说的算的!

说到底!

他只是正宁县的县令而已!

有明一朝。

县令任期最多不过三年时间!

再加上!

陆铭获得如此多的战功,击溃收降如此多的流寇!

仅凭借这些功劳,不说当上知府了,捞个知州当是最起码的!

说不定!

当这些军报到了那些大人物手中,陆铭马上就会被调走!

陕西地界这几年十分不太平!

起义军四起!

许多县令和知州,要么被起义军攻陷城池后被杀!

要么就是听到起义军要来,提前就跑了!

很多州县,如今都没有官员在职!

仅凭一些吏员在处理政务。

所以,陆铭一边在不断收留流民和投降的流寇,一边在考虑自己下一步的计划!

正宁县确实太小了!

而且,这个时代还不到最乱的时代!

占地称王,军阀割据暂时想都不要想!

在没有十足把握之前,陆铭绝对不会打起旗帜造反!

可眼下距离明朝灭亡的时间还早的很!

陆铭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牢牢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如何能在陕西农民军起义的浪潮中,摄取最大的利益!

...

在陆铭为自己的未来苦思冥想之际。

距离西安城不远的泾阳,同样发生着许多事情!

洪承畴看着手中军情,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

“这些都是千真万确的?”

虽然心中喜悦,但洪承畴还是将自己的担心说了出来。

跪在下方的通讯兵连忙回道。

“启禀总督大人!”

“小人专程前往正宁县探查过,军情属实!”

啪!

洪承畴重重的将手中的军情拍在了桌子上。

“好!”

“太好了!”

已经四十多岁的洪承畴,瞬间觉得自己好像年轻了十几岁!

能让这位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男人,露出如此展颜的笑容!

自然就是关于正宁县传来的捷报!

洪承畴已经记不清楚自己上一次如此开心,是什么时候了!

连续叫了几声好之后,他难掩心中的喜悦再次拿起了军情看了起来。

“六月初七,一万贼寇攻伐正宁县城未果!”

“贼寇首领魏五六死于乱箭之下,其余贼寇或逃或降!”

“此役共斩敌一千五百余人,俘虏六千七百三十人!”

洪承畴一边看,一边忍不住的念出声来!

“六月十七,两万贼寇设下埋伏,欲围杀曹总兵。”

“练总李彪不顾生死,率领乡勇奋勇杀敌!”

“此役共斩敌两千三百余人,俘虏一万四千余人!”

“七月十八,县令陆铭亲率乡勇出城主动寻觅贼寇!”

“历时五天时间,斩敌八百余人,俘虏六千四百余人!”

“七月二十三,共计三万六千余贼寇主动投降正宁县!”

“......”

再次看完这些军情!

洪承畴仍是久久难以平静下来!

面对这些贼寇,他不知道亲自指挥过多少次战役了!

无论是杀敌还是俘虏,眼前这份军情都不算多!

只能算作是中等的水平!

可让贼寇主动投降!

这还是他成为三边总督以来,第一次出现啊!

以前虽然也有迫于压力投降官军的贼寇!

但那些都是已经大军压境,对方不得不假意投降!

可这一次呢?

竟然是那些贼寇主动寻了过来,要求投降!

这意义重大啊!

洪承畴相信,这份捷报如果上报给京城!

皇上那边绝对会龙颜大悦!

到时候,他们这些人能少得了赏赐吗?

以他如今的身份和地位,自然是看不上这些赏赐的!

但这些赏赐对他手下的将领,以及所有兵士都是极大的改善啊!

想到这里,洪承畴对着外面的亲兵说道。

“传令下去!”

“本官要亲临正宁县,当面犒劳一下这位大功臣!”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