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古老测血

刘瑁不是没提出过,什么滴血认亲那种方式,看两滴血融合不,融合了应该就可以输。

但是被二老坚决反对,这弄得刘瑁就很尴尬,并且被二老质问到,是谁说出如此荒缪的话。

刘瑁差点儿来句,电视上不都是这么演的吗?

看着刘瑁疑惑的眼神儿,华佗找来一碗水,然后顺势抓住刘瑁的手割开一个口子,滴了一滴血进入碗中。

刘瑁根本就还没有反应过来,手指头就已经被割开了。

瞬间抽回手,把手指头含在嘴里并疼的大骂道:“死老头,你为什么不割你自己的!!!?”

“因为疼啊!”华佗给了刘瑁一个看白痴的眼神儿。

“你都知道疼,那我不疼吗?”刘瑁当即回怼道。

张仲景在一旁,无奈的看着这两个差着爷孙辈活宝儿。

“你是年轻人,不怕疼!赶紧过来看看你刚才说的。”华佗急忙喝道。

刘瑁一边心里吐槽华佗理论,什么年轻人不怕疼,一边走上前定睛一看,刚才那第一血早就和水相融了,根本不是电视上演的那样,那还滴个屁!

可是无法验证,不同的血型互相输血,很有可能把救人演变成了害人,这是华佗和张仲景作为神医,所不能接受的。

这个难题一度被搁置,直到马均成功发明了刘瑁口中的玻璃之后。buhe.org 非凡小说网

这种由石英砂、纯碱、长石及石灰石经高温制成的,熔体在冷却过程中黏度逐渐增大而得的不结晶的固体材料,正是刘瑁在后世常见的玻璃。

一经推出,根本不用宣传,又成了富商和众人追捧的对象。

以前谁特么见过这么好看的透明东西?刘瑁率先给自家窗户上安上,众人发现不仅可以挡风,还可以清晰看到外面的场景,比所谓的纸窗好用多了。

消息一经传出,所有人简直疯狂了,纷纷对自己家里改造起来,只要还有钱折腾。

没钱折腾的,更是拼命挣钱,就为了给家里安上一个玻璃窗户。

不然谁来家里不得指指点点、说三道四,连块玻璃都没有,一副穷酸样。

马均十方阁沦为发明单位,而工部所有人天天翘首以盼等着马均新发明,户部、兵部也都从未放弃过留心。

因为一旦有了新发明,户部的税收那就不止是翻一倍那么简单,兵部就更不用说了,最开始就是为了兵部服务的。

而望远镜就是因为玻璃发明才制造出来的,圆了兵部一个梦想。

工部一跃成为六部中,其余五部争相追捧的对象,至于马均本人,那更是所有人追逐拜师的对象。

礼部、吏部、刑部也在指望哪一天,马均可以为他们制造出一件儿需要的物品。

尚书台钟繇等人,更是不时去探望关心马均等人的身体状况,送去各种补品,毕竟他们现在可是国宝级的,加上还要加班加点,通宵达旦的忙碌啊。

而拿到玻璃的华佗、张仲景,不由再想起刘瑁之前的说法,既然水里血液可以溶解,那不加水呢?

之前不是没实验过,但是因为载具的限制,根本没办法好好观察,但是现在有玻璃板承载,可以更好的观察。

不然怎么说古人智慧是无穷的,二老硬生生观察了半个月,反复实验,通过两滴血在玻璃板上的相融或者不相融的速度,大概测出了同型血和不同型血。

而且将这种速度详细记录下来,经过多次实验,发现可信率极其高。

后来告知刘瑁后,后者还吐槽,还不是用我的方法,结果被二老胖揍一顿。

随后二老便将办法教授给了所有医者,用此区分不同型的血,如果实在无法确定,因为也出现过融合但速度特别慢的情况,且会中断,片刻后便会停止。

这种情况下就少输点儿,问题也不大,而刘瑁也大概猜出,这应该就是O型血,万能供血者。

而另一种,是被动接受融合速度开始快,随后缓慢但是不停止,而用他融合的三种时,融合但很快就停了,以此区分应该是万能的接受者,AB型血。

而经过医者测量后,发现黄祖和陈到血型貌似还真是一样的,两者不怎么溶血,可以接受。

医者无奈道:“撸袖子吧,黄将军。”

说完抄起手中的银制针管,抽完慢慢注射,再抽完再慢慢注射,然后命人将陈到缓缓摇动起来,加快血液循环。

“我说抽我的你还不信!”黄祖这时才吐槽道医者。

医者鼻子一身冷哼,完成最后包扎就转身离开,去看下一个病号去了。

“哼!医学院的学子真是拽!”黄祖看着医者的背影吐槽道。

“将军,这还要按多久啊?”一旁也接受了抽血的好几个人共同询问道。

“问我干嘛?自己长个眼睛不会看?不出血了就行了,一直按着干嘛?不疼?”黄祖笑骂道。

“当然疼啊!”士卒回答完,看再不出血就扔了手中的棉球。

怎么可能不疼,没有碘伏,棉球消毒是直接泡高度数蒸馏酒里的。

然后取出按在伤口,那种滋味,体会过得人都懂……

【作者题外话】:因为是剧情需要,所以这么解释了。但是从专业的医学角度上来说,这样测验根本不准确,所以大家不要相信。

测血型只能在显微镜下,或者有专门测血型的试剂帮助下,才能做到准确测量。

这里是情节,大家可以忽略,不用较真,毕竟上述两样东西根本就不可能有。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