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餐馆危机

因为工厂的生产任务安排的不多, 简书枚和管艳萍,张进波都不用加班,比较闲。三个人就趁着这个空档点凑在一起对帐。

其实一两个月前就该对帐的, 但那时候大家都忙, 没时间。并且因为忙, 大家都没怎么顾得上小餐馆的生意。

不对不知道, 一对三个人都有些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帐面上的收益明显没什么增长。按道理来说,生意应当是越来越好的啊。

张进波仔细回想了一下,说:“最近我们餐馆的生意好象是差了点啊。”

他把张姐夫叫过来问了一下, 张姐夫也很肯定的说:“生意虽然是不错, 但你要讲增加, 真的没增加。”

简书枚也去问了一下陈嫂子,陈嫂子也说:“和前面没什么区别。”

也就是说, 小餐馆的生意趋势并不好。生意保持着稳定还略有下降, 但如果没有明显的增量, 时间再长一点, 这些客源搞不好还会再流失一部分,然后,小餐馆的生意就会变差。

“这是怎么回事啊?”管艳萍很不能理解。她还做着躺着就能拿钱的美梦呢。

简书枚也陷入了思考中,寻找问题出在哪里了。餐馆所有菜的份量没有变,口味也没有变, 甚至还多了很多熟客, 按理说应当是稳步上升的才对。

而张进波就很自责了,“唉,都怪我,这段时间没管过小餐馆。”

其实也不是完全没管, 只是管的少了。毕竟他的正职也很忙,经常加班。程秋华把他培养出来了,大量的活都扔给他在做,他如果不忙,也不可能在这个位置上呆得下去。并且因为他忙,做的事情多,大家也都看到了,所以程秋华还打了报告给他加薪水了,老板也同意了。

就算是看在加薪的份上,他也该在工厂好好表现嘛。所以这段时间,他确实有疏忽了小餐馆。

“也不可能让你整天管着小餐馆的,大家都有自己的工作要干。你也别自责任了,我们还是想想办法怎么改进吧。”

管艳萍倒是没怪他。都在一个工厂上班,谁还不知道谁是真忙还是假忙啊。其实说起来,三个人当

中,她才是最轻松的那个。

张进波加了薪要表现,简书枚当了组长也一样要表现,两人都忙的昏天暗地的,真没多少精力来管小餐馆了。

管艳萍这话倒是提醒了简书枚,“我有点猜到问题出在哪里了。”

“什么地方?快说。”张进波和管艳萍都急切的叫了起来。

“应当是大家都吃腻了,该增加几个新菜了。”

做饮食口味最重要,不止是要旧菜保持原来的好味道,也要时不时的推出些新菜式,不然老吃那几样,山珍海味也会吃腻啊。

“确实。我们小餐馆的菜,也就那些,基本是我们家乡的那些菜。老家的人吃还觉得亲切好吃,其他省的人,吃几次算是新鲜觉得好吃,吃的多了,人家就觉得还不如他们家乡的菜好吃了。”张进波也很赞同她的说法。

管艳萍综合了他俩的说法,提出了个新问题,“难不成,我们还要发展其他菜啊。可是我们都不会啊,张姐夫也就会为炒这些我们家乡的菜啊。”

甚至张姐夫都不是正儿八经的学过厨师的,他本身就是乡村流水席培养起来的,做的菜自然都是符合家乡人的口味。

小餐馆开业初期,他可以靠自己的厨艺加份量足,待客热情等优势取胜,但时间稍长,就不太行了。餐馆最重要的还是要好吃的菜多,还要符合大部分的人口味。

这年头,来自全国五湖四海的人都聚集在一起,你单做一个地方的风味是不行的。也要考虑了一下其他人的口味。

其实现在正是抢占地盘的时候。再过几年,川菜,湘菜,东北菜,客家菜等各大菜系,纷纷扎根于本地,争抢地盘,搞的红红火火。到那时候,大家的选择性就大了,你想吃哪个菜系就去哪个餐馆,选择多的很。

而现在呢,没有打着这种旗号的餐馆。本地,甚至都没有高级点的专门点菜,只经营中晚餐的餐馆。

大家都是早上卖早餐,中午晚上继续还有炒粉煮粉等,再加上些快餐小炒而已。大多数时候,来的都是三三两两吃快餐,甚至吃炒粉的客人。

真正点一桌子菜,正经吃饭的客人,一天也没

几桌。生意好的时候,也不过是多招待几桌点三五个菜的客人。而且大家也不会点很贵的菜,一般就是点一个肉菜,其他配两个小菜,就完事了。

那种点一桌子菜,还鸡鸭鱼肉样样齐全的,有时候,几天都遇不上一桌呢。

其实这个地方的消费能力有限,大家都是出来打工挣钱的,多半人的工资都是拿到手就直接寄了大半回家的,舍得在外面吃的人不多。

能时不时在外面吃一顿的,要么是年轻家里没什么家庭负担的比如管艳萍,再不就是高收入的,比如程秋华这种。

其他人都很舍不得在外面吃的,大部分出来也就点个加肉加蛋的炒粉,或者点个加肉的快餐而已。

当然了,如程秋华这种的人也有,毕竟每家工厂都有些高收入的年轻人,他们舍得吃。一看到有新的小餐馆开业就会来吃。

反正在这个地方也没有其他的消费,有没得玩又有没得买,想要有点上档次的消费还得去市里,跑这一趟不容易的。很多人来这里两三年了,根本就没有去市里玩过呢。所以,吃就成了大家最喜欢的。

而且哪家工厂的大锅饭会好吃呢。都不好吃,不是缺油少盐,就是水煮盐拌,就如简书枚这种前世完全不敢嫌弃的人,偶尔都要出来吃个炒粉炒饭解一下馋呢。

所以,新菜一定要推出来,才能保留住这些大客户,并且还能再带来一些新的客户。

简书枚想到这些,就又想到了前世再过几年,就会大大流行的湘菜和东北菜。这两个菜系开的餐馆最多,其中湘菜是最能打的。开了一家又一家,后来还有不少是连锁店。真是遍地是火辣辣的湘菜,辣妹子呢。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湘菜,不停的推出新菜式。而其中最出名的有一道剁辣椒鱼头,素菜当中有一个手撕包菜,都是简书枚很喜欢吃的菜。不止她喜欢,大多数进湘菜馆的客人,都会点这两道菜。

除非是不能吃辣的两广人士及江浙一带的人,其他地方的人,都会点这两个菜。甚至就算是这些不能吃辣的人,也会点个小辣的品尝品尝。

所以,她就把这两道菜说了出来。

听得张

进波和管艳萍完全摸头不着脑,没有吃过,没有见过,也不知道这两个菜有什么好吃的。

“一个包菜而已,怎么炒还不是那个味啊?”管艳萍表示怀疑。

张进波也说:“大鱼头,我们一般煮汤,两广人爱喝鱼头豆腐清汤,其他地方的人喝个重口味点的,还能煮个火锅,你这个剁辣椒鱼头,真的有人爱吃吗?”

“哎哟,试试不就行了啊。”简书枚总不能说这两道菜,再这两年,就能风靡大江南北,祖国上下了。

她还有些心虚呢,这两个菜应当是原创的新菜,被她这么抄了。结果,手撕包菜直接就被毙了,她都不用考虑了。

“那你自己凭空想出来的辣椒鱼头,你会做吗?”管艳萍又问。

“我试试吧。”简书枚还是蛮有信心的。

一来自从做了一道菜给朱组长吃过,她也时不时来做几个菜,除了原本的那些厨艺,又跟着张姐夫学了几手,现在她的厨艺还是得到了一些锻炼的,估计开个小餐馆都没多大的问题了。再加上,这两个菜,她前世吃的够多啊,知道的做法也多,甚至电视上都有出过教程呢,而且她也曾经动手做过,味道还挺不错的呢。

“行啊,希望你能做出来。”张进波和管艳萍都很期待的。

张姐夫听说这事儿,更是兴奋的不行。

“正好呢,我上月剁了些辣椒酱放着,正是吃的时候了。我马上去买个新鲜的大头鱼回来。”

剁辣椒酱,在家乡是农村家家户户都会做的,每年的夏天都家家户户都会剁几大坛子存着,吃一年的呢。

在这里,也买不到这种酱,大家伙说过了几次,张姐夫自己也馋了,就剁了两个小玻璃坛子放着,还没舍得拿出来吃呢。材料齐全,简书枚就开始动手了。

全部的人都来围观她做剁辣椒鱼头。

这道菜其实最重要的配料就是剁辣椒酱。

张姐夫把剁辣椒酱一倒进碗里,简书枚就知道自己这道菜能成功了。好香的剁辣椒酱啊,就是这个味儿。她不由的咽了一下口水,张进波和管艳萍也说:“这个酱味道好。”

这个鱼头的做法很简

单,又是蒸的,其实很方便。

大家围观了不过半小时,这道菜就摆在大家伙面前了。

“闻着是很香的,但一个鱼头上面铺满了剁辣椒,总觉得不可能有多好吃啊。”张姐夫开始评论。

其他人也都点头,有些不敢下筷子,因为完全不知道有什么好吃的。一个大大的鱼头,但其实肉是没有多少的,又不是煮汤,还能喝汤。虽然大家都吃辣,但是也没有人会喝这么辣的汤啊。

简书枚却兴致勃勃,抄起筷子,就把鱼眼睛那块地方的嫩肉夹起来,再在火红的辣椒酱里沾了一下汤,放进嘴里品尝起来。

“恩,就是这个味啊。”她满足的眯了起眼睛,笑道:“快尝尝啊,我觉得很好吃啊。”

结果呢,品尝过后,大家都觉得这个菜好吃是好吃,但不叫卖。

为什么呢?因为肯花大价钱来吃这种菜的人少,可能一个月也卖不了几个。并且把鱼头卖掉了,鱼身子还不好卖。所以,在小餐馆推这道菜不太合适。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