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再来一个

到了周末, 程秋华和简书枚又去给朱星宇招工。

“这次多招几个人来。我至少要挑三个人。”朱星宇说。

“可以。给你找十几个回来,你自己慢慢选。”程秋华笑道。

反正已经是车轻路熟了。有了上次的经验,这一次会更简单一些。再者, 现在新项目多了, 确实要多几个人干活。不然大家都跟着打转,他也觉得累。

简书枚说:“我想给自己找个助理。专门打杂的。”

她有一个助理帮着处理跟单方面的业务,但因为她自己干的很多活都很杂,一直都比较忙。

方博洋前段时间也再次提醒过她, “你完全可以再找个人帮你打杂。把自己腾空出来, 一来可以专心干那些重要的事情, 二来人也轻松一点。你们现在不必要把自己搞的这么辛苦了。天天这么累干什么啊,自己都是老板了, 还不能轻松一点吗?”

他对老婆动不动周日不能休息表示了不满,因为夫妻两人平时都忙着工作, 也就周日这一天能一家人团聚一下。老人和孩子都需要他俩来陪伴。

他现在已经尽量周日不上班了, 要加班都安排在周六, 就是为了多陪陪父母和孩子。孩子正是需要父母陪伴的时候。再过两年, 孩子大人, 还不喜欢和父母一样玩了呢。

“可以啊。”程秋华一点儿也不反对。他也知道简书枚干的事情太杂, 而且请个助理工资也不高。他们公司现在完全负担得起。

简书枚名义上是招个助理,实则是打杂工。

这种助理工资比较低,也不需要多高的学历, 也不需要什么工作经验。招人很好招,她还问程秋华和张进波想不想要一个。结果两人都不要, 他俩也有自己的助理,觉得不需要再增加一个人。

简书枚这边实在是管的事情太杂乱了,才需要一个杂工的。而且等她不忙了, 这个杂工也可以调到其他岗位上去,也不怕会有浪费。

朱星宇学习了方博洋的方法,决定自己也改变一下。不止简书枚不能给他拖的这么累这么忙了,他自己也经不起了。本来就只要三个人的,但最后他要了四个人进

来。

他没有明着告诉大家,试用期过了有人会走。不过也无所谓,总有人熬不过试用期。反正这一次他要认真执行试用期观察制度了,态度也变强硬了很多,没以前那么好说话和爱管事了。

四个人一进来,他就扔了一堆活给他们干。

不得不说,他一变强势,有些事情还确实变得有效率了。

前面的老员工马上就有了危机感,生怕这四个人起来了,自己就没位置了,工作就更认真更主动了。

大家的转变,让朱星宇自己就轻松了不少。有些人啊,就是要逼一逼,不然不能成长。

简书枚因为了有一个专属于打杂工,她自己也闲了不少。

如此,郭总还非常羡慕,“我该让你们帮我招个助理的。”

对了,这位大老板到今天为止连个助理都没有,也没有秘书,他有活儿都是直接找简书枚。

为什么简书枚这么忙呢,就是因为他和朱星宇两人有事就找她嘛。所以她有两个助理很正常。

简书枚连忙说:“是该给您找个秘书的,您提几个要求,我们去找人。”

以前她也提过,但郭总不怎么在公司,多半时间都在外面跑,有什么事情,简书枚又帮他做了。秘书招来了好像也是空着一样,郭总就没要。后来大家也都忘记了这个事情。

但现在郭总在公司的时候多了些,而且工作量也比以前大了,确实需要有个专职秘书了。

郭总就提了几点要求。

其实他的要求也很简单,但条件却不低。因为他要求人家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并且对学历和年纪都有要求。

简单的来说,他不喜欢年纪太小的小姑娘,也不喜欢头脑简单,他要有内涵有品味的。

于是简书枚给他找来了两名年纪都是二十六,七岁的年轻大姑娘。

两位姑娘都很不错,本科学历,有工作经验,英语能流行对话,谈吐都还不错。

郭总自己面试了一下,选了一位留下来了。但他把这位新上任的秘书交给简书枚管理。

“你先带着她做事。”他自己懒的亲自带,也没有时间。

“好的。”简书枚本来就

兼任了郭总秘书的一部分职能,郭总就是不和她说,她也想把自己这部分工作扔给新来的秘书呢。

新秘书来了一个月,简书枚慢慢把自己负责的一部分工作移交给她了。

看到她最近一周都按时下班,方博洋就说:“是不是觉得轻松多了啊。”

“确实。我早该这么干了。多了一个杂工,多了一个秘书,我好多活儿都不用自己干了。”简书枚笑道。

“所以,能让别人做的事情,就别自己去做了。该多请个人,就多请一个。我们都不是铁人,该休息的时候就要休息。现在朱星宇那边是不是也好些了?”方博洋又问。

简书枚点头,说:“恩。也好些了,至少他最近很少找我搞这搞那了。”

两口子终于有些空闲时候,吃过晚饭,看看孩子的作业,再一家三口下楼散个步,打打球,日子过的很舒适。

方圆圆很兴奋,还说:“如果你们一直都这样,工作只在上班时候要做,下班了就不用管了就好啊。”

这话说的简书枚和方博洋都很不好意思,也很心酸。

“以后我们会的。”夫妻两异口同声的给孩子做了保证。

说实话,他俩共同陪儿子的时间真的不多。平时孩子完全是两个老人在负责。夫妻两个,也就是勉强能轮流照顾一下孩子。更多的时候,是两个人都没时间陪孩子。毕竟不止简书枚忙,方博洋也挺忙的。

正好没几天就是国庆大假,方博洋就提议:“国庆节,我们一家人出去玩一趟吧。”

“可以啊。圆圆想去哪里玩?”简书枚问。

“我要跑远点。我要爬大山,我要去峡谷探险。”方圆圆的要求说高不高,说低也不低呢。

“那你回去和爷爷奶奶商量一下,决定好地方,我就去订票做攻略。”方博洋笑道。

方圆圆很兴奋,他已经想好了好几个地方。

结果两位老人连忙拒绝,说:“你们三人个去就好了。我们两个就在家里闲几天。”

老人家年纪大了,爬山这种不太适合他们了。而且跑太远,舟车劳顿的,他们也怕路上自己累着了,连累孩子们都玩不好。

简书枚就说:“那这样吧

,我让朱星宇把你们安排到他姐的农庄上去玩两天。那边爸爸可以钓鱼,妈妈也可以去感受一下农村生活。”

朱姐姐的农庄很大,生意也不错。现在很多人喜欢节假日去农庄玩呢。可以自己做饭,也可以点餐,而且说的是农庄,可以下地,但住宿条件各种设施都挺好。

“这样好,这样好。我们和老程两老一起去,正好有个伴。”方爸爸方妈妈都很愿意。

简书枚就去和程秋华说了这事,程秋华也同意,“可以啊。让我爸我妈也去轻松两天。其实我俩也正准备说国庆节带孩子去农庄玩的呢。她俩一直念着要去喂小羊。”

小姐妹俩很喜欢农庄,农庄有很多小动物,小鸡小兔子小羊,很受小朋友们的喜欢。而且农庄很大,可以到处乱跑,又有果园又有菜园,别说小朋友们喜欢,很多大人都喜欢。

只不过方圆圆大了几岁,已经不喜欢玩这些了。其实也不叫不喜欢了,只是去过的地方,而且是经常可以去的地方,他没有那么期待而已。再者,这次假期长,他就想跑的更远而已。

“你们一家人都去,就更热闹了。”简书枚放心了。

有他们一家子在,公公婆婆去玩就更热闹一些,其实这个地方大家都都去过。方妈妈方爸爸也还蛮喜欢的。

于是,朱星宇一家,张进波管艳萍带着孩子,外加程家一大家子,和方妈妈方爸爸决定国庆节一起去农庄玩。管妈妈和管爸爸马上就要回老家一趟,正好可以在家里多呆几天再来。

张进波和管艳萍这两天还要把孩子带到张姐姐那边去了,交给爷爷奶奶和姑姑一起照顾两天。

程家两个小姑娘还要求方圆圆一起去,“哥哥一起去玩啊。”

方圆圆说:“我才不喜欢小鸡小羊呢。我要和我爸妈去爬大山。”

“爬大山啊,我们也要去。”两姐妹立马转移目标,盯上了爸爸。

程秋华说:“爬山很累的,你俩能自己爬吗?哥哥是可以的。他不需要爸爸妈妈背和抱了。而且还要自己背着装水的包包,爬山很辛苦在路上要喝很多水,只有自

己背哦。而且山上蚊子又多,又没什么好吃的。”

何文静也说:“我们要去的农庄,可以喂小羊,还可以自己去捡鸡蛋,摘水果,还有大游泳池,可以玩水呢。还有两个小弟弟一起去,又有伴又好玩。比他们爬山热闹多了。他们要坐好长时间的车,才能到。”

两姐妹一听就打了退堂鼓,“那我们长大了再去。”

大人们都大笑起来,这两小姑娘真是可爱。

“可以,再过两年,你们能自己背着东西爬山了,我就带你们去。我们先让哥哥他们去探好路。”何文静笑道。

两小姑娘很满意了,也不再吵着要和方圆圆他们一起去爬山了。

其实朱姐姐的农庄,大家去过不止一次,印象都挺好。那地方算是山清水秀了。环境真是不错,有山有水,有田园。而且庄子是多种经营,很赚钱的。

朱姐姐的农庄,除了接待客人之外,还卖水果蔬菜和鸡和鸡蛋,甚至还有鱼。农庄里有两口鱼塘。这些东西价格都很贵。鸡是土鸡不喂饲料,喂五谷杂粮和蔬菜,而且也是满山放养的,下的鸡蛋就是土鸡蛋。

鱼也是自然活水养的,没有喂精饲料,喂的是草料和豆类等等天然食物。蔬菜水果也不是反季的,并且没有打催长剂等化学药剂。

农庄有好多果树,每年光是水果都要赚一大笔钱。

这些东西,几家人平时也都吃过。味道确实比在外面买的要好,特别是土鸡和土鸡蛋,大家都是常吃的。

隔一段时间朱星宇都会去一趟庄子拿些回来吃,程秋华和张进波有时候也会专程过去买。

因为是弟弟的朋友,朱姐姐的庄子对他们都是有优惠的。简书枚他们这些人吃鸡,都爱吃农庄里养的鸡,味道格外香。土鸡蛋那更是家家都没有断过的。

简书枚妈妈年年也会给他们家寄一些家养的鸡和鸡蛋等物过来,大家都说和朱姐姐庄子上养的味道一样。可见朱姐姐这个庄子上出品的土鸡和土鸡蛋,确实是正宗的,没有掺假。

这次再提起来,简书枚都说:“其实现在农家乐越来越火了,要是有可能我们都可以自己搞一

个呢。”

朱姐姐这个大农庄,当年算是无人问津的穷地方,买下来没花多少钱。但现在,基本上是买不到手了,有也只能租了。

朱姐姐这个大农庄,前期投入的时间和精力都很大。听朱星宇介绍,这个庄子,前五年是纯投入。五年后才开始正式营业,一开始的客人还都是自己人。朱姐姐的前夫,带了一堆的人过去吃喝玩游,两三年后,慢慢才经营起来的。

这也是为什么他们夫妻两有一个大农庄了,后来还又搞了个电子玩具厂的主要原因。因为农庄开始根本就不赚钱,还像个无底洞似的,要不停的投钱进去。

“那得去包一座山头,要到比较偏远贫穷的地方去。”张进波说。

“就是。现在稍微富裕点的地方,只怕租金都不便宜了。而且搞农庄投入也不小,耗的时间估计也不短。”程秋华也说。

“你俩都不赞同吗?”简书枚问。

张进波说:“不是不赞同,就是觉得难度有点大。”

程秋华也说:“我们可以慢慢规划。先找合适的地方。我估计深市周边是没有地方我们能租下来的,要搞就得跑到其他穷些的市去了。”

“对的。别说深市了,就是莞市现在也难得找到这样的地方了。各地都在大搞开发,到处是厂房,楼盘盖了一堆,哪里还有地方给我们搞农庄啊。真正要搞这个,恐怕我们老家很合适,就是离的太远了些。”张进波说。

说到老家,虽然没有山,但却水源丰富,又是产粮大区,确实也适合搞农庄。甚至都不用大搞,反正家家户户在乡下都有房子有田地。可惜的是,离的太远了,去一趟不方便,再者也难得吸引到游客啊。

总不能搞个庄子,纯粹自己几家人去度假吧。那还不如直接回老家去玩几天呢。

“唉,我们老家还是离这里太远了。”简书枚叹道。

“你们想到哪里去了啊,我们可以去相邻的地方啊,比如增城比如惠州等市,都是很适合的,而且有大把没开发的山呢。”方博洋提醒大家。

他还是蛮赞同老婆搞农庄的主意。现在人越来越

爱出去休闲了,农家乐真是个兴新行业,而且前景很好。

现在但凡有点条件的,都喜欢去买土鸡和土鸡蛋,虽然价格贵了很多,但味道就却好很多。市场上的鸡是便宜啊,可有几个人喜欢吃的啊,这些鸡比起农村自己家养的鸡,那简直是没一点儿鸡味了。

别说鸡了,还有猪肉和鱼类也同样。现在很多养殖户都追求高产量,其结果就是鸡和猪三五个月就出栏,肉就一点儿也不好吃。

现在老是能听到老人们说:“为什么现在的肉就一点儿也不香了呢。”

人们有钱了,对生活的要求就越来越高了。而食物,就是最基本的要求,好品质的天然的,有机的,都是大家追求的。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