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到家了

带着一身的疲惫, 和满心的茫然,及说不出来的气愤,简书枚终于走到了家门口。

可是, 真正走到了, 这个家, 她居然有些不记得了。

这是个三间的平房老屋子, 不是她最后离开时的还大半新的小楼房。她都有些记不得这栋老房子了。其实她就在这栋老房子里长大。

她在记忆中搜索了一会儿,才记起,两年后,这幢旧房子会被推掉, 重新盖成一栋新的二层小楼房。而为了盖这栋小楼, 她那一年几乎没有休息过一天, 就是为了多加点班,多挣点钱。

可是到最后, 她居然连在这栋小楼里住一个晚上, 都成了错误。她站在大门口, 带着一身的馊味儿, 驻足不前。

一路的舟车劳顿,再加上天气又炎热,她流了一身又一身的汗,衣服早就腌入味了,样子也狼狈的很。

屋子里的家人们正在各自忙碌着, 没有人发现家门口的她。

过了一会儿, 她爸爸搬着一张竹床一边往外边走,一边叫着:“书才,快点去拿毛巾,我和你去河里洗澡。”

小弟应了一声, 他又叫道:“书巧,快点出来把大门口扫干净,泼点水。”

接着小妹妹也应了一声。

简书枚这才按下心中的总总情绪,疲惫的叫了声:“爸。”

这一声爸,叫得干涩不已。其中种种,她自己都无法说得清。

弟弟书才排行第三,老四才是小妹书巧。大妹叫书云。

可她爸却习惯性的吩咐女儿干活,儿子是不用的。

简爸突然见到大女儿,惊讶了片刻,才说:“哎哟,书枚啊,你到家了啊。我们都忙忘记了。”

是的,简书枚早就写信回家,告之自己回家的日期了。

可是,家人居然完全没记住这件事。她突然记起来,她头两次回家,都有弟弟妹妹骑自行车去接自己的。

虽然这年头也不可能告之几点钟到,更不可能适时的联系。

但是让她弟弟妹妹们,骑个自行车跑到镇上去看几趟,是很容易就接到她的。毕竟镇上的客车,都是有时间点的,而且

她只可能是下午回来,你按照这个规律肯定能接到人。

虽然也只是骑自行车,但是自行车带她回家,也比她走路回家要轻松的多啊。

简爸也只是一瞬间的惊讶,很快又冲后院叫道:“他妈,书枚回来了。”

简妈闻言快步走了出来,一边擦着手一边问:“书枚是说今天到家的吗?”

原来这个更没把她放心上,居然连是不是今天回家都不知道。

老三老四都出来了,眼巴巴的看着大姐,小弟说:“我看看信啊。”

他翻了一下,就放在堂屋墙角小柜子里的信件,再看了一眼,小柜子旁边墙壁上贴的日历,很肯定的说:“就是今天啊。”

简书枚已经懒的理会这些事了,扔下行李就说:“还有没有饭吃?”

“你先喝碗水,我去给你下个面条。”简妈连忙往厨房跑去。

小妹妹书巧在妈妈的吩咐下,给她去端了碗凉茶水来,弟弟书才却盯着她扔在地上的行李包。

简爸把竹床摆好,才回头对她说:“这两天忙着到处接客买东西。书云考上了大学。”

他的语气里有藏不住的喜悦和自豪。

这算是给她解释了一下,为什么没有人记得她今天回家了。不过简书枚不在乎,这是小事儿,从镇上走回家也不算什么,她以前读中专时每次回家,也是这样走回来的。那时候的她,还带过更多的行李物品呢。

可是,也就是这一件小事儿,突然就令她发现,家人对自己真的是习惯性的忽视。

没多大一会儿,简妈就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汤面过来,放在堂屋的大桌子上,招呼简书枚吃饭。

简书枚其实不太饿,下午在县里吃过了饭,而且就一碗匆忙间煮的清汤面,连葱花都没来得及放,她看了一眼,也没什么味口。

简妈一屁股坐下,就要开始唠叨了,简书枚直接打断她:“没有什么酱菜吗?连鸡蛋也没有一个?”

她的语气很平常,简妈完全没有听出女儿生气了,毫不在意的说:“书巧,去酱坛子里给她弄点酱来。”

简爸也来了一句, “坐了一天的

车,是想吃点酱菜。”他们没觉得自己慢待了女儿,只觉得是坐了车没味口。

书巧转身往厨房里跑,很快就端来了一个小碗。

简书枚就着鲜辣的酱菜,把这一碗清汤面吃掉了。

在她吃面的这个时间里,家里的四口人,都围坐在附近,看着她。

她故意吃的很慢,反正天气热,面条又刚出锅,吃一口吹一口的捱时间。

简妈和简爸很想立刻问女儿要钱,想知道她带了多少钱回家。

这回给二女儿办酒席,可得高规格,他们已经花了不少钱置办一些可以提前置办的物品,比如烟酒鞭炮糖果饮料等。剩下的诸如鱼肉菜蛋,要等到酒席当天早上才去买回家。但是那也得提前和贩子们订好,先付了钱的。

毕竟这个时间点,天气太热,人家不会准备很多的货,何况这段时间也正好是办洒席的小高峰期。多半就是办升学宴的,不一定非要考上大学才办升学宴的。考上了中专也一样会办。

是的,这个年头,农村人还会上中专。甚至不止农村,就是城里的孩子也一样会上。读个中专总比读到初中就不读书了强。一些不想上学的孩子,上了高中也是混时间,还不如上个中专,学点技能再出来工作呢。

而且他们这个镇范围还蛮大的,有几个乡,乡下面有大队,大队下面有小队,人口还挺多的。再加上镇上的一些机关单位,几家国营工厂,学校医院等工作人员的孩子,一年也有几个考上大学的。中专就更不用说了,就更多了。

全部的人都到镇上来置办鱼肉之类的,不提前订,很可能就买不够酒席要用的菜品呢。到时候可不就得闹笑话了,这对于很看重面子的简妈简爸是不能接受的。所以这段时间,他们花钱很大方。

这一翻东西置办下来,简爸简妈手中的钱就哗哗的流走了不少。虽然说来吃酒席的客人都会给一个红包的人情礼,甚至有的礼钱还比较多。但现在用掉的钱,也是钱啊,让他们夫妻两人很是心疼。

简书枚不会想,都知道他们的行为。所以吃的慢腾腾,吃完筷子一放,就打着哈欠说:“

累死我了,两天一夜了。我先去洗个澡换身衣服。这衣服都臭了。”

她不说还好,一说,大家也还真闻到了她身上的臭味儿。

简书才说:“哎哟,大姐你干什么了啊,身上这味儿也太重了。”

“我能干什么啊,坐车坐了两天一夜,又这么热的天,不流汗的吗?路上差点儿热死了。”简书枚反问道。

简妈连忙说:“那你干脆跟着你爸他们去河里洗澡,顺便把衣服洗了。这衣服今天晚上不洗,明天就洗不起来了。”

你看,妈妈根本就不关心女儿累了,还关心她的衣服洗不出怕没用了,还得花钱再买。甚至她也没说让女儿去洗澡了早点休息,她帮着把衣服洗掉。

简书枚真是一注意之下,才发现自己在这个家真没地位。她都不记得,妈妈有给她洗过衣服的时候了。

反正她从几岁开始,就干家务活,包括了洗衣服。

后来就算离开了家,寄了全部的钱回家,回来几天也是自己洗自己的衣服。以前她重来没想过这有什么不对。现在她却突然发现,妈妈在这点小事上就偏心的厉害。

她啊,在这个家,就是个干活和挣钱的奴隶。

这真是细微之处见真章啊。以前不注意完全没发现,现在她稍微用了点心,就发现这么多的问题。

不过她也愿意下河洗澡,还能洗的更干净一些呢。用个盆子,还是一家人共用的老旧的大木盆子,她都有点不敢用了。

这个时候,他们家用的东西,都很旧,而木盆子木桶子在农村还有很大的市场。家家户户都用。除非新婚夫妻,会买时尚的大红色糖瓷脸盆和大红色的大胶盆。

现在外面已经全黑了,河里基本不会有人去,女孩子去洗澡也不用担心被人看到。简书枚小的时候,也和村里的女孩子们一起下河洗澡。只不过不敢和男孩子一样脱的光溜溜,她们都是泡在水下,穿着内裤坐在石头上,先洗干净了衣服,再洗澡,最后穿上湿衣服回家,再擦洗一下的。

有的女孩子还挺会游泳呢。简书枚也会游泳。这个地方,

水蛮多的,她家前面是条大河,后面还有条小河,村子附近还有不少的小塘,四面八方都是水,孩子们又喜欢玩水,所以大部分的人都会游泳。

简书巧一听,连忙说:“大姐,大姐我也要去。”

没有大姐带着,她爸是不会带她去的。

这个时代的农村人洗澡,并不太方便,都是在家里用个大盆子装水洗澡的。水要抬进抬出,还容易把家里弄湿,很多人家里还是泥巴的地面。淋了很滑。小孩子哪里愿意啊,去河里还可以玩水呢。特别是大夏天,去河里洗澡的人多的很。反正,水也都是从河里挑回来的。这个时候的农村还没有自来水。

大夏天的,也没有人和冬天一样,特意烧好多洗澡水。

农村的灶,都是有几个灶眼的,大锅炒菜煮饭,其他两口甚至三口小灶眼,会坐上陶罐或者锑锅,都是烧上水,甚至还可以热点饭什么的。洗澡水就不用特意烧了,直接从这些小锅里舀。

但如果要烧茶水,就得专门烧了,因为这些小锅里的水,在做一顿普遍饭菜的时间里,很难得烧开。

比如,简书枚都是早上先烧好一大锅开水,倒进茶壶里,才开始烧水煮饭的。

而冬天的洗澡水,还得再专门烧,就是做完饭,把大锅洗干净,再放上一锅水,灶里加一把树枝等经烧的柴就不用管了。

简妈听到小女儿的话,也没反对,只说:“跟着你大姐。”

简书枚就去翻自己的行李包,拿出洗漱用品。

她在外面生活习惯了,不可能再与家人共同一块香肥皂和一瓶最普通的洗头膏。她用的是小瓶装的沐浴乳和洗发水还有护发素。对于他们这种还比较落后的农村人来说,都是高级货,甚至很多人都不认识呢。

所以,简妈就问了:“这些东西都是洗澡用的吗?很贵吧?”

简书枚答:“还好吧,反正在南边,大家都用这些。我用的都是最普通的牌子。”

但不管她怎么回答,家里其他几个人都对这些东西很感兴趣。

小弟还说:“这个肯定比我们用的香肥皂和洗头膏好用。”

小妹妹也一副很想用的样子,简书枚

无语之极,只得说:“今天你们就可以用啊。”

反正她只会在家呆几天,这些东西也不会再带回去。她也没有想到,自己其实离开了十几年,这些东西目前在他们家,还真是没用过。

小弟和小妹妹果然很开心。

简书枚带上小妹妹和爸爸弟弟一起下河去洗澡了。一家人下河洗澡,男女会分开的,隔个十几二十几米远,又能互相听到声音,又看不到。

小弟这时候终于忍不住问了,“大姐,你给我们带了什么好东西回来?”刚才他的注意力全在大姐的洗漱用品上了。

“带了一些衣服和一些零食。”简书枚回答道。

这是礼节性的东西,她要是不带,外人也肯定会问。所以她给家人每个买了一套衣服,夏天的衣服也很便宜,并且外边的衣服也比老家这边的更漂亮更时尚。

简书巧兴奋的吸了一下口水,就知道大姐肯定会带东西回来,那么一个大行李包呢。

简爸也说:“外面的好东西不少吧。”

“恩。”简书枚懒的多说,转移了话题,“怎么没看到书云啊?”

反正再好的东西也是需要花钱买的。她不可能满足家人的全部愿望。

简爸答,“哦,书云去她同学家了。有个同学今天请客。他们同学一群都是每家跑到的。这几天,她天天在外面呢。”

“哦,她们班都考的很好吧。”简书枚把话题往大妹身上扯。

“是啊,今年他们学校考的好,出了好几个好大学呢。”简爸很开心的接着说:“书云也考的好,等咱们家请客,她的同学老师们都会来呢。”

这个请客的日子,正巧和简书枚估计的日子是一天,也是她让张进波和管艳萍来家玩的这一天。

其实也不算是估算到的,她应当是还有前一世的记忆。前一世,家里就是订的这个日子。

而她也是特意赶在这个日子回来的。这一回,她要看看,在大妹的升学宴上,在所有的亲朋邻里乡亲的面上,父母会怎样对她了。

她要在这个日子发难,和家人好好掰扯一下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