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撕破脸

吃过饭, 时间还不算晚,简书云就带着同学们去溜达了。

简书枚和简书巧被简妈指挥的团团转,忙活着收拾厨房, 洗碗等活计, 打扫外门的纳凉处, 还要帮简书云他们这些人烧好洗澡水, 并准备好西瓜梨子香瓜等水果。

简妈还特意吩咐简书巧去菜园子里摘了一小篮子鲜艳欲滴的西红柿回来,用白糖腌制好了,说:“等他们玩了回来,吃这个最是解渴了。”

今天的菜好吃, 荤腥也重, 味道也重, 天气又热,谁不爱吃些清甜解暑的食物呢。

瓜果, 同学们进门就已经吃过一轮了。这会儿都不算新鲜货了。简妈就想到了白糖腌西红柿。

要说白糖拌西红柿也不算什么新鲜贵菜, 但腌制过的西红柿又酸又甜, 格外生津解渴, 在这个情况下吃,确实也挺合适的。最重要的是简书枚喜欢吃。

昨天她还提过一嘴,说要做点来吃。但简妈却理都没理会,还说:“谁家吃个西红柿,有这么麻烦的, 还浪费白糖。”

所以, 简书枚只能啃食生西红柿,吃饭时还能喝点西红柿蛋汤。甚至她都没看到白糖在哪里。

白糖也许是今天早上简爸去割肉买菜才买回来的,又也许是简妈收起来了。反正这会儿简妈做了大半盆子白糖腌西红柿。

至于瓜果,简书枚倒是吃了一点。只是这些虽然都是自己家种的, 但好的都是拿去卖钱的,她吃的都是残次品。

托简书云同学们的福,今天她也跟着吃了点好的。

等简书枚和简书巧姐妹两干完一切的活儿,天色也暗了下来。

大门口早就又重新扫了一遍,泼上了清水,干干净净,又一点儿灰尘也没有。纳凉用的竹床,长条大板凳等也都擦洗干净了,还点了熏蚊子的长条大蚊香,连电风扇也搬出来了,就等着客人们了。

忙活完了,简书枚要去洗澡,忽然找不到自己的洗漱用品了,明明她用过就直接放在窗户边上,那张专门放这些物品的小台子上。

“书才,书巧,你们谁刚才洗过澡,没把那些用品拿出来啊?”

结果,简书才和简书巧都答,“我还没洗澡呢,我也没拿啊。”

简书巧还出来帮她找,因为就放在那里。

“奇怪了,明明放在这里的,怎么不见了呢?”简书巧嘀咕道。

简妈这才说:“我忘记说了,我收起来了,等会儿书云同学们洗澡时要用,你们就别用了,就这么点儿,怕不够用。”

简书枚带回来的都是小包装,这两天又一家人都在用,就只剩下一半了。特别是简书才用的多,他那么短的头发,还特意挤一大坨洗发水出来,因为洗过了头发香香的,还特飘逸。要按他这样用,剩下的那半瓶洗发水,今天就真不够用了。

可是妈妈这个理由,也真是令简书枚无语之极。

别人不说,她是这些东西的主人,而且她是用惯了的。居然不叫她用自己的东西。

真是的,一点子东西都盯着她的。况且,这些东西镇上也有的卖,最多是贵一点儿,和品牌不同嘛。虽然早知道妈妈最会算计自己,但她没想到,她妈在她面前真是盘算到了极致。

但为这点子东西和她妈闹一场也没意思,她只说:“书巧,去给我拿一块新香皂。”

反正那半块,一家人都在用的香皂,她是不可能拿去洗澡的。没有洗发水,大不了,她今天不洗头发了。

简妈又说:“这不还有半块吗?”

“我要新的。”简书枚语气加重了,还直接扔掉手中的盆子。对了,这个盆子也是新的,她爸刚买回来的。

简妈生怕她把盆子摔坏了,连忙去拿了块新的香皂出来,还嘀咕道:“新的旧的不是一样的用啊。”

但这也真是小事,最重要的是她也怕因这点小事,在简书云同学们面前落了面子,嘀咕了两句就自己住了口。

简书枚拿了香皂和盆子,带上妹妹去河边洗澡。心情不好,也懒的在家里洗澡了。免得等会儿还要侍候简书云和她的同学们。

现在天色还稍微早了点,她要先到河边去玩会儿水。

简书巧这两天在大姐的特意引导下,算是开了眼界,看到了父母心都偏到胳肢窝去了。

简妈的这种行为,也着实令她接受

不了,两姐妹一走出家门,她就忍不住嘀咕道:“妈妈真是的。”

她都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形容她妈妈了。

“这个家,只该有你二姐和你哥这两个孩子。我和你都是多余的。”简书枚冷笑道。

“是啊。”简书巧颇为感同身受,都恨不得跟着大姐走了好。

简书枚又说:“所以,你要自己聪明点,和你二姐学着点,讨爸妈的欢心,再把活儿都扔出去,多花些时间好好搞学习。”

“二姐就是会讨人喜欢,嘴巴子会说,亲戚们都格外喜欢她呢。爸妈一说起她,就自豪的很。其实呢,我看二姐惯会装模作样,虚伪自私的很。别人不知道,我还能不知道啊。”简书巧别看年纪小些,但天天在简书云的表演下受煎熬,哪能没有感觉到啊。

她还就吃饭时简书云说的话,发表了评论,“说我们吃饭都是讲抢的,不就是想说我们吃的多,还尽挑吃好菜吗?她自己哪一回比我们吃的少了啊。每次都是得了便宜还卖乖,恶心死了。”

简书枚颇为赞同的点了点头,又说:“你自己都看到了,就更应当明白自己的处境了啊。”她没想到自己的这个小妹妹,也颇有眼力的。也对,在前世那种环境下,这个小妹妹都能一直在读书,最后也考上了大学,比她还是厉害的多。

现在看来,这个家,就她是个傻大姐,其他人都不傻。

简书巧重重的点了点头,心里暗自决定,以后都不能给二姐欺负了。爸妈是看不到她的付出和努力的,她只能自己争取。不然她就要落得和大姐一个样,只能为家里付出,还落不到一个好字。

简书枚带着小妹,在河边玩了很久,天色都全黑下来了,也能听到家那边不时传来的欢笑声后,她们才回来。

姐妹二人在河里洗了澡,连衣服都洗干净了,才穿着湿淋淋的衣服回家。

果然,大门口的竹床上躺着坐着,早已经洗完澡的简书云和她的同学们,放在中间的小桌上,摆着的那些瓜果和糖汁西红柿,也已经吃干净了。简家的另外三口人,也都跟他们一群人围坐在一起

,笑哈哈的。场面温馨又和美。

没有人想着给简书枚姐妹留一点儿吃的就不说,她俩才一走过来,简妈就说:“你俩怎么在河里玩这么久?”并且吩咐道:“书巧,快点去换好衣服,来把这里收拾干净。”

果然就如书巧所说的,她在这个家就是个丫头命。这一群人都闲着,就指着她来收拾呢。

吃的没自己的份,干活就叫她。

简书枚搁以前,肯定是不用妈妈叫,就自动来收拾的。可现在,她打了个哈哈,就进屋去了。

她才懒的管呢,书巧也一样,进了屋,左磨蹭右磨蹭的,大半个小时过去了,也不见她出来收拾桌子。

简妈等的火起,却又不好意思当着简书云同学们发火,只得自己先收拾了。再等下去,大家都要睡觉了。

等她收拾好了,简书巧才慢腾腾走出来,一副自己来收拾的样子,让她冲到口边骂人的话,也只得咽了回去。

这要是以往,简书云也会理所当然的,不用简妈开口,就先开口骂简书巧,摸了半天还不来干活。可现在她忙着在同学们面前表演呢。自然也就当得没看见了。

简书巧也算是学到了一招半式。

这边收拾好,那边同学们也就去睡觉了。

家里就三台电风扇,简书云和男同学的两间房各用了一台,简书才用了一台。

简家父母都没了电扇可用,简书枚姐妹俩自然也没电风扇可用了。

晚上,两姐妹各怀心思,再加上热的很,摇着大蒲扇,也不解凉,根本就睡不着。

过了一会儿,简书枚干脆叫上小妹,到外面纳凉,而此刻她的爸妈,也在外面呼呼大睡。

他们会到凌晨两三点钟就起床,做些准备工作的,而且简爸还要去街上买做酒席用的鱼肉等物。他们的房间也热,干脆就直接在外面睡了。

简书枚和简书巧各自捡了张条板凳躺下,迷迷糊糊睡了,到下半夜凉快了些,才回到房里睡觉。再不回去睡,等会儿爸妈醒了,她们就要直接跟着干活了。

第二天,自然而然,她俩也是被最早喊起来干活的人。

杀鸡,烧开水褪鸡毛,择菜等等,活儿多的很。这些都是准备工作,得自己家人先做好。到差不多天亮时,帮厨的人才会都过来。除非主家提前就和人家说好,人家才会半夜三更过来帮忙。但谁也不愿意睡得正熟就起来干活啊,简妈自己也不愿意,当然也不会请帮厨的人来干这些活,反正家里有的是人手。

接下来,大家一起烧了一顿比较丰富的早饭,吃过了就开始准备酒席了。

而简书云和同学们起来后,就打扮得漂漂亮亮,换上简书枚买回来的新裙子,先去街上吃早餐去了。回来后,她又带着同学们四处转,领略乡村风光。然后,她唯一的活,就是去路口等待老师这一帮子贵客。

这年头的谢师宴,升学宴,老师都是贵宾,有个学生考上大学,对老师和学校来说,也是极光荣的大喜事。所以,老师甚至校长都会来参加学生的升学宴。

有的升学宴上甚至还会有当地有关的官员出席,送来一些奖金呢。

简书云今天是酒席的主人公,自然不用干活,只用打扮和光鲜亮丽,被人夸和羡慕就行了。

就连简书才都有活儿干。简书枚和简书巧就更不用说了。

等到差不多十点钟时,宾客们就陆陆续续的到了。

一般也就是简书枚的外婆家这些亲戚要先到,他们也算是贵客,恩,出礼钱出的最多的一帮人。另一帮人就是简爸的姐妹们,所谓的姑爷类,也是贵客,出礼钱要和舅舅家比肩的。

本地的习俗就这样。

只要办酒席,就是两边的亲戚攀比的时候啦。

当然了,如果一方比另一方经济条件好很多,就不用比啦。但这年头,大家的经济条件也基本相同,差距不大。

简书云上大学,又是简家的头等大事,还是十里八村的唯一大学生,这等盛事。简家要大操大办,亲戚朋友邻里乡亲,也都不甘落后,给红包给的很热烈呢。

就是老师和校长也会象征性的给一个红包,钱很少,但礼轻情义重嘛。而且家属都会回他们一个红包的,不会让老师们亏

钱。因为这个时候的老师们工资也不高。如果一年考十几到二十个学生出去,就算去一个学生那里只出十块红包钱,老师一个月的工资可能也不够花啊。

大家给红包给的热烈,夸简书云的话,自然也多的不得了。就是以前不爱叫孩子读书的人,都来恭维了简爸简妈了,面对简书云,也都是客客气气的,瞬间就觉得她高人一等了。

午饭时间大约是一点钟,开席时,自然要由校长、官员、老师之类的先出来讲几句话。为此,简爸还特意弄了话筒来的。

简书枚都不知道她爸是从哪里借来的。

管艳萍和张进波,也就正好赶在开席间前到达了简家。

两人穿的光鲜亮丽,又都是在外面工作了三年的年轻人,身上有着明显区别于其他人的一些特质,自然也吸引了一些人的目光。简书枚带他俩和自己的父母打了招呼,又简单的和他俩说了一下自己的想法。

她让他俩在这个时候来,就是来给自己助拳的。不过,如果一切顺利,她也不需要他俩做什么。不过是她先着两个帮手,免得自己一个人太势单力薄,失去了这个好时机。

她知道,管艳萍和张进波会看情势说话的。很多事情,他们早就知道的一清二楚了。

知道他俩是简书枚的同学,又是一起在外边打工的,简爸简妈也很热情的招呼他们吃酒席。

当然了,他们也不可能空着手来的,都带了些小礼物及一个小红包。

正式开席前,先由类似现代的司仪说话,这个人选一般是由各村的,比较有威望的人,并且很会处理这种场合的人充当。其实每个村,其本都有一两个这样的人。

他一出场,热热闹闹的酒桌上就安静下来了。

几句场面话后,他就把话筒递给该讲话的各位了。

比如今天就有镇上教育方面的一位官员先讲话了,他给简书云送来了一笔奖学金,不多,完全是以资鼓励的意思。但是这令简家倍儿有面子啊。

接下来,就由简书云高中学校的领导讲话,再接下来就是重头戏了,轮到班主任讲话了。

班主任自然要比

其他纯粹走过场的人,要多说些话了,毕竟他很了解学生嘛,相处三年,也有感情啊。

每个人讲话,简爸简妈简书云都要说着感谢的话,在一边陪着笑脸,当然了本来人家也开心,笑的真心的很。

在这一天,简书云就是大家的焦点,是她最光辉的时刻。

最后,就由简爸讲话了,自然先要感谢领导感谢学校感谢老师了。

简书云也要讲话,自然也是先走一套流程,再说些感谢父母的话。

说什么我家是农村的,供我读书不容易之类的话嘛。说到动情处,她还要和父母相拥流点泪嘛。

各亲朋好友们也纷纷感动的直抹眼睛。

这时候,管艳萍大喇叭开口了。

“还要感谢你们大姐,简书枚啊。没有她没日没夜的在外面打工挣钱,大妹妹哪里有钱读书啊,我记得每到开学时,大妹妹都要给简书枚写信要钱,说家里没钱给交学费,没钱给她买资料。每到这个时候,简书枚就愁的吃不下睡不着,只想再多加点班,多挣点钱。她每个月的工资都全部寄回家了。”

张进波接着说:“我们同学一群十几个人,在一个工厂打工,就简书枚加的班最多,挣的钱也最多。不过,她花的却最少,不敢买新衣服,不敢买一点儿零食,每天就吃工厂那比猪食还不如的缺油少盐的饭菜。一毛都不敢多花。还不是为了家里妹妹弟弟们读书啊。”

他一说完,管艳萍又说:“你们啊,都该感谢她,哪个人在外面打工,挣的钱自己一毛不花的啊。我们都是农村人,我也寄钱回家,我爸妈总是说,让我自己留点花,别太苦了自己。在外面要照顾好自己,该吃就吃该穿就穿。”

她穿的光鲜亮丽,张进波也一样。硬生生把一身旧衣的简书枚对比的灰头土脸。

两人一唱一和,把在场的各位都听的满脸的惊讶。

简父母,简书云,脸上都露出了尴尬的笑容,简书云的同学老师们都直点头,说是该谢谢大姐,还有人要把简书枚叫出来,“这个姐姐

是值得感谢。”

简爸简妈和简书云,三人也只能顺着大家的话说感谢简书枚的话。

简书云更是表现的极好,“多谢姐姐,你真是我们的好姐姐。”

简书枚沐浴在大家的眼光下,落落大方的说:“一家人说什么谢呢。我这三年拼命拼活的干,把钱全寄回家来,也是想着我把大妹供出来了,以后家里就多了一个挑大梁的人。”

管艳萍说:“是啊,简书云以后肯定能挣更多的钱。更有前途。也是该回馈家里了的。”

大家都很赞同她的话。

“对,对,大学生呢,更有本领,挣的更多呢。”

还有直接就夸简爸简妈,“你们俩就等着享这个二姑娘的福了。”

简书云也只能顺着大家的话说:“我肯定会回馈家里的。”

简书枚又说:“你是大学生,进了大学就能找到勤工俭学的机会,再加上你?绩好,有奖学金,基本上不用家里掏钱了。我上中专时,也没花家里钱。这三年,我寄回来的钱,你一个人读书是用不了多少,剩下的钱,也够弟弟妹妹用两年了,等到他们要用钱的时候,你也能挣大钱了。”

说到这里,她还特意对弟弟妹妹说:“以后你们就等二姐供你们读书了啊。”

她这话一说出来,简家这三个人脸色全变了。

简妈直接就说:“什么叫着等老二挣钱啊,你的钱呢。”

“我的钱不是都寄回来了吗?”简书枚故作惊讶的问。

管艳萍也适时的说:“我只是随便算算,她三年寄回来的钱,也超过一万五了。”

这话一出,很多人都惊讶的倒抽了一口冷气。

对于在场的大多数人来说,这不是一个小数目。

简妈却像没听到似的,直接问:“我是问你以后的钱。”

“我以后的钱,我自己也要用的啊。再说了,我想着挣一年钱,去读书的呢。现在外面有大学文化的人,工作都比我们这些学历低的好多了,人家一个月就挣我们几个月的钱,还不用天天加班加点,吃的住的也都比我们好。”简书枚说到这里就被

她父母打断了。

但她这话却说的老师们不住的点头。肯上进肯学习的孩子,老师们总是格外喜欢。

“你读什么书啊,这么大年纪了,老老实实给家里挣几年钱,再找个人嫁了才是正事。你大妹可是大学生,要好好读书的,什么勤功俭学啊。你可得掏钱给她读书,让她安安心心的搞学习。”

这话一说出来,亲戚们,乡邻们,来吃喜酒的老师们同学们,脸上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简书枚更是眼泪哗哗往下流,一副完全不敢相信妈妈会这样说自己。

“妈,我是你生的吗?我在你眼里,就是个挣钱的奴隶吧?不配吃好喝好,不配学习,什么好处都不配,只配干活挣钱。我上中专没花家里钱,书云上大学还得我供着她在大学好吃好喝吗?”

她这问的,真是问到大家的心里去了。

“这真不像是对亲女儿说的话啊。”

“就是的。老二才是亲女儿呢。”

“你养我,就是和养一头牛一样的吧。给一点草吃吃,就要干一堆的活,长大了,就得去给你挣钱。不,我还比上一头牛呢。家家户户的牛哪有人不爱惜的啊,个个都把牛当宝呢。我要是干不动了,你是不是还想把我杀了卖肉呢。”她哭着呐喊道。

她的比喻还挺贴切的。她不就像一头牛一样,就吃了点草,就在不停的干活,稍微大了点儿,就得不停的挣钱回报这个家。

同样的,她的后半句也是对的。别人家的牛都个宝,只有她这头牛,除了挣钱就是干活。

被卖可能也会是真的。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