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八章方案(1)

“请叫我凡圣 (.)”!

等各个投资人都坐了下来的时候,王若曦才平复好了的心情。

自己还有李天才准备好了的 PPT,就算丢脸也不会丢到哪里去的……吧?

PPT演讲,总不会像脱稿演讲那样一点底都没有。

王若曦介绍完了几个重要数据之后,终于能把身上的担子卸下了,因为她差不多已经搞完了公司的财报,其他部分自然就是让李天才这个工具人来干了。

“其实我们召开股东大会啊,除了发布季度财报,还有一样重要的事情要告诉大家。”

李天才此时沉默了一会儿,稳了稳气场。

“我们公司的制度方案已经被CEO欧阳旭做出来了,我也做了微小的改动,请检阅。”

“这里是我们的目录。这个方案一共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股权管理,基本晋升制度,危急时选拔机制,风险管理及雇佣机制。”

“首先是股权管理,欧阳旭提出了同股不同权以及绩效考核董事会及管理层的方案。所谓同股不同权,即董事会成员里,董事长持有的股份为A股,其他董事会成员持有的股份为B股, A股在分红权上和B股的分红权一致,但是A股在投票权上是 B股的12倍。”

“而所谓绩效考核董事会及管理层,即若董事长在任期间,公司的净利润持续两年下滑10%,那么董事长持有的A股投票权将被稀释100倍且强制卸任,多余的投票权其他董事会成员平均分。董事长的位置由其他董事投票表决,一人一票,同票同权。”

李天才这里做出的改动就非常可以了,其实你只要是董事长,公司能力就算不下滑,在你手上竟然没有上升,随着通货膨胀那也是下降了,欧阳旭之前的态度是就应该撤掉去,这样的董事长不换掉留着过年啊?

但是,李天才这里的决定绝对是点睛之笔。

因为在这样的时代变化下,就算是古戈尔之芯手机这样的超前商品,在十年二十年之后也难保过时,公司为了生存,在可预期的未来,必须转型。

如果转型造成了一定的业务下滑,而欧阳旭亲手设定的这项制度又反过来把他自己给撤掉了的话,那才是天大的笑话。

那么为什么要把这个规定成净利润持续两年下滑10%呢?

因为这个数据刚好能够让错误的创新及时止损,让本公司的净利润保持在全盛时期的81%,一次重大的转型、创新,一班一年多一点的时间就可以完全完成,要不然的话这个创新穴口实在是太狭隘了,身为董事长居然都没有找准转型方向,撤掉也是肯定的。

还有就是关于净利润这个数据了,其实选这个数据还是一贯的精准,不过这就是欧阳旭的功劳了。

你看,如果选完完整整的毛利润,那么董事长很容易为了自己的地位不择手段地开拓自己的业务,完全不顾净利润和公司所真正赚到的钱,这个就和米国的大阳公司当时面对的困境是一样的,给员工发的工资只取决于毛利润的KPI,给董事长权力也是一样的。

“这是股权管理。然后就是晋升制度了。”

李天才又习惯性地停了一下,让这些派过来的高管的心里好好回味一下,不过也不能让他们完全缓过神来,不然的话之后自己的话对于他们造成的冲击力也就没有那么大了。

“我和欧阳旭一共把晋升制度分成了三条晋升链条,分别是:名义级别、薪酬级别和工作级别。”

“名义级别 CEO可以随便定,但是一定要适度,不然的话名义泛滥,也就没有这一套规则真正的存在意义了。”

“而薪酬级别 CEO也可以随便定,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任何员工的薪酬都不能向其他人透露,领工资就要签保密协议,至于这个的原由……工作级别中会提到。”

“工作级别总共分为五级,

最顶级就是CEO;

其次五个洲级别分部经理也就是高管和一个总部经理;

再次三十个国家级别市场总监和六个华夏总部市场总监;

再再次为一百八十个国外市级市场管理组长,三十六个国内市级市场管理组长;

最后就是基层员工,国内216个。当然了,这只是技术员和管理技术员的人。”

“至于快递员……外包给其他公司,运费一份一分钱,不能再多了。”

李天才这个管理方案也还可以,虽然说确实不如欧阳旭之前那个精妙,但是有的时候精妙的仪器更容易崩塌,因为这个是完全卡死了精确度,一旦环境有一点稍稍的变化,这种精妙的仪器就很容易死在这种地方。

但是,她忽然又注意到自己还有一个地方疏忽了——如果再这么超负荷运转下去,一个月14亿台手机,一秒要生产540台手机用以交付,虽然说速度跟得上,但是这么超负荷运转很容易热量太高导致宕机。

要是一宕机,又是晚上,那么一秒少生产540台,8个小时少生产15,552,000台!

虽然隔着几公里,但是她现在好像都能听到机器坏掉的时候的声音了。

“不过关于员工制度问题,我现在提出一个我之前认为需要改进的地方。”

李天才这句话才真正把古戈尔之芯从可预见的混乱中拉了出来,因为如果自己没有加上那个“之前”的话,你猜投资方会怎么想?

你如果说是临时想出来的,那么投资方绝对会觉得你不靠谱从而放弃投资,这个车你还要稳定就很难了。

更何况,这种管理层的重大疏忽在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况下,最优解其实是曹操的“知错改错不认错”,这对于公司的稳定有一个非常大的作用。

“我们的每一个工厂还需要雇佣一个工人每8小时给机器浇一次水散热,要求:生活自律规范,绝不晚起。”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