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讲道

阿弥陀佛的攻击依旧保持着对准欧阳旭的方向,只不过速度变慢了,但是其中加持的威势也更强了。

“炼气技:时空变慢!”欧阳旭终究是翻开了最后一张底牌,用出了这个同境堪称王者的技能。

这个世界仿佛由一个活力四射的少年变成了一个年迈的老人,行动迟缓。所有人的动作仿佛都被拉长了,成了慢镜头中的图像。万籁俱寂,只有施法的那个人还在苦苦支撑。

“你以为这样就能困住我吗?呵呵,你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圣人,是什么样子的吧。”阿弥陀佛一声叹息后凝视着欧阳旭,“唉,永远不要对未知失去恐惧,何况是你已经知道招惹不了的未知。”

“天道让你来放劫,肯定是有限制的吧?不然我早就死了。”欧阳旭淡然道。

“哈哈!天道?吾乃佛道之祖!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虽说是渡劫大事,但是刍狗渡劫死不死又有什么重要呢?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高。的确,天道只让我放出三十兆分之一的能量,但是只要我想,付出一定的代价,完全可以发挥出百分之百的力量!”

阿弥陀佛的话如洪钟大吕,一下子敲醒了以为可以侥幸通过的欧阳旭。

“你刚刚用出的力量非常让我满意,运气挺好的,炼气就捞到了一个很大成长性的技能。这一次渡劫……算你通过吧。”阿弥陀佛缓缓站起身来,“不过……你体内的力量非常驳杂,不容易专精,所以有可能尽其一生都与仙位无缘。但是……”

阿弥陀佛顿了顿,打起了小广告:“我来了!全宇宙最大的仙缘、圣缘现在就站在你面前!我乃天道级特聘教师,现在教一堂时长七百三十小时课仅需万斤灵石!万斤灵石!比往常的价格足足打了一折!一折!实在不行,还可以赊账!”

欧阳旭撇了撇嘴,不知道这老头什么时候疯的。不过阿弥陀佛所说的力量驳杂却是真真切切感受到了。

自己实在太贪心了,不过……只要自己努力修炼,相当于走了四遍漫漫修真路,自己的实力一定是同境界的四次方。寿元不足也是一个大麻烦,今后如果不加紧修炼,临死之前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但……这一辈子,永恒不永恒其实没多大差别,不过就是永恒的生命少了一次生离死别,多了无数次为他人的悼念。

但是这个圣人讲课七百三十小时可以试一下,至于一万斤灵石?自己如果能重新整理好自己的修炼体系,所创造出来的价值绝对可以让自己以高度清醒的头脑在修真市场开办一家百万灵石级的公司。

不过现在圣人都这么穷了吗?一万灵石都要。

“我试一下吧。”

“好。我先调整一下状态。”阿弥陀佛一伸手,整个独立空间立刻变成了一个幽暗的山洞。

“首先,你现在修为最深的应该是道系吧?鸿钧道友跟我讲过道系的宗旨,我现在原封不动地传授给你,剩下的需要靠你自己去理解。”

“鸿钧?他是谁?”

“道系之祖。修为与我平齐。他说:“道其实贼特么的简单,无非就是看到更大的世界,把自己变得无限小,小得在自己的眼界面前如一粒尘埃,就是凡中之极,渡劫。小得自己在自己的眼界下不足挂齿,肉眼观察不到,就是仙中之极,大罗金仙。小到完全消失,自己全盘接受世界,就是修道之极,圣人巅峰,也就是我们佛门的非想非非想处天。””

“你在使用天地的时候可能心中想到的只不过是这一个城市的天,所以才被我轻易化解。修炼道系其实就是一个思想解放的过程。让自己的视野不断阔大,局限性不断变小,才是道系修炼的基本法则。至于怎么让自己的视野扩大……我教你一招吐纳技巧。”

“以一字为一毫秒为基准,你在心中默念:髣龘冶鬾魑魅魍魉饕餮婆娑十字,共一秒,就可以刺激脑电波在眼前显现出宏大的场景,你可以试一下。”

欧阳旭闭上眼睛,心道:反正试一试又不要钱,默念一下吧,髣龘冶鬾魑魅魍魉饕餮婆娑。

骤然间,仿佛眼前的黑暗被一块横空出世的巨石击得粉身碎骨,迎面而来的则是深邃的宇宙中,盘旋着的两个巨大行星。

欧阳旭一下就傻眼了,本来没有抱任何希望,没想到这糟老头子还挺靠谱,没有坑自己。出现的这两颗行星实在是太震撼了,欧阳旭清晰地感觉到自己飘浮在太空中的失重以及自己身体的大小。

自己的身体在这些巨型行星面前,实在显得太不堪一击,就好像一只蚂蚁面对一辆公交车,自己无论用多大的力气,使用多强硬的手段,也只不过是螳臂当车,不自量力罢了。

忽然,一队星际舰队从其中一个巨型行星浩浩荡荡地飞到了欧阳旭身边,他清醒地感受到贴在自己旁边的铁块的冰凉。

然而,欧阳旭一转头,发现自己全身靠着的铁块只不过是一艘星际飞船中沧海一粟的螺丝钉而已,而这艘星际飞船,欧阳旭之前在太空中看它,还以为是那两颗巨型行星上面的一根针呢!

突然,欧阳旭只觉得天塌地陷,自己刚才还觉得无比坚固的巨型行星因为宇宙的崩塌就像一颗鸡蛋似的一触即碎。就连这般天地,上面也只是有一根指头轻轻戳了一下,就这么土崩瓦解。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欧阳旭如黄粱一梦,重新回到了山洞中,耳边传来阿弥陀佛的低吟声,“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这是玉清庄老的《逍遥游》?”

“感受了刚才的这些,是不是听道家经典有了别样的一番滋味?”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