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等待

第九十四章 等待

不到敌军数量众多,其指挥将领也是吴军名将韩当。

此人不当粗中有细,临危应变能力也是世间少有,所以雷簿受阻于此也是合情合理的。

雷簿和韩当都是当世之猛将,作战都极为英勇,一开战他们两人就一骑当先。

他们的各自部队也被感染到了,几乎都是斗志昂扬的与敌展开殊死搏斗。

然而他们双方就在殊死搏斗的时候。,在白里之外的一座军营中,袁玄正站在一座小山丘上遥望着眼前水深火热的城池。

在袁玄的指挥下,他所率领的北方攻击群已经将联合大营水泄不通,誓要拔下这颗镶入荆州复地的钉子。

但直觉告诉袁玄,这次的任务没有那么容易,要想突破几千人所构建的防线光靠蛮力是不行的,因为在他的外围联合军也正形成一个巨大的包围圈。

与袁玄的沉着冷静想比,他的副官裴元绍显得十分激动,这倒不是因为他的冷血,也不是他经历了太多而让他十分麻木,而是他的心思根本没有放在“这件事情上!”

在袁玄手下的一些将领中,裴元绍可谓造诣颇深,是为难得的将才。

他很清楚,袁玄制定的这次任务实在是太艰难了,之所以弄出如此大的声势,就是在拖延时间。

“将军,袁将军找您过去。”

这时候,裴元绍的传令兵来到他的身前,向他传达了袁玄召见的命令。

裴元绍应了一声,跟着的士兵朝着袁玄所在的位置跑去。

当裴元绍看见袁玄的时候,此时他正在正目不转睛的盯着手中的一封信件,可以看出他的心情很不好,两臂也随之无力的耷拉了下来。

“是裴元绍啊,你看看吧!”

说着袁玄把信递给了裴元绍。

裴元绍毕恭毕敬的从袁玄的手中把信接了过去仔细的看了起来。

信竟然是由寿春城袁术手中传过来的,在信中,袁术向袁玄交代了接下来的任务并且也口头嘉奖了一下前线的战士们,袁术命令袁玄不要先发制人,而是等待命令如果需要任何支援,可以在信中提及。

对于信中提到的“支援!”

袁玄一个字都不信,如果要是袁术真的诚心想打败联合军的话,那么就不会再这个时候让自己停滞不前。

并且从信的内容中可以看出,袁术对袁玄一直心存芥蒂,他并不希望袁玄凭借此次战役树立威望,相反袁术已经把袁玄作为了下一个敌人。

裴元绍把信递给了袁玄后又提出了新的疑,而这也是袁玄心中最担心的。

“袁将军,恕我直言,现在的局势可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袁玄两眼紧闭,脸部痛苦地皱成一团。

“他当然知道裴元绍口中的蝉和黄雀分别是谁,他不知一次想要对袁耀说这件事,但是转念一想,这件事一定程度上会扰乱了军心。”

但袁玄还是很愿意听裴元绍的见解,裴元绍于是赶紧建言道:“我们现在进退两难,就好比当年韩信背水一战的处境,前临大敌,后无退路,所以我认为当务之急我们应该沿着山坡处修筑一道防线,在其后面部署部队,然后以B地区作为整个防线核心区域,万一敌军南下,我们就可以把它们挡在防线以外,拖延时间,这样我们即可以自保,又可以伺机而动。”

说实话,裴元绍这个建议说到了袁玄的心坎里,这个计划考虑到了联合军突然发起攻击时最险恶情况,力图以此保存军队主力和最精华的地区。

最重要的事情已了,二人又寒暄了一番后,裴元绍便告辞了。

等裴元绍离开后,袁玄拿起一支笔,然后开始写起信来。

信的内容当然是关于修建防线的问题,写着写着,袁玄才意识到自己部队出城作战并没有携带过多的工程器械,要是想修建这么一条巨大的防线所消耗的资源毕竟是不可估量的,袁玄又开始惆怅了,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袁玄绞尽脑汁最后真的想出了一个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

他在信的末尾提了一句“给前线调配军粮和武器”的要求,如果上面答应的话,那么说明袁术目前还不想致自己于死地,如果不调配的话,说明现在自己所统领的这支部队将会孤立无援,那么自己在命令前线抓紧构筑防线。

袁玄从头到尾扫了一眼写完的信后,确定无误就让人送了过去。

可是一名士兵打断了袁玄的情绪,他向袁玄汇报道:“禀将军,雷簿将军受阻于长沙郡。”

“怎么可能?难道雷簿连一个魏续都对付不了?”

袁玄难以置信的说道。

“不是啊将军,其统兵将领不是魏续而是东吴上将军韩当。”

“韩当!竟然是他!”

袁玄心中一紧,这个韩当袁玄还是很了解的,当初袁玄拒守北门的时候,就是这个韩当差点突破了自己千辛万苦部署的防线,每当提起韩当这个名字,袁玄就直冒冷汗。

“将军,我们该怎么办?”

士兵望了望袁玄等待着他的回答。

“你马上传话给雷簿将军,告诉他放弃长沙郡,从侧面东进到秭归城,那里的守将令狐明不堪一击,告诉雷簿将军攻下秭归之后就地驻守,等待着我得命令。”

“诺!”

士兵转身离开。

这时候裴元绍又进来了,不过身后却跟着一个人,袁玄打眼一瞅惊呼道:张济!”

当看到来人的时候,袁玄不可思议地惊讶道。

来者正是原荆州城守卫将领张济,此人因和袁耀不和而告别还乡。

袁玄微笑着上前张开了手臂,与其拥抱在了一起。

张济说道:“袁将军,我真没有想到能够在这里遇见你们,这简直是老天有眼啊!”

张济用了好长一段时间才平复了自己心情,接着讲述起了自己离开荆州城后所发生的事情。

原来,在他离开荆州城之后他就深感不安,虽然他脱下了军装回到了洛阳,但是他一直担心战乱会再次降临到自己的头上,于是便带着妻子和女儿搬到了上庸郡。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