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渴求光明之人(一)

“阿婆,您慢走啊,天很黑的。”嘴里说着敷衍到极点的话,装作嫌弃的样子看着她消失在拐角,他的表情冷了下来。

他一米七出头,全身服装呈深蓝色,并佐以淡金条纹。衣服高领并且厚实,粗看上去甚至会以为是一件入秋才穿的大衣。

他的双眼深陷,血丝遍布其中,一副疲惫不堪的样子。整副面孔看上去如同吸嗨了的瘾君子一般,了无生气,第一眼看上去还以为是见了鬼。

他叫做——执法者-1-2-1-9-13-1276号

执法者,也可以理解成警察。

不过新人类贸易联盟下的执法者有着更大的权力,除了维持星球治安降低犯罪度以外,他们也承担一部分本地防务。所有殖民地下的防御部队有很大一部分属于执法者部门。

而后面的那一串数字,就更好解释了。

-1是新人类贸易联盟下的第一星域。

不过联盟也只有一个星域。

-2是星域下分的星系。

按照联盟的殖民星系顺序进行排序的,排第一的是母星,可以看得出这个星系是一个已经殖民很久的地方。

第二个-1是星系内第一个殖民的星球。

如果运气好,一个星系内会有两个甚至更多的宜居星球。除此之外,在一些比较关键的地点也有建设轨道居住站,完全体的轨道居住站可以抵得上小半个星球,只不过是那种可居住地很少情况很差的星球。

-9是该星球的区划,同样是按照开拓顺序排序的。

区划,也可以理解为“省份”,不过不能完全等同。

-13,是该区划内第13个建设起来的城市。

只有人口达到一定规模才可以授予城市这一标准并享受相应待遇。

-1276号,是这个城市内第1276号执法者。

序号是按照招募顺序排列的。不过如果前边的人离职,那就可以自动进一格。

比如某个执法者是78号,某一天77号离职了,那78号将进一格变为77号。79号同理。

在对外向民众公布的内容是——使用序号排列而不是使用具体星系、行星名称排列,是因为这样更简洁,同时在工装等物品上标号的时候使用的材料更少,符合环保理念。

至于是不是真的环保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1276号是有自己名字的,但当他上了执法者,对外就只能使用编号了。

联盟对外解释为使用编号可以起到迷惑作用,如果遇到罪犯出狱报复,可以很轻易地让他认不清楚是哪一个。

不过1276认为这是扯淡。像他这样的底层执法者,是经常要出去跑外勤的,上面又不给发面部遮挡物,每次一办案所有人都能把他的这副面孔看的清清楚楚。

至于更高的层的,有更好的办法。

不是什么带战术分析的机械面具,而是机械警察。

整体看上去机械警察呈浅灰色,携带少量武器以及其他工具。

机械警察十分瘦弱,看上去甚至比星球大战著名的B1机器人还要瘦几分。除了基础的骨架以及内置的各种原件外,其他任何零部件看起来都像是偷工减料的作品。

它的头部直接安装了一个长方形监控摄像头,看起来就像是一些小超市用的老式摄像头。

它的外层装甲甚至不是合金板,而是五花八门的各种材料,根据当地执法者部门给的预算不同,外层装甲也不同,最差的甚至用的是水泥板,质量让人落泪。

而它的脚裸,则是统一制式的弹跳跷。

弹跳跷是一种主要由弹簧操控的曲形弹跳器,残疾跑步运动员腿上安装的刀锋假肢,就是弹跳跷的一种。

原理是利用金属弯曲后的反弹能力,增加动能。

不过正如质量“好”到让人落泪的外层装甲一样,不少执法者的弹跳跷材料偷工减料,让不少使用它的执法者颇有怨言。

但是抱怨无用,敢这么做的,多半都是星球分执法者总部吃了回扣达成协议的。

毕竟是上面拨款,不用自己掏钱。

不过还是要留出一小部分的机械警察专门高规格装配的,主要是用来装样子。

剩下那些次品搞个壳子就行了,只要外表看起来没问题就行。

但即便是这样的次品机械警察,1276也得不到。

不仅仅是因为这颗星球的总部吃回扣,这里的拨款也相当少。

因为这里,是米里星系,米里一号殖民星。

米里一是一颗充斥氮氧元素的岩态行星。

在联盟殖民时,这里正处于核冬天,大气中充斥着乌黑浓厚的悬浮颗粒,星球表面辐射水平高,鲜有生命迹象。

但就是这样一颗星球,却是联盟殖民的第一颗星球。

之所殖民这里,也是形势所迫。

联盟母星系并不是富裕之地,在产下他们的母星后,整片星系就再也没有一处可殖民的星球了。

不是太冷,就是太热。或者没有水,或者终年充斥着风暴。

轨道居住站的承载力又有限,而母星的产能又限制着居住站的数目。

多方探讨后,联盟最终决定向星系外进发。

他们锁定了最近的临近星系,根据观测,那里有一颗宜居星球,那颗星球,就是如今的米里一。

经过多年建设,一艘殖民船满载触发。

但,米里一星球是有文明的,一个已经掌握核力量的文明。

米里一星球上的几个大国之间爆发了一场大规模战争,这场战争很快就升级成了全球性的核战争。

他们的文明在核爆的烈焰中遭受了极大的人员伤亡,星球的生态环境也遭受了不可挽回的损害。

当殖民船到达时,整颗星球已经变成死寂星球。

常年不散的阴云和几乎无处不在的辐射让动植物纷纷死亡,整颗星球鲜有生命迹象。

飞船剩余的燃料及能源不足以支持返回,其他星球也无法宜居。

万般无奈之下,第一班殖民者降落了。

幸运的是,虽然原住民在核武的战争中自我毁灭,几乎损失殆尽,但仍有大量的基础设施得以保留。

这为殖民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除此之外,星球上遍布洞窟。

这些广阔的洞窟网络中生长着各种各样的可食用菌菇,它们即使没有阳光或肥沃土壤也依然能够茁壮成长。

虽然味道有些古怪,而且是全素宴,但菌菇的存在保证了食物,也保证了生存的可能。

但首先要先解决那些钻入洞窟的核战幸存者聚落。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