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杨家四郎

陈锦柏倒是忽略了杨府四郎的影响力,他本心是不想张扬行事的,顺利的入了城,陈锦柏直奔了自家铺宅,到了铺宅前他为之一愣,随即脸色阴沉了。

原来他一路走来,街面人气喧嚣,可是到了自家铺前,却是冷清的一个人也没有,而且怪异的很,走过的人只在街心的另一半走过,仿佛他的铺子是灾祸一般,可是他的铺子明明在开着门。

陈锦柏很快明白了,心中暗暗生恼,他知道八成是杨家捣的鬼,可能还是想赶走了他的姐姐,这么一想,本来对杨家见淡的恨意,却是又从淡转深。

这么十几骑的到了铺门外,自然引得了路人的驻足远观,铺门里也走出一名布衣中年人,立在门口惊惶的看着,陈锦柏一看不认识,他下了马走了过去。

“我是陈氏家主,你是什么人?”陈锦柏至门前温和问道。

“啊,小的,小的是雇工。”中年人惊乱的结巴道。

陈锦柏点点头,问道:“我姐姐呢?”

“在后宅呢,老夫人也在的。”中年人忙不迭的弯腰回答。

陈锦柏点头,又冷声道:“这是怎么回事?是杨家捣的鬼吗?”

“不不,不是杨府的,杨府长夫人有过话的,不许难为的,这是,这是街面大爷,……。”中年人畏缩的回答道。

陈锦柏一怔,问道:“铺子没交规矩吗?”

“不是没交,是这里的大爷不要。”中年人惊惶回答。

陈锦柏一皱眉,又问道:“有上门生事的吗?”

“有过的,不过有老总管的面子,来的人只敢在外面的,他们打了几个买货的,之后买货的再也不敢来了,不过老总管找了一些有地位的老客来买货,所以铺子没有亏空的。”中年人恭敬回答,却是神情稳定了。

陈锦柏点点头,心里很是感动了老总管的重义,他想了一下,回头吩咐道:“姚二,江六,宏大,武二,你们四位去找出了这街的大爷,给我带过来。”

“是。”四名属官几乎同时回应,应后一起步行去了。

陈锦柏转回了头,又问道:“你知道这条街的大爷,官面背景是那一个吗?”

“小的听说,是刘县尉,就是左县尉。”中年人恭敬回答。

陈锦柏点头,吩咐道:“去准备根棍子。”

中年人一怔,却见陈锦柏已迈步进了铺子,继而是一位位衣甲威武的将官走入,中年人恭敬的一一点头,暗惊的猜度东主会是什么大官了。

到了后宅天井,陈锦柏立刻看见了三个女孩在天井中刺绣,其中两个是他的外甥女小燕和小小琪,还有一个绿裙女孩,年约十三四岁,肤如白玉,容貌甚为纯美,有些象了陈锦柏的妹妹小雁。

陈锦柏的闯入,惊的女孩们起身观望,很快小燕惊喜叫道:“三舅父。”

陈锦柏笑了,他感受了亲情的温暖,迈步走过去,笑道:“是三舅父来了。”

“三舅父。”小琪也惊喜的娇唤了一声。

陈锦柏看了小琪,微笑点点头,小燕一转身奔去,边跑边娇喊道:“娘,姥姥,三舅父来了,小燕的三舅父来了。”

随着娇声的响起,很快正面的厅门走现了很多女人,陈锦柏望去一看,见到了娘亲,姐姐,舞儿,和一位身穿白色榴裙的美妇,美妇身后还立了一名青衣俏婢。

陈锦柏大步走了过去,至厅门外单膝跪地,欢悦道:“娘,小三来了。”

“好,好,快起来,进来吧。”陈母激动喜悦的失措说着,儿子平安的来到了面前,她心自然极是欢喜。

陈锦柏起身上前,伸手扶了母亲左臂,一起入了厅门,属官们自动的留在了天井中,舞儿却是知事聪慧,主动留外的去招呼了属官们,与女孩们取凳让了座,又上了茶水,水果和点心。

入了厅中,陈母微笑介绍道:“小三。这位是杨府的长夫人,你喊嫂嫂拜见一下。”

陈锦柏一怔,心下诧异的看向了紫裙美妇,见紫裙美妇三十出头的芳龄,圆脸,弯眉杏眼,气质温婉,正微笑视他。

“锦柏拜见嫂嫂。”陈锦柏转身恭敬拜见。

“三弟的礼,嫂嫂受了。”紫裙美妇大方的回应道。

接下来入了座,陈锦柏的心里也是明白了,杨府长夫人之称呼,却是听杨府老总管说过,而且杨府长夫人能够来了陈家做客,那说明了杨府内的人物,对与陈家的关系,是存在了严重分歧的。

果然,长夫人落座后,就微笑道:“三弟,我家大郎,一向是愿意与陈家交好的,不过天燕的事情,大郎是干涉不得的。”

陈锦柏点点头,回应道:“嫂嫂这么说了,锦柏是明白的。”

长夫人点点头,神情又见了苦涩,轻声道:“我家大郎,是平妻所出,杨家二郎是正妻所出,杨家四郎,是一位正妾所出,那位正妾太夫人,如今已居住了京城,去了就再也没有回来过一次。”

陈锦柏一怔,明白的点点头,又听长夫人轻语:“我家大郎是先翁在世时就成了家主,先翁故去后,杨家就乱了,正妻太夫人不断的干涉家主的决策,大郎无可奈何的一再忍让,可是结果,杨家共有同辈七郎,如今却是多数离心的与大郎有如了仇人,杨家事实上已经是散了。”

陈锦柏默然点点头,听长夫人继续轻语道:“杨家已经散了,所以我劝大郎分家,可是大郎不肯,一是愧对先翁,二是一旦分家,大郎就失去了官面上的名义护持,可是正妻太夫人的心思就是想了分家,然后让她的儿子五郎做家主。”

陈锦柏听了心下诧异,杨家的长夫人,对他说这些做什么,难道是想求得了他的什么帮助?他现在还只是个纸老虎,前途是非常不稳的。

“三弟,我与婶婶商量过了,想日后搬去了邑康县定居,你看可以吗?”长夫人轻语说道。

陈锦柏一听果然是想求得他的支持,他想了一下,回答道:“嫂嫂,小三是愿意与杨家大兄续了父辈情谊的,不过小三的官途非常的不稳,可以说是有今日没明日的,我不敢向嫂嫂保证了什么的。”

长夫人笑了,轻语道:“三弟你是多虑了,其实你不知道,杨家四郎的官途也是不稳的,在京城里是成为了中郎将,是看着风光权重,可是我听大郎说,四郎的兵权较为弱势,四郎所统帅的京军营将,事实上不仅背景复杂,而且都是直属于靖皇陛下的,没有靖皇陛下的旨意,四郎根本调动不得兵将做事的。”

陈锦柏一怔,轻哦了一声,又听长夫人轻语:“三弟,其实我让大郎愿意了分家,有一半是为了四郎的官途。

现如今在杨家正妻太夫人的把持下,做事情太过的嚣张,也太过的势利为先,杨家如今的名声,会严重损害了四郎的官声,只有身为家主的大郎吐口分了家,才能让四郎摆脱了杨家的恶名损害。”

陈锦柏默然点点头,想想几天前,他还故意的阴了杨家四郎一下,只是不知道有没有什么效果。

“三弟,杨家正妻太夫人,是一个只知道眼前利益的女人,她不明白京城的四郎有多难,也不明白一旦赶走了我家大郎,那就会失去了对四郎的大义牵连。

先翁定立的家主一旦宣布了分家各立门户,那么四郎就可以不再尊奉正妻太夫人为母了,因为四郎可以尊奉生母,在京城立支传宗了。”长夫人轻语说道。

陈锦柏点点头,回应道:“嫂嫂所言,锦柏是明白的,但锦柏也只能保证,锦柏会尽力的支持杨大兄,会真心的愿意与杨家大兄续了父辈情谊。”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