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谋划

“什么?!你说卢象升的大军在抵达杨村河附近就不动了?他居然如此怯战?”

在清军大营之中得知明军动向的多尔衮不由震惊出声,他本来的计划是引诱明军渡过杨村河的时候来个“半渡而击”,哪成想卢象升距离杨村河不远处就不再行动了。

“那些晋商不是说这个卢象升是明国最能打的文臣吗?难道他就这么点胆子?”

自己精心谋划的行动,敌人却不上钩,这让多尔衮有些恼羞成怒,他愤怒的呼喊出声,其他清军将领都默不作声。因为他们知道这个年轻又有些文弱的睿亲王还是何等的冷酷无情。

“王爷,既然卢象升不肯前来,那咱们不如去找他!”

过了好一会儿见没人搭话,多尔衮正准备发飙,固山贝子博洛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听了博洛的话多尔衮没好气的反驳道:“那不成了卢象升半渡而击咱们了?”

“王爷,咱们骑兵多,这杨村河河流也不深,哪里不能渡河?可先派一部佯装从正面渡河吸引明军注意,其余主力则从东面河流平缓之处绕道渡河,这样既可以与英王爷汇合又可以侧翼攻击明军。”

听完博洛的话之后多尔衮陷入了沉思,随后起身来到摆放的简易舆图之旁开始考虑,最后他说道:“不,我们来个三路渡河!”

说着他指了地图上的三个点说道:“博洛你领兵从西边瀛水与杨村河交界处渡河,马光远领汉军与蒙古军从正面吸引明军注意力,我领兵从东面杨村河与玉带河交界处渡河!”

“马光远,我将新附军都交给你,记住你们的任务是尽可能的多造声势,不强求你们能够突破明军防线,明白了吗?”

“明白!”

“既然半渡而击不成,咱们就来个汉人兵法之中的背水一战!此战关系到我大清的国运,诸位努力吧!”

“嗻!”

当多尔衮作出三路渡河背水列阵的决定的时候,卢象升给全军下达了在杨村河以南三里处构筑工事的命令。他命令各部将营寨相连,在营寨周围设立拒马、土墙、挖掘壕沟,设置火炮阵地。

卢象升之所以不紧贴河岸扎营正是为了吸引清军渡河,若是营地扎的太过靠前可能清军就会在对岸展开炮击而不是渡河攻击了。

现在离河三里处扎营正好在一切大炮的射程之外,包括以射程远著称的红夷大炮,若是架在河岸的话最大射程也正好距离明军有一里之远。

另外,卢象升还特别安排构筑的胸墙要适合火铳兵射击,同时每堵胸墙之间留下适合虎蹲炮、佛朗机炮射击的炮位。这是卢象升听左光先提起李信的作战方式,从而构思出来的。

他的这个射击尽可能发挥了明军的火器优势,只可惜卢象升所部的火器不管是火铳还是火炮都没有李信所部的犀利。

显然卢象升的目的是在这个无险可守的平原地带上,构筑一个能够防备清军骑兵冲击的阵地,他的安排也大体跟此时明军的主要战法相同。

那就是结寨利用偏厢车等构筑工事吸引清军进攻,只要清军前来进攻就可以将他们吸引住,然后与各路友军配合全歼这支犯下累累血债的残暴之敌。

到时候若是清军渡河大队兵马猬集在河岸的狭窄地带上,被击败的话那必然将是一场惨败,可以说卢象升已经做了最具有可行性的战术安排。

在卢象升的安排之下整个靠近杨村河的平原地带已经变成了一个大工地,明军士卒以及跟随而来的民夫、辅兵们忙忙碌碌同时卢象升向四周派出探马准备随时截击渡河的清军。

第二天一大早卢象升便得到斥候传来的消息,杨村河对面出现了大队清军兵马,他们似乎是在试探性渡河。

“左光先!”

“末将在!”

“你领本部骑兵前往河畔警戒,一定要在一天之内不让建奴渡河!之后若是清军势大,你就回撤到营地之中,到时候吸引建奴来攻!”

“末将遵命!”

卢象升让左光先领着骑兵去骚扰清军拖延他们渡河的速度,为的是将明军的营垒构筑的更坚固一些,同时也是为侧翼的吴三桂等人向自己靠拢争取时间。

随着左光先领着本部一千人的骑兵以松散防止炮击的阵型来到杨沟河畔,只见对面已经聚集了大量的清军。正如卢象升所料那些清军首先在构筑炮兵阵地。

一辆辆炮车驮运着佛朗机、大将军炮等格式火炮被推到河岸之边,同时大量的清军骑兵从后面的营地赶来,他们在马上驰骋着呼啸着,看到对岸出现明军便开始挑衅。

“将军,建奴好像搜集了一些船在构筑浮桥。”

孙守法指着远处忙碌的清军辅兵向左光先说道,显然清军不打算用船只渡河,因为小船每次都载不了多少人,若是人数少了容易被明军袭击,不如构筑浮桥大举出击。

杨村河作为横亘在博野与安平之间的阻碍,在之前是有浮桥的,清军打到博野的时候大量百姓便是从这座浮桥逃难。后来安平知县命人拆毁了浮桥,但是桥墩并没有来得及完全拆除,只拆除了部分。

现在清军正是利用这些旧桥墩重新搭设浮桥,而河畔的炮兵阵地则是掩护辅兵们修桥,这样一来清军大队便可以利用浮桥过河。

“随他们去,到时候他们的浮桥架到这边咱们就一把火给他烧了!我看对面的建奴都是些汉军与鞑靼人,就他们也配跟咱们的骑兵交锋?”

左光先显然对自己所部骑兵的战力有着无比自信,因为他跟随李信的时候不管是对后金还是对流寇都是大胜。即便是后来被调到卢象升军前,几次与流寇铁甲骑兵交锋也都是不落下风,这给了左光先绝对的自信心。

“主子,对面的明军并不多,咱们是不是开炮驱散他们,然后强行渡河?他们这么点人马挡不住咱们大军渡河的。”

马光远作为清军中路主将有决定是否立刻发动进攻的权力,因为他已经加入了汉军镶黄旗,所以他的部下也学满洲人称呼他为主子。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