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大胜

这个时代的火铳相比弓箭最大的优势还是在于人,一个优秀的弓箭手培养需要好几年还要有天赋,而一个火铳手培养只需要几个月。

火铳手相比弓箭手是那么的廉价,只要火铳质量过关,士卒听话就行而弓箭手却需要有强大的臂力,这就是后来英国淘汰长弓手大力发展燧发枪的原因。

这也让英军在鸦片战争之中用火枪压制了清军,并在之后的白刃突击之中击溃了已经腐朽没落的清军。

回到现在后金巴牙喇在用弓箭射崩明军的火铳手之后便准备继续向前推进,他们却发现其他的明军没有溃逃反而重新组织了阵型向他们小跑冲来!

见重新拉弓射箭已经来不及,于是这些巴牙喇也放下弓箭换上兵器重新拿着兵器迎了上去,后金的白甲与明军的红甲狠狠相撞,在天上来看的话就像是一红一白两条巨龙纠缠到了一起。

“冲!”

身在高台之上的李信见到自己一方的骑兵击溃了蒙古骑兵,而自己的杀手队步兵也拼死向前挡住了那些后金最凶悍的白甲巴牙喇。

于是他挥舞着手中的关刀大喊了一声随后便向着远处阿济格的大纛旗帜方向冲锋而去,在他身后则是数量众多的由流寇改编而来的新兵。

李信一开始便用自己的本部精锐去与后金交锋,他知道这些由流寇改编的新兵若是一开始就冲上去的话反而可能会被击溃。

现在后金一方的兵力包括最精锐的白甲巴牙喇都已经上阵了,那么就是这些新兵上场的时候了,他要用数量优势彻底压垮对面的后金。

“主子,撤吧!挡不住了!”

阿克达浑身鲜血的跑到阿济格的马前呼喊着,他身上的铠甲早就被鲜血染红,不光是敌人的血也有他自己的血。他脸上的面甲早就不知所踪,一道深深的伤疤从他的眼角延伸到脸膛皮肉开绽甚是骇人。

“狗奴才,你想临阵脱逃吗?”

阿济格脸色通红,他暴怒着举起马鞭抽了阿克达一鞭子,但是看着阿克达身上的伤他又清楚地知道阿克达说的有道理。在远处的原野之上到处都是冲锋的明军,那些明军是如此的勇猛,再不走就要被包围了。

他当然不知道真正的明军精锐就是那些正在与白甲纠缠的杀手队,其余的明军战斗力甚至不如后金的普通士卒。在阿济格眼里这些明军士气如虹,他们就像是下山猛虎一般冲了过来。

“传令收兵!”

最终阿济格还是下达了收兵的命令,听到自家身后传来的鸣金之声,正在血战的白甲巴牙喇开始收拢阵型后退。明军杀手队趁机发动反扑,虽然每次都能留下几条人命但是最终还是让后金的巴牙喇脱离了战斗。

李信的冲锋为了压倒后金的最后一根稻草,随着后金鸣金收兵的命令响起,大量的后金士卒开始拔腿狂奔而明军在后面衔尾追杀。

这一场追杀直到天色已黑,前方又出现了大量的火把才在李信的命令之下停止,这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并是在正面硬碰硬的基础上达成的。

这一次的大胜让李信对自己战胜后金拯救华夏的信心得到了加强,他知道以自己一日千里的发展速度,后金迟早会被自己所灭。

当然前提是由自己来指挥作战并且没有关宁军那种会卖队友的友军在一旁,不然的话就像今天这样的血战估计关宁军早就跑了。

要知道在之前的骑兵对决之中,左光先领着那五百明军骑兵对人数占着优势的蒙古骑兵反复冲击,连左光先自己的战马都被击毙。

结果左光先在战马倒地之后换马再战,愣是在最后的激战中将为数众多的蒙古骑兵击溃,这就给自己所部新兵突进带来了机会。

李信知道要是关宁军的战斗力也许比自己的骑兵还强,但是韧性以及敢战的程度绝对比不上自己所部的骑兵。

当李信停止追击之后狼狈不堪的阿济格也来到了那大批的火把之前,他看清了来人之后不由羞愧难当,一个翻身下马跪在了来人身前。

“臣弟出战失利,请大汗责罚!”

原来来人正是皇太极,其实因为要留人围困大同,他率领的部众人数并不多。所以在听到前方的喊杀之声之后,皇太极命士卒每人多打了一个火把,这样就给人一种兵力加倍的假象。

皇太极看着跪在身前的阿济格以及他身后几乎人人带伤的正白旗部众,强压着心头的怒火上前扶起了阿济格并好言安慰他。

“不怪你,是我小瞧了李信的能力,又没想到他兵马如此之多,早知道他如此难缠就该咱们兄弟全军一起来围杀此獠!”

听到皇太极不但没有怪罪自己反而好言安慰,这让平日里桀骜不驯的阿济格大为感动,他哭着向皇太极讲述此战的经过。皇太极在详细听完之后将他扶起一起返回大同城外。

其实皇太极之所以不处罚阿济格是为了继续分化两白旗之间的关系,他对多尔衮绵里藏针的性格大为忌惮,对阿济格这种粗人反而不放在心上。

他知道现在多铎被擒,要是自己再重罚阿济格的话,那么正白旗很有可能就被多尔衮一并拿去,那对自己是一个威胁。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皇太极不想处罚吴克善。

除了吴克善是自己在蒙古最重要的盟友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的妹妹海兰珠也即将嫁给皇太极,要知道海兰珠可是号称科尔沁第一美女,她是皇太极的心中白月光。

与后世的清宫剧中布木布泰(孝庄太后)与皇太极、多尔衮大谈三角恋不同,真实的历史之中皇太极最爱的人始终是布木布泰的姐姐海兰珠。

在原时空之中黄天吉曾经因为海兰珠生病而从与洪承畴大战的战场离开返回沈阳,将战场指挥权交给了多尔衮,后来见多尔衮拿不下洪承畴他才重新返回指挥。

就这样因为多种原因皇太极选择了从轻处罚阿济格,连带着对吴克善的处罚也轻微的多,而李信则在西安堡大宴众将士并派人快马加鞭敢往北京报功。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