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1 章 向往的生活

录完歌和101, 左聆溪就赶下一个通告,忙得没有一丝喘息。李圣语说这档节目叫《往生》,是华娱少见的慢综艺, 明星嘉宾参加田园生活, 没有台本, 不需要逗乐观众, 她可以过去趁此休息会儿。

“真的?”她求之不得。

李圣语说Henry也在。Henry是**旗下的艺人, 加拿大华裔, 二代爱豆, 刚出道的那几年发展不顺,还去了伯克利进修,前几年才凭借综艺火了一把。

左聆溪跟对方在公司见过几次, 知道对方音乐才华不俗, 曾经深受李秀满青睐。

“何老师也在。”何老师是快本的元老,左聆溪曾和成员录制快本时,李圣语这些贴身的工作人员认识了他。

田园综艺节目的拍摄地点在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出发之前,节目组的摄像人员就对着左聆溪拍摄了,示意她‘点菜’。这一节目有一个环节就是嘉宾去之前, 给几位MC拨打电话点菜,以此为晚餐。

既然是杭州,拨通了电话, 打了声招呼, 左聆溪就不客气地点:“我要梅干菜肉、雷笋烧肉、虾仔阳春面。”

电话彼端的MC之一彭彭哎哎点头, 拿笔记下,何老师过来问他,是谁,听出来没有。

“不知道。”彭彭将电话拿开, 小声说,一脸懵。这个节目没有台本,除了一些设置的常规环节,几位常驻嘉宾一般都不知道谁要来,除非节目组提前交代。

“让我来。”何老师接过电话,喂了声,将左聆溪点的菜复述了一遍,末了道:“就这些是吧?”

左聆溪猜测乡下很多食材不方便弄到,故意笑道:“我还想点个佛跳墙。”

何老师一听这个声音就知道是谁,聆溪的声音太有辨识度了,佯装阴恻恻:“你可以试试。”

左聆溪笑出声,不点了,不为难前辈。国内虽然不像韩国那有有明文规定的前后辈长幼尊卑文化,但在娱乐圈更注重礼数,有论资排辈的潜规则,这也是华娱的综艺始终放不开的原因之一,很多时候艺人不敢以下犯上,至少明面上是这样。

点完餐,坐飞机、转站、坐汽车,左聆溪终于抵达桐庐县,因为要住一晚,她带了个二十寸的行李箱,既是体验田园生活,她怎么方便怎么来,素面朝天,头发扎成低马尾,白T,牛仔裤,帆布鞋。李圣语原本想叫她打扮精致点,好歹是个女明星,但一想到这节目的画风,就任她去了。

她这个经纪人和助理没去拍摄现场,而是住附近的酒店,届时左聆溪一录完,就接她回去。

只要节目组的摄像人员跟着左聆溪。推开木门,瞧见极具南方风情的屋子、庭院,左聆溪心中惊叹,发现院子里还有两只狗,不禁跟摄像人员说:“这节目来对了,完全是度假式风格,我要找个地方睡上一睡,睡饱了就跟小狗玩。”

摄像人员笑。心想到时候你干活就可能不这么想了。

去到客厅,左聆溪瞧见屋里的少年,笑着招手说了句你好。“我是聆溪。”

一听这声音,彭彭立即反应过来她是刚不久打电话的女生,忙迎上去,说我是彭彭,作势帮她拿行李。

“没事儿没事儿,我自己来。”左聆溪不麻烦他,问他进屋要不要脱鞋,他说不用。

“我去叫我哥。”彭彭跑了,去叫刘宪华,他比较认生,有点不好意思跟初次见面的左聆溪单独相处。

见到左聆溪,刘宪华有点惊喜,虽然二人见面的次数不多,但对彼此的印象很好,他们都是热爱音乐的人,这下许久不见,一时觉得很亲切。

将左聆溪的行李搬到楼上房间,刘宪华问左聆溪最近在忙什么,左聆溪简单做了个概况。

看着她的黑眼圈,刘宪华了然地点头。是这样的,曾经他火了之后,就被不停地安排中韩两头跑去各个综艺节目,只要有钱赚就接,至于休息,用公司的话说,既然还没死,就继续吧。

虽然他是不想闲着,更不想做一些综艺,只想做音乐,但真要到一定地步了,又不得不顺应市场的环境。

另外两位主MC何老师、黄老师从外面回来了,因为要给左聆溪做晚餐,二人去附近的菜市场买了一些食材回来。只要左聆溪愿意,甭管是异性还是同性,年长的还是年幼的,她都不认生,能自然大方地跟对方聊天,跟两位老师打过招呼,她就和他们胡侃。

彭彭都佩服她竟然不怕黄老师,还说得头头是道。

跟主人家聊得差不多了,左聆溪就上楼睡觉,自回归以来,她忙得没睡过一天好觉,坐飞机都能秒睡。

虽然是体验田园生活,但本质上还是真人秀节目,人家邀请她来不是想让她睡得昏天地暗的,否则后期节目剪辑都是一道难题。

是以她定了个闹钟,只睡一个半小时。很快被闹钟惊醒,就去洗浴间用冷水冲脸刷牙,接着还迅速冲了个澡,振作精神。

见两位年轻人都不在,她问老师二人在哪儿,何老师说他俩插秧去了。

“插秧?”左聆溪好奇,去看人家插秧,天很热,田地面积不小,两个人挺辛苦的,她挽起裤脚,下到田里帮忙,见她来了,刘宪华不停嘱咐安全第一。

“放心吧。”她还是小时候在电视上看人家插秧,亲身体验除了感到新奇,时间久了,还觉得很累,她插了一个小时的秧都这么疲惫,心说农民只会比她更累。

她拎着鞋,光着脚回到小屋,洗干净手脚就坐在亭里歇气,跟两只小狗玩,还跑去拿包里的浓缩饼干逗它们。这原本是无聊的日常,但一经节目后期剪辑,变得生动有趣了起来。

刘宪华在劈柴,生火炒菜要用到。见彭彭扛着个锄头出门,左聆溪叫住他:“彭彭,你要去哪儿?”

“山上挖笋。”

是为了自己点的雷笋炒肉。左聆溪看一眼在屋里忙活的黄老师、何老师,再看一眼劈柴的刘宪华。“我跟你一起去。”毕竟是她自己点的菜。

“你就在家里休息吧。”他们都看得出她是肉眼可见的疲惫。

“我想去山上看看,走吧。”她此刻身体是累的,但睡了个多小时精神称得上清醒。

她拿上锄头,跟彭彭去山上挖笋。交谈才得知,彭彭比她还大三岁。“我开始还以为你是弟弟。”

彭彭长相清秀稚嫩,气质邻家,言行举止还流露着几分稚拙,左聆溪一开始还以为对方十**岁。

彭彭不好意思地笑笑。认识的人总觉得他还是小孩子,他很希望自己看起来成熟稳重点。

二人挖笋挖了半天,左聆溪还把笋挖烂了,她一脸懵逼,有种煮熟的鸭子飞走了的郁闷,经过后期加工,逗笑了观众。

她累了就扔了下锄头,见彭彭累得满头大汗,自己也很热,就编了两个草环,给二人戴上遮阳。

挖到了笋,二人扛着锄头,戴着草环,慢悠悠地下山,回到了家,左聆溪就摊着不动了,想起这节目的名字,她对着vj道:“我向往的生活就是能坐着就不站着,能躺着就不坐着。”

节目后期把她干活的片段贴了出来,表示她嘴上说不做,实际上闲不住。

被刘宪华问她要不要捕鱼,她问在哪儿,刘宪华说这有一条河,里面不止有鱼,还有虾。

“来都来了,我去看两眼。”她起身跟刘宪华、彭彭一起去河边,一路上遇见不少干农活的村民,河水清澈见底,她遗憾没带手机过来,否则能拍上几张。她挽起裤脚,去到河里,凉水浸过膝盖,很舒服,热气都被褪去了不少。

她按照木刺狩鱼的方法,结合光的折射原理,两眼不错眼珠地观察鱼儿游动的规律、水速,确定目标方向,木刺提前往前用力一扎,下一秒,木刺伸出水面,上面有一条腰身被刺中正甩着尾巴的草鱼。

彭彭、刘宪华瞧见这一幕,觉得有点不可思议,还以为电视上都是演的,说她牛啊牛啊。

后来节目一播,观众亦被左聆溪的木刺狩鱼的这一幕惊艳到,以为她只是下水玩玩,没想到这么帅气地刺到了鱼——她刺鱼那一瞬间的动作快到只是一个眨眼。

弄到了几条鱼,左聆溪几人就回去了,发现来了几个嘉宾,有年长的,也有年轻的,左聆溪都不认识,打了招呼聊了几句就去厨房看黄老师做菜,对方的手把老练,看得出是真会做饭,她顺便帮他打了会儿下手。

“在家里也经常干活吧。”黄老师说。

“只是偶尔。”她笑着说实话,给人打下手还是左女士培养她的习惯。

天色暗了下来,菜做得也差不多了,围在黄老师的嘉宾越来越多。看厨师做菜是一种享受,何况这个点大家都饿了,没事儿做。

众人聊着聊着,将话题转移到最近热度不低的左聆溪身上,一个二个都夸她,说她在国外也很火,有个人还说日本很多地方都贴着她的广告摆着她的杂志,搞得她有点尴尬,觉得大家对她的褒奖言过其实,很多还是场面话,慢慢地退出人群。

左聆溪发现彭彭一个人安安安静静地看火、添柴。对方从她来的时候就不停地干活,她过去,叫对方歇会儿,她看着火。

彭彭很勤奋,但忙了一天也很想休息去玩,一听这话就不客气地把看火一事交给了她。

终于到了饭点,其他人坐好了,左聆溪在空位坐下,动筷之前跟做饭的黄老师说辛苦他一直在做饭了,黄老师笑一笑,说她今天干活不少,倒是很辛苦。

“我们年轻人不怕辛苦。”她客气地说了句。

此话一出,在场的年轻人、老年人都笑了出来。

左聆溪尝了梅干菜肉、雷笋烧肉,觉得味道虽然不能跟专业厨师比,但在业余选手里算不错的,比大部分人好,何老师问她味道怎么样,她说好吃。

与此同时,其余人都在说黄老师做的菜好好吃非常好吃,夸张得跟《神厨小福贵》里一直没头发的老佛爷喝汤瞬间长了头发一样。

左聆溪心中嘀咕,虽然黄老师做的菜是好吃,出于基本的8礼貌都要夸奖辛苦做菜的人,但到底不是专业厨师,桌上的只是普通家常菜,真的有那么那么好吃?或许每个人的口味不同。

浮夸的赞美声还在继续,左聆溪反应过来,夸的不是厨艺,是娱乐圈的地位,是人情世故。

她闷头吃自己的。用过餐,她在庭院里坐着,背靠藤椅,惬意地发呆,听见蝉鸣和其他人的说话声。不得不说这样的生活还不错,没有城市的喧嚣嘈杂。

这节目会例行玩睡前游戏。左聆溪懒得玩,身体太累,跟众人打了声招呼,回房洗澡休息,饱饱地睡了一觉,第二天是被鸡鸣叫醒的,天刚亮,她洗漱完,换上衣服去附近散步,呼吸新鲜空气,伴随着日出,遇上村民闲聊,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觉得不虚此行。 Vj跟着她都觉得她能剪辑的素材实在多,感觉跟着她时间不止变慢了,景色也跟着变美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