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母亲乱点鸳鸯,村里筹备分红

吴远中又溜达了一圈,太阳升的老高了,地上的冰都晒化了,都是泥水。

外面人也很少,横竖无聊,吴远中就回了家。

大姐和母亲正在灶屋准备中午的饭,她俩低头头不知道说什么。

看到吴远中回来,大姐就喊吴远中过去。

吴远中来到灶屋:“啥事?”

“过了年就毕业了,有啥想法?”大姐问。

“没啥想法呀!我又考不上高中,还能有啥想法。”吴远中以为是说上学的事。

“考不上我知道。”大姐顿了下又说:“该说媳妇了。”

“谁?我吗?”吴远一直认为自己还很小,说媳妇这个事从来没在自己的考虑范围内。

“不是你是谁?跟你年龄一样大的,有的孩子都有了。”

吴远中想想,村里人普遍结婚比较早这也是事实。

“我不慌,三姐都还没嫁人。”

“跟你三姐比啥,人家是新青年,再说,像她这样的有几个。”

“我也是新青年,我以前也参加过运动呀!”

“看把你能的?你算啥新青年,平时觉悟这么低。”

“你看不起人大姐,我,立志为社会主义献出生命、奋斗终身,怎么觉悟低了?”

“唉,就你那同学,叫啥来?”说到这,大姐扭头询问母亲。

很明显,肯定刚才两人嘀嘀咕咕在背后说自己。

“张晓娟。”母亲回答。xuqi.org 海豹小说网

“对,张晓娟,我看就不错,人也漂亮,看起来也温柔。”

“你都不认识,都不知道人家叫啥,咋知道人家不错。”

“这你别管,反正我知道。咋样?有没有可能?”

“没有,普通同学。再说,我还小,不考虑这事。”

“我看不像普通同学,妈说这女孩天天来找你,肯定对你有意思。”

“露馅了吧,都是妈告诉你的吧。人家也没天天来呀,哪来过几次?”

“姐告诉你,有机会就抓住,别以后后悔。”

“有这工夫去劝劝三姐。”吴远中说完,转身从灶屋出来了。

“这小子,就会转移话题。”身后大姐跟母亲继续讨论。

从灶屋出来,吴远中自己心里惊了一下。

平时跟张晓娟在一起玩耍,只是觉得很快乐,自己也说不清是什么样的一种情感,像哥们一样?又不像哥们。

原来在大姐、母亲心中,已经把自己和张晓娟看成一对了。

难道这就是人们口中常说的爱情?

不会吧,爱情这么平常、这么仓促吗?

在吴远中心里,爱情肯定是轰轰烈烈、惊天泣地的。

其实当时的吴远中根本就不懂爱情,爱情的开始状态,不就是互相喜欢,在一起能感到快乐吗?

爱情就是平常的一点一滴,一针一线。

吃了午饭,大姐本来要走,但地上的冰都化完了,全是稀泥。

“吃了晚饭再走吧,一会太阳落山地上就该结冰,到时好走些。”母亲说。

下午没事,吴远中坐在屋里发呆。

大姐来找自己,问三姐的事解决没有?

“年底了,正是说婆家的好时候,赶快封住大家的嘴,给远芝个清白,好说婆家。”

“跟张亮说好了,过两天分红大会他自己背锅,把事揽过去,不就没人在嚼舌头了吗?”

“嗯,好。”

临傍晚的时候,胖子来找了自己,问了恢复上学的事。

“通知我了,不是下星期一吗?”吴远中答。

“嗯,出去玩去?”

“不去了,路上都是泥,马上也该吃饭了。”

胖子有点失落,就说要走,母亲过来说:“远中,一会吃过饭你和你二哥送一下你大姐,天黑路滑我不放心。”

“好”吴远中答应着,心里一动,告诉母亲:“多做一人的饭,让胖子在这吃饭,一会俺俩去送。”

“让他在这吃饭就是了,还让他跟你跑一趟干啥?”

“没事,没事,婶,我反正也没事,我跟远中一起去。”胖子慌忙答应。

母亲笑着出去了。

晚上,母亲特意多炒了一个菜。

吃完饭,趁着还不是太黑,母亲催促大姐他们赶紧走吧。

吴远中、胖子和大姐出了村,因为雪反光,天还更亮些。

走到大姐家的村外,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

村庄里很安静,偶尔有一两声狗叫,人们睡的很早。

大姐就让他们回来,反正也进村了。

吴远中不愿意,一直把大姐送到家里,吴远中和胖子才折返回来。

吴远中先把胖子送回家,自己才回去。

堂屋里还亮着灯,吴远中掀开门帘一看,是父亲坐在堂屋抽烟。

父亲也没吭声,看到吴远中回来了,站起来磕了磕烟锅,说了句:“去睡吧。”

然后站起来去东屋了。

吴远中知道父亲这是不放心自己,在等自己回来。

这几天村里在忙着年底分红的事。

特别是村里的会计,天天核算收支,计算分红,每天都干到深夜。

有时,人手不够了,张亮爸会安排村里的人去帮忙。

他们先把每家这一年的出工数统计出来,誊写到红纸上,贴到村部里的空墙上。算是公示吧。

然后每家每户去核对自己的工分,有问题的及时找会计对帐。

没问题的分红的时候就会按这个来。

早上,天又阴了,风刮的很大,也很冷。

地上都冻实了,踩在冰渣上面,咯吱咯吱的。

听说工分已经统计完了,村部里已经贴出来了。

大家都跑去查看自己的。

父亲也从屋里拿出来一个吴远中的汉字本,边翻边算。

上面是父亲自己记下的出工日子。

算了一遍,好像有的地方拿不准,又去喊来二哥,让二哥帮着看一下。

“我还有一个。”吴远中说。

“你?啥时候?”

“就那天,下雪第二天,我去扫雪了,跟二哥一起去的。”

“加上。”父亲告诉二哥。

对完了帐,父亲和二哥去村部看公示。

贴出来的公示是按户的。

但是会计那有更详细的,是按人头的。每个人哪一天,出的什么工,干的什么活都登记的很详细。

如果总数对了,那就不必查了。

如果谁家的总数不对,再找会计对详细的资料,这样更容易找到出错的地方。

父亲和二哥找到自己家,看了一下数量,没什么问题,就回来了。

下面就等着分红就行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