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 开始颁奖!

贺兰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会出现在颁奖典红毯的媒体席上。

这一次,她被陈思琦安排,跟李彼一起来到了飞鸿奖的红毯现场,作为《跳起来》媒体人员,和各家媒体一起做红毯采访。

这也是今年飞鸿奖的一大创新,在红毯环节设置媒体采访,做现场直播。

此举也是飞鸿奖为了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专门给各家媒体做现场直播的权利。

以前这一点都是被官方自己拿在手中,做独家直播,或者卖给别人。

贺兰根本没有经验。

但是好在她今天来只是给李彼打下手的。

这位在过去一年时间里声名鹊起的短视频博主,靠着明星独家跟拍、高台告白现场直播、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首映礼直播、黄楷任独家跟拍报导好几个大事,成为了一个账号粉丝高达上千万的视频大博主。

连李彼自己都没有想到,这一年能够这么顺利。

当然,陆严河和陈思琦也没有想到。

他们两个人不会大言不惭地认为这都是他们的功劳。同样的机会给别人,别人未必能把握得住。

李彼这一年下来够风光,也够拼。

没有休息过一天,每天更新至少三条以上的短视频,没有任何一个《跳起来》的编辑没有被他“骚扰”和“请教”过。

他把自己能用的资源用到了极致,然后,抓住了几个关键的机会,就鲤鱼跃龙门了。

贺兰认识李彼的时间不长,但这一次接触,也已经被震惊了好几次。尤其是李彼这一次准备的采访提纲,厚厚的好几百页,上面很多是写了又划掉的问题,还有很多潦草的关键词。

贺兰问过他:“这么多的问题,你都是自己想出来的吗?”

李彼说:“不是,我只是把他们之前的一些访问和报道找了出来,一边看,一边想,很多时候看资料的时候就会冒出来很多的问题,这些只是一些草稿,还没有汇总的,到时候肯定还要再进行整理。”

然后,没过两天,贺兰就看到李彼这沓厚厚的采访提纲草稿变成了一份完整的、按人分好的采访问题。

陆严河走上红毯的时候,红毯进程刚刚过半。

在飞鸿奖并没有出现什么争压轴不肯出场的情况,没有那么多的屁事,一切正常。

这一次红毯上的明星阵容很多,不过,像陆严河这样同时还是年轻偶像的却不多。

他的现身也引起了全场最激烈的喊叫声。

刚还在间隙一脸麻木抽空休息的李彼突然就跟打了肾上腺素一般,瞬间抖擞了起来。

“宝子们,我的老板陆严河来了!”李彼满脸激动和兴奋地招呼道,“我去,不是我吹啊,我老板真的是年轻又帅气,人中龙凤啊,其他的明星们确实各有各的魅力,可我老板是年纪轻轻就牛逼轰轰的魅力啊。”

贺兰难以置信地看着满嘴烂话的李彼,之前心中对他累积起来的那些崇敬一下摧枯拉朽地崩塌了。

哈?

这样说不会招仇恨吗?

她本来就是在给李彼打下手,所以,也看着李彼直播间的实况,一看,哈……直播间弹幕间全都是在跟着李彼这种兴奋姿态刷666、帅帅帅等话的。

贺兰这才意识到,哦,不是李彼太浮夸,是她没有跟上李彼直播间的节奏。

陆严河在现场的呼声很大。

现场他的粉丝太多了,其声势让现场的媒体都感到超出了预料——虽然早就预料到,陆严河的人气会很高。但是这么高,却是让他们很多人怎么都没有想到的。

毕竟,前面好几个平时在大家心目中人气比他还高的明星入场的时候,现场气氛也没有这么热烈。

贺兰作为陆严河的粉丝都有些惊讶,好奇地问:“原来严河的粉丝这么多的吗?”

李彼最了解,说:“《暮春》给老板带来了非常多的粉丝,尤其是女粉丝,他在电影里面的那个角色让很多女孩子都很有代入感,很多媒体都因为他在《暮春》中的形象,把他在《暮春》中的角色称为今年最有男友欲的银幕形象。其实光看这个,你就知道为什么现场的粉丝会这么多了。”

贺兰恍然。

陆严河之前因为热搜体质,再加上跟艺人无关的话题太多,一直存在一种知名度远远大于人气的尴尬状况。

现在这种尴尬状况似乎因为《暮春》这部电影而发生了转变。

陆严河走到媒体区,接受各家媒体的采访。

这种现场直接对他进行群采的情况,陆严河没有经历过,颇为新鲜。

有人问他,今天晚上最喜欢拿什么奖?

陆严河一碗水端平,说两个奖都想拿。

有人问他,关于今天晚上的最佳女主角,他预测谁会得奖。

陆严河说,我自己紧张我自己还来不及,哪里还有闲心去预测别人得不得奖的事情。

有人问他,为什么没有带陈思琦一起出席颁奖典礼?

陆严河说,她在江广上学,大学生很忙的,没有你们这些媒体说的那么闲。

一趟水儿下来,陆严河靠着打太极的功夫,完全招架住了这些媒体各种刁钻的问题。

陈梓妍在后面看到陆严河的表现,笑着说:“他现在应付这些媒体,完全可以出师了,不需要我在背后继续指点他了。”

汪彪一脸笑嘻嘻地说:“那梓妍姐以后多指点我吧,我需要学习。”

陈梓妍看着笑得涎皮赖脸的汪彪,笑了笑,说:“你多看着点就是学了,这种东西又没有别的技巧。而且,你跟我学什么,跟你小陆哥学去,我这些东西都快过时了。”

“梓妍姐,你的经验要是过时了,那所有经纪人都可以退休了。”汪彪马上说。

“你都是从哪里学来的这些油嘴滑舌的腔调?”

汪彪一脸笑,说:“什么油嘴滑舌啊,我说的都是实话啊。”

陆严河来到了李彼和贺兰跟前。

“哈哈,我老板来了,宝子们,你们有什么问题想要问他的,在弹幕间刷起来,我现场帮你们问。”

李彼马上兴奋地说道。

贺兰站在李彼的身边,都被李彼身上这股突然点燃起来的热情给吓了一跳。

陆严河却似乎已经很熟悉李彼的风格,一点没有惊讶。

他先跟直播间的人打了个招呼。

李彼说:“老板,大家想问你的第一个问题是,你今天晚上要是得奖了,会不会给大家发点福利?”

陆严河一愣,问:“大家想要什么福利?你们发到李彼的直播间吧,到时候我看看,要是能实现就实现。”

李彼:“老板大气!宝子们,听到了吗?大家想要什么福利,赶紧在弹幕间刷起来吧!”

他又说:“大家想问的第二个问题是,除了你今天晚上拿了影帝,你以后是不是就会专注演电影,不演电视剧了?”

“不会。”陆严河摇头,“电影和电视剧是两种很不一样的题材,演电视剧的过瘾跟演电影的过瘾是两种不一样的感受。而且,很多故事一定要有电视剧的体量才能拍得出来,不是什么故事都适合拍成电影的。”

陆严河回答了两个问题,看到红毯那边又来了两拨人了,说:“那我先进去了,回头再聊。”

他摆了摆手。

李彼笑容灿烂地说:“老板拜拜。”

参加颁奖典礼,意味着要提着一口气,把精神面貌保持在一个积极饱满的水准上,这样的状态持续时间长了,会很累。

可是,又必须注意表情控制,要是你上一秒还在保持微笑,下一秒突然收了起来,被人拍到,以动图的形式发到网上,很有可能就有黑子开始说你冷脸,甚至质疑你的冷脸,从各种微表情反应出的心理学来分析你是一个本性多么凉薄的人。

这很扯淡,可是,搭配上那样一个从笑到不笑的动图,又的确会给人不好的观感。

陆严河进入会场以后,发现大家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是笑容满面的,几乎没有不笑的。

在这样一个场合,比其他的场合更多寒暄。

陆严河也渐渐发现,自己在电影圈认识的人越来越多了。

本届飞鸿奖最热门的几部电影就是《三山》《白色珍珠》《暮春》和《楼上》。

这几部电影,要么是陆严河自己演了的,要么是之前就已经打过照面的。

比如刘特立老师。

他看到陆严河,就动作夸张地指了一下他,说:“小陆,咱们又狭路相逢了啊。”

陆严河看到刘特立老师,也特别开心。

“刘老师好。”陆严河看了《楼上》这部电影,很喜欢,刘特立的表演也特好,好得有种出神入化成精的感觉,演一个市井人物,演得大隐隐于市,关键时候又爆发出扫寺僧般得惊喜。

这也是为什么媒体和评论圈都认为今天晚上的最佳男主角是陈品河和刘特立之争。

如果说陈品河是典型的学院派,那刘特立就是典型的市井派,两个人的表演风格完全不同,连电影的风格也是如此,很不一样。

刘特立鼓励陆严河,说:“祝你今天晚上能拿奖啊,《暮春》和《三山》两部电影都是好电影,尤其是你在《三山》里客串的那场戏,特别牛,听说你是一个晚上就拍完了,不可思议。”

陆严河连忙说谢谢。

“我还有很多需要学习和进步的。”

刘特立忽然看见某个人,马上拉着陆严河过去,说:“我给你介绍一下,老黄,黄泵,《楼上》的导演,老黄,严河就不用我给你介绍了吧?”

黄泵一身仙风道骨的样子,很瘦,留着个道士头,穿的却是新式汉服,挺潮,跟现场很多人都不一样。

陆严河惊喜地打招呼:“黄导您好,我是陆严河。”

黄泵笑呵呵的,说:“严河,你好,我是黄泵。”

这人说话也挺慢。

两个人互相寒暄了一番。

陆严河也借机表达了自己对《楼上》的喜欢。

“这个罗生门式的结构,很少在国内电影看到,而且,是在用这么小的一个空间做不断反转的文章,而且,全程都是以刘特立老师的角色为视角去做反转,而不是多视角,把电影从头到尾保持在一个高度紧张的节奏,并且到后半段也完全没有乱掉,真的太牛了。”陆严河说,“我非常喜欢这部电影。”

听到陆严河说了这么多,黄泵才一改之前淡淡然然的态度,多了几分谈兴。

“听说你也自己写剧本。”

“啊,对。”陆严河点头,笑着说,“但是我没有写过这种玩机构和反转的剧本,这其实对讲故事有很高的要求。”

黄泵马上看向刘特立,“你看看,人家懂行的都知道我这个剧本多难写,就你还嫌弃我玩花活儿,不电影。”

刘特立说:“我这个年纪的人了,哪懂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

“那就多演演呗。”黄泵马上说,“多演一些你以前没演过的,别老守着你那老艺术家的金身不下台。”

“我可去你的老艺术家金身,我要守着这金身我才懒得演你的这戏。”

“德性,你看剧本眼睛都发亮,你又不是看不出这剧本牛在哪儿。”

陆严河听他们两个人互呛,哭笑不得,“……”

之后,陆严河也忙着帮《暮春》和《三山》的人引荐其他的电影人。

一直忙活,停不下来。

他跟陈品河也打了个照面。

不过,他也不知道为什么,陈品河对他的态度似乎不冷不淡的,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只是因为陈品河在陈梓妍提供的需要提防的三个人名单之列,他面对陈品河也不是多么的放松就是了。

而陈梓妍预料得也很准,今天晚上不少人跟他打听《焚火》的事情。

尤其是王重。

王重对《三山》的陈江,隋芳然,王路三个人真的很上心,感觉都当了半个经纪人,一直在努力地把他们推荐给别人,又帮他们找机会。

实际上,因为有《三山》这部电影,陈江他们三个人在圈里已经有了一张属于他们的名片,有了名气。

他们三个人的后续资源也还不错,都已经接到了新戏。

只不过都不是主角。

《三山》最大的受益者还是王重,其次是陆严河,陈江他们三个人其实只是靠着这部电影让电影圈认识了他们。

相比起《三山》,《暮春》带给严令羽、孔繁他们几个人的帮助就大很多。一方面是《暮春》的电影票房更高,影响力更大,让他们的基本盘更大,另一方面还是占了题材的便利。

《三山》是导演风格在第一位的。

《暮春》却更凸显角色,还是性格各异、印象强烈的人物。

从这两部电影就可以清楚地看到,挑戏的重要性——两部戏都是好戏,可对演员个人来说,却是有差别的。

有的演员处女作就一夜爆红,一步登天。

有的演员却是戏红人不红。

这不仅仅是演员有没有观众缘的原因,还跟他们的角色息息相关。

但是,甭管怎么说,这天晚上,他们这些年轻人都是备受瞩目的。

演艺圈非常喜欢新鲜血液,而他们这些正儿八经从电影里冒出来的新鲜血液,赫然是传统主流的演艺圈最欢迎的。

飞鸿奖甚至给这两组年轻人都各安排了一个节目。

陆严河因为没有时间参与排练,所以没有参加。

等颁奖典礼即将开始,陆严河坐下,深吸一口气,然后吐出去,这一刻陆严河感受到了与之前参加颁奖典礼截然不同的一种感受。

他莫名有了一种游刃有余的从容感。

当然,紧张还是有的。他说的从容,是对这样一个大场面的晚上、对这样一个把仪式感做到一百的颁奖典礼,他不再觉得自己是一个初入者,有了回自己家的那种淡然气魄。

挺好。

陆严河笑了笑。

然后,一上来,颁奖典礼就宣布了最佳女配角的得主。

这是飞鸿奖的另一个创新。

把最佳男配角和最佳女配角的提名拆开,放到了前面几个颁奖序列,借此抬高观众们对整个颁奖礼的关注。

获奖最佳女配角的是《楼上》的鲍珍珠,一位五十多岁的女演员,身材丰腴,化着精致的浓妆。大屏幕上,五个提名的女演员都在,她们的样子也同时被在大屏幕上放出来。鲍珍珠有着肉眼可见的紧张,她甚至紧紧地握住了一旁刘特立的手,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舞台上的颁奖人。

颁奖人念出鲍珍珠的名字时,她整个人都从座位上激动地跳了起来,抱着刘特立惊喜大喊。

真的,就一秒的功夫,眼泪就从她的眼睛里夺眶而出。

陆严河总是容易被这一刻动容,也因此情不自禁地站了起来,为她鼓掌。

她在发表获奖感言的时候,指着刘特立,说:“刘特立,我得谢谢你,五年没有人找我演戏了,如果不是你跟黄泵推荐了我,让我重新回到片场,去演《楼上》这部电影,我可能这辈子都没法儿再回到片场了。现场的各位制片人,各位导演,各位同行,我鲍珍珠还在演戏,非常想演戏,我也能把戏演好,请你们多来找我!”

她语速飞快地说完这些,仿佛一口憋了很多年的闷气忽然抒发出来。

她抱着奖杯,在众目睽睽之下忽然忍不住自己的激动,大笑了两声。

全场都跟着笑了。

陆严河摇头,对坐在他身边的刘毕戈感慨,说:“每一次参加颁奖典礼,总是会遇到这样之前不认识的演员,因为一个好的戏,一个好的表演,被挖掘出来,让他们出现在台上,让我们认识他们,我真喜欢参加这样的颁奖典礼。”(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