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毛纪要强闯?

“将作监奏报:陛下亲往验收一座日产一万斤铁的高炉。”

毛纪震惊看着手中的奏折,失声说道:“怎么可能?必定是有诈!”

内阁之中,其他四个老家伙被吸引了意识,偏过头看他:“什么是高炉?”

“这……咳咳……我也不知道。”毛纪摇了摇头,他确实不懂什么是高炉,“但日产一万斤,未免也太夸张了吧!我要去看看!”

“一道吧。”杨廷和揉了揉麻木的表情。

他觉得自己再不出去透口气,会被大明现在乱七八糟的奏报弄垮。

江南急报数封,说朱厚照派去抄家的锦衣卫、东厂、镇国府军官,狼狈为奸,欺压良善,残害百姓,一度搞得江南民怨沸腾,要求内阁赶紧去劝谏。

但是现实是什么?

现实是都察院王守仁安排江南籍御史随行,他们在明察暗访,只看到一些贪污受贿,或者欺辱被贬的流放犯的事情发生,但很快不是被军法处置,就是都察院直接拿人。

都察院现在的权责跟锦衣卫和东厂不相上下,双方高层都比较干净,所以清理的都是底层的害群之马。

总不能说这些江南籍的御史们,能放任拿人的锦衣卫和东厂害了乡民吧?

会被戳脊梁骨的!

总体而言,江南来的数十份弹劾,很多都是夸大。

而且主要是南京六部和六科来的弹劾,甚至有人弹劾内阁背弃祖制,摄权称相,国贼矣!

可是杨廷和很想说,这他娘是他们争夺来的吗?

不是!这是朱厚照硬塞给他们的!

又硬又大的东西,塞得他们满满的!差点都给他们弄晕过去了!

总之,杨廷和也觉得自己无辜,干实事没人夸,还得挨骂,招谁惹谁了?

余者一听杨廷和这话,纷纷起身去将作监参观。

他们一到,就被谷大用带着人给拦住了。

“诸位阁老,请留步。”

谷大用依旧是灰头土脸的,身上都是臭汗,而且多处是泥巴。

“这是……谷太监?”梁储震惊的看着谷大用,“你怎么这般模样?”

谷大用脸颊抽搐,他正在试验改进高炉,一听到内阁有人来,赶紧带着人来拦住,完全没来得及洗漱,可不就是这模样:“咱家正在试验改进高炉,争取在半年内

,造出一座能日产十万斤钢铁的高炉。”

“什么!十万斤!胡说八道!天下岂能有如此这种高炉?就算是万斤,必定是你们谎报!”

毛纪呵斥着。

别说他没见过,就算是见过,也绝对不可能承认。

这种量级的钢铁产量,是要上天啊!

如果产量这么高,那山东另一项支柱产业,冶铁,还怎么活?

没错,山东也是大明北方的冶铁中心,主要分为三块。

一块是济南的冶铁中心,这个是官营的。

另一个就在毛纪老家,山东莱州府,而矿石和煤炭,一部分本地自产,另一部分从辽东半岛海运来。

第三块则是辽东都司。

而且毛纪自家就涉及铁业,因此他看到这个就嗅到了不妙的气味,如果将作监真的弄出了日产万斤高炉,并且开始朝日产十万斤迈进,那他们这些北方铁业幕后老板,可就要亏得当裤子了!

因此毛纪无论如何,都要去看看:“喝道!让开!今日我必定拆穿你们谎报祥瑞之恶事!”

“谎报祥瑞?”谷大用一听,气笑道:“好一顶大帽子!将作监报告,只是例行公事。知悉内阁!什么时候内阁的手,能伸到我内廷来了!”

“你!”

谷大用一呛,毛纪脸色更难看了。

“维之,注意官仪。”杨廷和上前半步,喝断了毛纪的发作。

将作监确实是内廷的衙门,皇帝下边的衙门,他知悉内阁,确实只是例行公事,毛纪这般发作,不合规矩。

“不过,据我所知,纵然是长治,一年所产铁料,也不过才区区三十万斤,将作监一日产万斤,那岂不是说一个炉子一年能有三百万斤铁料出产?”

杨廷和看向谷大用:“此事,确实干系大明铁产,所以内阁相对重视了不少。不知道谷太监,能否让我们去看看?”

“无诏,不得参观。”谷大用冷笑道,“毕竟事关我大明钢铁产出安全,国之重器,岂能让人随意参观。若是有些人学走了技术,悄悄发往民间倒也罢,就怕有人通敌卖国,害了四方不宁。”

“你几个意思!”毛纪气急怒吼。

“维之!注意官仪!”杨廷和又一次转身呵斥。

毛纪一脸阴沉。

“哈!好大的官威!”谷大用嗤笑

起来,“也别在咱家面前这般嚣张!将作监有将作监的规矩,你们也管好自己的手。对了,既然你们都来了,我也省心走一趟。管好你们的人,莫要随意伸手将作监里的匠人家人。

陛下已经下了铁律,谁对将作监里的国之大匠威胁,管你皇亲贵胄还是高门大户,诛九族起步,都听着,莫要做了不该做的事情,进而害了九族!”

杨廷和诧异的看着谷大用的话,竟然这般看中这套技术吗?

那看来很有东西。

杨廷和再看看后边滚滚冒着浓烟的将作监,颔首说道:“此事我会下令工部严肃保护匠人家属。不过,维之的情绪,是有些收不住。毕竟这些时日,事务繁杂,内阁多是少眠,因而暴躁了不少。”

“谁人不暴躁?”谷大用眯起眼睛看向毛纪,“这天下谁都少眠,谁都暴躁,咱家为了这十万斤日产的高炉努力研究,一样每日睡不过两个时辰。

咱家都不呼一声苦累,倒是你们这些文官,养尊处优惯了,区区数日不得安寝,就这般叫苦不迭,真是可笑。好了,若是你们要参观,自行上书于陛下,此外不得乱进。

最后别怪咱家没提醒你们,外边站着的军士,都是镇国府的兵,除了陛下,没人使唤得动。

乱闯,格杀勿论。”

说完,谷大用懒得理会,转身离开。

杨廷和转身,看了一眼黑着脸的毛纪,在看边侧梁储问道:“佛山的铁厂,能做到这般日产吗?”

梁储闻言摇头:“佛山一年,最多八百万斤。京中将作监,被陛下还这般守护,十之八九,是真的有新的技术了。一炉能产一日一万斤的话,若是有一百个炉子,顺天一日就能产一百万斤铁,而谷大用言其在研究十万斤一炉的高炉。若是能成,他必然名垂青史。”

事实上,梁储这边留了个心眼,在明代正德年间,佛山的铁产量预估在九千吨上下。

只是很多都是私营铁业,朝廷根本收不到这个铁业的税,所以必须隐瞒,不然会害了佛山那边的家族。

“我去找陛下,无论如何,一定要确定铁产数量。”

杨廷和再看了一眼毛纪:“维之,你也随我去一趟。”

毛纪点了点头,难得没有反对。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