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新学声名远播,有喜有忧

话说县里洋学堂筹建好后,王老太爷让家里几个大点的晚辈都去学校练书,只留了几个年龄尚不足十岁的娃在张家学堂读书识字。

世进和几个弟弟们,学习都很认真,每天下了课,还要在宿舍反复温习功课,对于从未接触过的数理化等学科知识,很快也就摸到了门道。但世忠、世良两个,平时都是学不进去的主,更何况这些深奥难懂的数理化知识,一到上课两人就犯困,要不就是望着窗外发呆,气得老师拎起耳朵就罚站,两人一学期的校园生活,大多是在罚站中度过的。

看着两个弟弟学习吃力,世进就主动每天放学后,去给他俩补课,但是一个知识点,任是讲无数遍,两人都不知所以然,好在世进耐心,反复的讲,两人也才能明白一点,但是头天懂了,第二天就忘了。

一天早上,又是数学课,这世忠、世良两人没睡醒,课堂上一直打瞌睡,被老师揪起来站到了墙角。没成想,两人居然站着靠着墙脚又睡着了,还打起了呼噜,这气得老师火冒三丈,觉得他教不好这样的学生,要让两兄弟把家里人叫到学校来。

这两人从小就怕爷爷,担心他知道后又是家法伺候,屁股保不齐要开花,自然是不肯叫家长来,但是老师那里让通知家长去,不去的话,怕是老师要亲自上芭粽山。正当两人左思右想、举棋不定之时,一个鬼点子就冒了出来。这天,两人不知道从哪里找来了个浑身脏兮兮的老头,带到宿舍给他洗刷了一番后,就带着就去见了老师,说是自家爷爷。这老师见着两兄弟的爷爷来了,自然是把两兄弟数落了一顿,这老头子一个劲的承诺,回去好好教育两兄弟,这样的事情绝不再犯,看着老太爷诚恳的样子,老师也才放过了此事。但天下没有不漏风的墙,这事不知道被班里哪个学生告诉了老师,老师气得拎起教棍就追了出去,两兄弟干脆翻了围墙跑了出去。

关于两兄弟这事,学校数理化这几门老师,提起都是火冒三丈,以至于报告了校长,要让学校开除这两人。但是语文和地理老师却有不同看法,语文老师觉得两兄弟的字写的特别漂亮,他教了十来年学生,少有这么好看的字,而且写文章,这两人也还能写出比较新的观点和看法。地理老师也认为,两兄弟上地理课,那是特别的认真,课堂上就数他俩提问最多,兴趣最大。校长听说此事后,也劝着冒火的几位老师说:“人无完人,可能这兄弟俩只是有些偏科。苗子是好苗子,就看你们怎么带了!”,几位老师也只能无奈的点了点头,回去继续看紧两人。

话说这万源县办了洋学堂的事,很快就传到了周边几个县,陆陆续续有学生背着被子等生活用品,走了几百里路前来求学。这日,王老太爷正在家中帮着几个晚辈晾晒香菇,几个邻居就慌慌张张跑来了,他们喊道:“王老太爷,你家孙女世荣在对面山上发现了一个昏迷的年轻人,就隔着山谷喊我们回来叫人,去帮她一把。”,王老太爷听说此事后,也很是诧异,周边几个县求学的娃娃,多半走的是大路,直接就到县城了,怎么会跑到芭粽山上来呢?不容多想,叫上家里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就赶紧往对面山上赶去。

世荣发现这个年轻人时,他恰好躺在一个山坡下,想来是天黑路难行,不小心摔了下去,好在身上背着的棉被帮他缓冲了撞击,才保住了性命。这世荣采摘香菇经过时,就多往山坡下瞟了一眼,这才发现了草丛中的他,赶紧上前查看,发现还有气息,只是这人浑身已经冷得直哆嗦。世荣向来是一双大脚,力气也大,赶紧把这年轻人挪了上来,放在能晒着太阳的地方,好帮他取暖;又看着这一晚过去,露水早已把这年轻人的衣服湿透了,就想帮他把湿透的衣服脱了。正在这时,王老太爷赶到了,大喝一声:“世荣,男女有别,快住手!”,吓得世荣手赶紧又缩了回去。几人看着这年轻人的模样和背着的生活用品,多半是一个学生,也就赶紧背着往家的方向走。到了家,给他喂了热水,换了湿衣,裹了棉被,他才缓过神来,坐在火炉前给大家讲起了事情经过。

原来他不是周边几个县的人,他是从陕西紫阳那边过来的,姓杨名万,家里父亲听说万源兴办了洋学堂,好多学子都辞别家乡过去念书,本想资助当地也办一所,但这洋学堂开支极大,他父亲为了慎重起见,就派他过来先学个一年,看看这洋学堂是否徒有虚名。跟他一起过来的还有一个随从,但是两人在翻山的时候,迷了路,两人在山林里打不着方向,就只能一路向南。在翻一座大山时,自己饥渴难耐,累得走不动,随从就出去找水,但是等了一整天都没有见人回来。不得已,自己只得继续向前,昨晚走到一条小路上,心里一激动,以为可以碰上人家了,但是不曾想脚底一滑,就跌进了山沟。

众人一听果然是学生,就赶紧吩咐人去做饭做菜,好好招待一下。这杨万看到救她的世荣一双大脚,就像发现新大陆一样,看得目不转睛。这世荣却不高兴了,没有好气的骂道:“看什么看,我就是一双大脚,家里人都骂我今后嫁不出去!你是不是也想看我的笑话?我今天真是救了一只白眼狼!”,这杨万赶紧道歉解释道:“我们那边女子全是缠过脚的小脚女子,还没有见过大脚的姑娘。还请世荣姑娘见谅,不要生我这没见过世面的人的气!”。这世荣是个直性子,见人家道歉了,就也没有再揪着不放了,笑呵呵地出去帮忙了!

这杨万伤了腿和脚踝,成天坐在火炉前动弹不得,正所谓伤筋动骨一百天,自己的腿要痊愈还得呆一阵子,但他忧心走失的随从和自己求学的事,整天愁眉苦脸。好在世荣有空了,就经常过来陪他说话,宽慰他道:“这些年山里人家多了起来,只要不是没有人烟的深山老林子,多半能被猎人搭救。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你担心也没有办法,还不如快快养伤好起来再去寻人!至于读书的事,那个不急一朝一夕,我几个哥哥都在县里洋学堂念书,要不我去给你找几本他们读过的书,你先看着?”,这杨万一听世荣几个哥哥都在洋学堂念过书,立马来了精神,让世荣赶紧去找书来。

从那以后,杨万天天在火堆前看书,不懂的就记了下来。好在没过多久,学校就放了暑假,几个哥哥们都回来了,杨万赶紧请教书里不懂的知识点,世进给他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让杨万对王家人更是感激。世荣也在旁边听着,她倒是聪明得很,几个哥哥一讲,她就懂了,气得王老太爷直骂世忠和世良两兄弟:“白大桶两个,中看不中用,再学不好,我就让世荣去学校顶你们两个的位置”,吓得世忠世良成天躲着爷爷在外瞎晃悠。

两个多月时间一晃就过去了,杨万的脚也好利索了,他跟着世进、世忠几人,也来县里学堂报道,正式开启他的求学生涯。同时也修书一封,托人带到了紫阳,告知家里人自己被王家所救之事。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