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流言

姜云升这番正气凛然的君子言论,听得不少人想以头抢地。

更有甚者,恨不得戳破自己的耳朵,免得再听到这种“污言秽语”。

朝中忠直之臣心中只有两个字:晦气!

你姜云升若真是两袖清风,上对的起君王,下对的起百姓,一生忠直,那这满朝官员就是人间圣人!

“胡说八道!!!”刘元丰气急:“姜云升,你怎的连面皮都不要了?!”

“朝中谁人不知,你姜云升自掌权以来结党营私,排除异己,姜党更是贪污成风!”

“陛下!!”刘元丰拜倒,以头抢地,声嘶力竭:“此奸贼所谋甚大,不除不足以正朝纲啊陛下!!

“刘大人所言极是。”姜云升惨然一笑,身上散发出一种孤寂感,让人觉得他是一个被人误解,被人污蔑成小人的正道君子。

他脱下官帽,深深下拜:“陛下,臣确实所谋甚大。”

声音渐渐高昂:“臣所谋者,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臣所谋者,百官奋起,国家昌荣,江山不老,吾皇永存!”

轰隆!

平地一声惊雷起。

“好,好,好!”

老皇帝激动的拍着龙椅扶手,站了起来,他面色涨的通红:“好一个江山不老,好一个吾皇永存!”

“爱卿真是朕的肱骨之臣啊!!”tiqi.org 草莓小说网

老皇帝很开心,这么清新脱俗的马屁,他已经很久没听过了!

姜云升啊姜云升,你今日真是小刀拉屁股,给朕开了眼了!

老皇帝很开心,朝中百官却很懵逼,他们脑瓜子嗡嗡的。

臣子的关注点和老皇帝不一样,他们在乎的是姜云升说的第一个所谋者,“横渠四句”振聋发聩,不断在百官脑海中回荡,碰撞。

这种话,真的能从一个奸佞小人口中说出来吗?

这是多么宏伟的气魄啊!

不少官员陷入了自我怀疑,姜云升,他真的是奸臣吗?

这场激烈的朝争,最终以姜云升的“脱帽绝杀”,以老皇帝一句“姜卿忠孝,尔等不得肆意攀诬”,落下了帷幕。

朝争无果,有些人却显然是不会消停的,几乎是一夜之间,皇帝陛下称颂姜云升忠孝,夸赞姜大人熟读兵书,有意将京营交付给他的消息就传遍了整个京城。

当然,姜大人在朝堂上振聋发聩的“横渠四句”也传了出来,而且越传越广,传向整个天下。

至于为什么那四句被称作“横渠四句”?

姜大人亲口说了那是“横渠四句”,必然是没错的。

“老爷,咱们的人都派出去了。”

“嗯,怎么吩咐的?”

姜府,姜云升坐在登仙桥上,老神在在的垂钓,福伯在他身后汇报:“回老爷话。”

“就说姜大人治兵有方,不费朝廷一文一钱也能治理好京营,还说了些屯田养军的法子。”

“善!”

姜云升点头,所谓不费一文一钱,屯田养兵什么的自然是空话,这京城周遭地界,哪还有公田?

全是王公贵族,达官贵人们的私田!

不过谣言嘛,也就是这么一回事。

“是成是败,就看三天后的朝会了。”

没错,老皇帝“痛定思痛”,将朝会改成三天一次,理由自然是“寡人有疾”。

在姜云升和刘元丰的一齐发力下,上至帝王将相,下至贩夫走卒,全都知晓了这件事。

三日后的朝会上,刘元丰果然开始发力,数十位朝臣纷纷进言,奏请陛下,由姜大人提督京营,理由也很充分。

“陛下,姜大人曾言不费朝廷一文一钱便可大治京营,实乃本朝第一贤臣!”

“臣斗胆谏言,请陛下应允!”

谏言的是位身姿挺拔的官员,刘元丰觉得很欣慰,这官员新进朝堂,不是他这派的,但依然和他不谋而合。

这说明什么?

说明姜云升是乱臣贼子,奸佞小人,人人共诛之!

姜云升表现的很是惊慌失措,他难以置信道:“荒谬,本官乃是文官,哪来治军的本领?”

说完对龙椅上的老皇帝拜道:“陛下,此事万万不可啊!”

见他这样,刘元丰心中大定,上前谏言道:“陛下!朝中百官,京城百姓,京营八万兵卒皆信任姜大人能办好此事,还望陛下下旨!”

“一派胡言!”姜云升气急:“刘大人也知道这是八万兵卒,不是八万牲畜,如何能不费一文一钱安置妥当?”

“难道要本官倾尽家财吗!”

刘元丰一副“这可是你说的,不关我的事”的模样,接话道:“姜大人有此想法真是囯之大幸,大人一心为国,本官佩服,佩服。”

老皇帝本来对朝臣们的谏言不感兴趣,直到姜云升说倾尽家财后,他心底一下就盘算起来了。

老皇帝自然知道,治理京营不可能不花费一文一钱,这京营八万人,是一个非常巨大的窟窿。

但若不是花朝廷的钱呢?

姜云升的家财应当不比孙泽行少,老皇帝觉得此事可行。

先让姜云升提督京营,一发现他有什么不臣之心,立马就给他砍了!

此番借着朝臣请命,大可直接就将此事顺水推舟的交给姜云升。

若是姜云升事后来找,就推脱朝情汹涌,朕不得不允。

不过……

老皇帝依旧在犹疑,还在顾虑,让聪明人领兵,这可是头一回,真不会出什么事吗?

姜云升还在争辩:“刘大人,本官是文官,手无缚鸡之力,又膝下无子,一旦遭遇不测…”

此话一出,立马打消老皇帝所有的疑虑,是啊,这人没儿子啊!

就是造反了,皇位又能传给谁?

“爱卿勿忧!”

老皇帝给姜云升吃了颗定心丸,“京营皆是良家子,必不会犯上作乱。”

“来啊,下旨,着姜卿提督京营!”

良家子就不会作乱?

姜云升心下欢喜,不屑,面上一脸愁苦的接下差事。

于是许多官员就见到他下了朝,第一时间就去后殿面见陛下,然后又很快被打发了出来。

姜云升不复意气风发,他一副失魂落魄的模样,走在宫中,朝臣纷纷避让。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