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瞒天过海

泥人姜虽然只是一位民间艺人,不懂学术内容,但一身传家的本领却相当扎实。

虽然他这个人看起来比较和蔼,但我的话毕竟是在质疑他的专业性,让他感觉到了恶意侵犯,瞬间激怒了这个老头:“所谓古董,都是历朝历代流传下来的珍玩,你让我做仿品,我可以做到以假乱真!但假的就是假的,还说什么烧制真的古董,这叫什么屁话?”

我笑呵呵的问道:“姜老,请问您对古董鉴定的标准是什么呢?”

泥人姜傲然道:“我是吃古陶瓷的,不懂其他古玩的鉴定,但一件瓷器是真是假,我只要上手看一眼,就能分辨出真假。”

我继续问道:“如果我能做出来一件让您看不出真假的作品呢?”

泥人姜嗤之以鼻:“那也不是真品!人工做出来的东西,就算再天衣无缝,它也是一件高仿。”

“可是如果我拿出来的东西,所有人都看不出真伪,就连C14都无法鉴定出来呢?”

我看着泥人姜的眼睛:“只要我不说这件器物的来历,世界上除了我之外,再也没人知道它是赝品,试问它究竟是真的还是假的呢?”tefu.org 柠檬小说网

泥人姜的孙子下意识的对我进行了反驳:“这不可能!人有打眼的时候,但现代科技绝对不可能糊弄过去!以前也有人用几件高仿的瓷器来找我爷爷掌过眼,但那些瓷器都没能过C14那一关!”

“C14鉴定法”由1960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威拉得·利比发明,是一种用碳同位素来鉴定古物年份的技术,被考古学家称为“碳钟”,是考古和鉴定学的重大变革与里程碑。

C14是一种放射性元素,半周期约5700年,分子会随着时间流逝逐渐减少,若将所测样本中C14含量比较一个已知年份的数据,是可以测算出古物的大约年份,通常年份越远,结果越准。

当年碳十四技术出现之后,对于全球的古玩造假市场造成了极为强烈的冲击,也让许多藏家一夜间倾家荡产。

泥人姜的孙子毕竟少年心性,这一句话已经露了怯,说明泥人姜以前也有打眼的时候,不过都依托碳十四技术保住了颜面。

泥人姜也是个聪明人,见他孙子已经把话给说漏了,也没有隐瞒:“我老头子在瓷器行泡了一辈子,高仿手段见过不少,所谓赝品,不外乎人与人之间的博弈,但这些手段在面对科技的时候,全都原形毕露,你真有瞒过C14的办法?”

“您老是瓷器大家,我如果没有绝对的把握,当然不敢在您的面前大放厥词。”

我见泥人姜上钩,不徐不疾的点上了一支烟:“您觉得我将这种技术的秘密讲述给您,它值不值三十万呢?”

“值!当然值!”泥人姜毫不犹豫的开口道:“如果你真有这种技术,别说三十万尾款,我连之前的二十万定金都原封不动的退给你,并且免费帮你干这一次的活!”

我见泥人姜同意,补充道:“姜老,这件事我可以告诉您,但您的小孙子不能听。我这么做并不是防备你们,而是怕您的小孙子心性还不成熟,倘若掌握了歪门邪道,容易误入歧途。”

泥人姜在口袋里抽出一百块钱递给了孙子:“出去找个商店,帮我买酒,再带点下酒菜出来。”

“哎!”

泥人姜的孙子原本兴致勃勃的想要听我介绍方法,此刻忽然被支开,垂头丧气的走了。

等男孩离开后,我对泥人姜说道:“姜老,虽然我们这次雇你来干活,也可以把这个技术交给你,但你得保证绝对不会将这项技术外传,否则我们四门不会放过你!”

泥人姜拍着胸脯保证道:“这一点你放心好咧!我姜家虽然不是什么名门望族,但是在圈内也算小有名气,我老头子学这技术不为造假,只为以后不被同样的手段所蒙骗,答应你的事情,一定会做到!”

“其实这种造假手段,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无外乎一张窗户纸,只要被捅破了,也就没什么稀奇了。”

我说话间走到车边,掀开捷达的后备箱,吃力的在里面拎出了一个麻袋:“这种造假手段,无外乎两点,其实是原料,其二是技术!”

“原料?”

泥人姜走上前来,打开袋子看到里面的物品,顿时眯起了眼睛:“这东西是……”

“我们不久前刚在一座西周墓里面取出来的随葬品碎片,只要我们将这些物品研成粉,重新进行塑形、加工,在经过碳十四检测的时候,年代鉴定的结果一定是西周!”

我顿了一下:“只要您老的手艺可以将器型打造的足够完美,能够蒙混过鉴定师的眼睛,这事就成了一半,只要对方吃不准这东西的真假,上了仪器检测,那么在他眼中,这件东西就是不折不扣的真品!”

“这世上,竟然还有这样的造假方式,简直前所未闻!”

泥人姜看着袋子里的陶器碎片,一脸吃惊:“以前我见过最高明的制假手段,无非是在残缺的陶瓷上狗尾续貂,而你这方式……耸人听闻!”

“这种做假的方式很少见,且对于工匠的技艺有着极高的要求,只要制作陶瓷的人能够将器型制造的足够完美,在碳十四技术出现之前,几乎是无解的手段。但寻常的造假团伙很难弄到这种材料,而能够弄到材料的盗墓贼冒着风险去盗墓,也没必要放着值钱的随葬品不要,去费力的背着陶瓷残片和墓砖回来,所以这一行才没有发扬光大。”

我说的这种办法,是在判官录中记载的。

94年春节,我爷爷就曾被这种手艺给骗过,当时他几乎掏空家里的积蓄,收下了一件死当的北魏人马陶俑。

我爷爷对这件陶俑爱不释手,把玩了一下午,却发现那人俑的腰带,并不是北魏形制。

等他反应过来不对劲,想要找卖家的时候,对方早已经逃之夭夭。

我爷爷心有不甘,带着马俑去做了碳十四鉴定,竟然显示年代是没有问题的。

最后他遵循祖训,为了不售假,摔碎了那陶俑,才发现了这种选用最接近真品的原料,采用最接近真品的工艺,使器物的造型和装饰风格与真品丝毫不差,足以瞒天过海的阴险手段。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