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诗会

完事后,赵大宝坐在花园中喝着茶与陈圆圆聊天,很快吴庸就来了。

陈圆圆将吴庸引进花园,吴庸看到赵大宝赶紧行礼道:“学生见过老师!”

“嗯,时间差不多了,咱们出门吧!对了,今晚上是诗会,你不要给老师丢人!”

赵大宝带吴庸的意思就是让他去挡刀,自己什么水平自己知道,虽然昨晚上经过加班背了几首诗词,但那敢在那些知识分子前面卖弄,所以今晚上就靠吴庸了。

吴庸怎么说也算是读书人,还有秀才的功名,自然不惧这种诗会。

“请老师放心,学生有准备!”

得到答复后,赵大宝才带着吴庸出了门。

今晚上的诗会在秦淮河畔的天香楼,赵大宝他们来到门口,这里是一栋小楼,与普通青楼不同,这里并没有漆成青色,从外表看来就是普通的民居。

走进小楼内部就不同了,装修的富丽堂皇,几个衣着华丽的少女正站在门口迎客。

赵大宝报了自己的名号,少女将他们二人带到二楼,这里早已经坐满了人,为首一个人面熟,但赵大宝记不起来是谁了。

钱直爱坐在下首,看到赵大宝来了,赶紧站起来打招呼道:“启明,过来这里坐!”

正好钱直爱身边有一个空座位,赵大宝直接坐了下去,吴庸就坐在赵大宝身后。qupi.org 龙虾小说网

“诸位,这位赵启明贤弟是我父新收的弟子!启明跟我见过诸位师兄!”

赵大宝赶紧站起来,跟着钱直爱见过诸位钱谦益的弟子。

居中那个中年人看到赵大宝给自己行礼,没办法只好回礼,同时哼道:“恩师这是怎么了?什么阿猫阿狗都收入门下!”

这人一说话,赵大宝想起这是谁了,不就是前几天与自己争抢陈圆圆那个家伙吗?

“启明,这是师兄谢三宾,字象三,天启五年进士,丁忧前是太仆寺少卿!”

赵大宝虽然心中大骂这个谢三宾,但表面上却笑道:“小弟见过象三兄!”

谢三宾边上也是一个三十多岁中年人,钱直爱拉着赵大宝说道:“这位是瞿式耜,字起田,万历四十四年进士,三年前因为仗义执言,被朝中奸臣所害,现赋闲在家!”

瞿式耜啊,这可是大清官!

赵大宝查过百度,这个瞿式耜大概是钱谦益学生中最刚正的一人,后来当过朱由榔的大学士,兵败后自杀殉国,这是个值得尊重的人!

“小弟见过起田兄!”

与满脸怨种相的谢三宾不同,瞿式耜到十分客气,起身拉着赵大宝笑道:“贤弟不用多礼,以后你我兄弟同在恩师门下学艺!”

下一个也是个中年人,不过长的极帅,一米八的身高,留着胡须,年纪在三十左右。

“启明,这位是陈名夏,字百史,应天府溧阳人!”

这就是陈名夏,未来满清的吏部尚书!

赵大宝以前还想拜入他的门下,没想到今天碰到了!

“百史兄,小弟有礼了!”

陈名夏没有说话,笑了笑起身还礼!

剩下的几人分别是彭宾、周立勋等,这些人都是钱谦益的学生,但赵大宝没听过名字,估计在历史上也是无名之辈。

最后一人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与赵大宝年纪相当,坐在最下首。

这人没等钱直爱介绍,直接站起来说道:“小弟侯方域,字朝宗,河南商丘人,见过启明兄!”

侯方域?难道是那个投降清朝,留下名句两朝应举侯公子、忍对桃花说李香的侯方域?

赵大宝上下打量一下,这家伙果然长的眉清目秀,怪不得能勾搭上李香君。

“朝宗贤弟,我也是河南商丘人,咱们是老乡啊!”

“哦,启明兄家居商丘何地啊?”

赵大宝老家河南砀山的,不过明代砀山县归山东管,不过为了与侯方域拉上关系,赵大宝将老家西移了一百多里。

“愚兄老家夏邑的!”

“哦,两家离的不远,失敬失敬!”

钱直爱笑道:“朝宗老弟别看刚到弱冠之年,但三年前就为侯司农起草过屯田十目,洋洋万言,条畅练达!朝中大臣都赞叹不绝啊!”

赵大宝心中大骂:靠,有什么了不起,我老子要是财政部长,我能写十万字!

“朝宗贤弟将来一定是国之干才!”

侯方域还年轻,被赵大宝夸的脸红,赶紧拱手推辞。

都见过礼了,赵大宝重新坐了下来,谢三宾说道:“人都齐了,刚才传诗到谁了?”

徐孚远笑道:“到小弟了!”

徐孚远站起来走了几步,然后说道:“诸位,本月是夏粮收获的季节,小弟就以夏粮为题赋诗一首!”

“绿野连天拥芳甸,春风吹拂碧云端 。 金穗垂簇映朝霞,良田秀美万户依。 ”

“好,好诗!贤弟当喝一杯!”

赵大宝看到这样子才知道诗会是什么,不就是一人做一首打油诗,然后周围人捧臭脚,实在没啥意思。

屋中一共才七八个人,很快就轮到了赵大宝,这时候他正对着面前的肴肉使劲,钱直爱推了他一把才知道,轮到自己了。

赵大宝什么水平自己当然知道,赶紧推辞道:“诸位,小弟来的匆忙,实在没准备,要不让我新收的弟子来一首吧!”

“哼哼,没有准备?你连个普通诗词都不会,凭什么与我等坐着喝酒?”

说话的是谢三宾,赵大宝知道这家伙看自己不顺眼,但不会就是不会,赵大宝刚要在次推辞,那知道谢三宾又说话了。

“你以为给老师送了重礼就能列与门墙?桐油罐只配装桐油,你还是离开这里吧!”

赵大宝听这家伙说的太难听了,看来今天老子不露两手不行了,幸好他来之前做过准备,从网上找了几首清代的诗词,要不今天真容易丢人。

赵大宝将面前的酒杯端起来一饮而尽,然后说道:“既然如此小弟献丑了!”

赵大宝学着其他人在屋中走了几步,然后面对谢三宾,背着手念道:“李杜诗篇万口传, 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