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装模作样备考忙

会试可以说是科举考试中最重要的一场了,因为会试过了,进士功名基本就到手了。

殿试只是排定进士名次而已,基本不会淘汰会选出来的贡士。

会试也是科举考试中最难考的一场,一般的举人十个里面有一个能通过会试就算是不错了,很多举人那都是考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都过不了会试这一关。

比如,历史上比较有名的文震孟和王徵那都是万历二十二年就中举了,直到天启二年才通过会试,他们都考了二十七年,足足考了九次才通过会试这一关,由此可见,通过会试到底有多难。

当然,搞到会试考题了那就不一样了。

这会试之所以难,那主要是题太多,四书义三道,经义四道,试论一道,判语五条,诏、诰、表内选答一道,经史策五道,加起来总共就是十九道题,而且每道题都要写出一篇三百字左右的八股文来。

八股文那可不是一般的难写,八股文不但有严格的格式要求,还必须用古人的语气,引经据典,绝对不允许自由发挥,而且句子的长短、字的繁简、声调的高低等也都要相对成文。

可以说,一天能做出一篇好的八股文来就算是不错了,会试却是九天就要写出十九篇八股文来。

所以,搞到会试考题,那会试基本上就等于过了。qupi.org 龙虾小说网

因为搞到考题之后有大把的时间来做八股文章,甚至还能请大量做八股文的高手来帮忙做,这种情况下,人家在九天内匆匆做出的十九篇文章怎么跟你比?

唐汝楫拿到的考题那就是连带十九篇八股文都做好了,每一篇那都做得相当之好,这估计是严世藩集严党大批进士之力给他做出来的。

人家本来就是进士,八股文章自然做得好,而且人家还有大量的时间琢磨,一个人可能琢磨几天才做出一篇来,能不好吗?

曾淳拿着这十九篇八股文读了好几个晚上,每每那都读得摇头晃脑,人家写得是真好。

可惜,再好也不能用,他若是与唐汝楫做出来的八股文一模一样,那就是找死了,唐汝楫可能不会死,严嵩父子绝对会利用此事反咬一口把他给咬死。

他也只能趁着放假的时间,早早便派人去把沈炼、杨继盛、王世贞和黄铸给请了过来,随即神神秘秘的把他们招到书房之中,将抄好的考题交给他们传阅了一番。

四人除了沈炼,那都是满脸震惊之色。

这就跟会试题一模一样啊,顺序都是一样的,他们都参加过会试,自然能看出来,这十有八九就是明年的会试考题了!

曾淳见他们都大致看了一遍,这才满脸郑重道:“怎么样,这些八股文章做得如何,你们能做出这样的来吗?”

你还让我们帮你作弊!

沈炼闻言,那都不由得一愣。

这些人怎么都不说话呢?

曾淳颇有些好奇道:“你们都做不出这样的八股文章来吗,严世藩难道是请一甲的状元、榜眼和探花帮忙做的?”

屁!

这话说的,有点看不起人了啊。

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文人相轻,武人相重。”,文人那都是谁都不服谁,更何况这四个的文才那都不是一般的高。

沈炼都忍不住轻蔑道:“贪官污吏能做出什么好文章来,这些最多也就是三甲进士水平,什么一甲状元、榜眼、探花?”

王世贞也连连点头道:“是啊,这些肯定都是琢磨好几天写出来的文章,对仗是很工整,文采却不怎么样,对经义的理解比起我们来都差远了。”

呃,没想到无意间一句话竟然变成了激将法。

这四个人那可都不是一般的厉害,沈炼那就是天下闻名的大才子,杨继盛、王世贞和黄铸那都是二甲进士,而且黄铸和杨继盛的排名还跟张居正不相上下,都是二甲前列。

他们能服谁?

哪怕就是真正的状元、榜眼、探花他们也不会服啊!

不服就好。

曾淳连忙顺势道:“你们的意思能做出比这更好的文章来?”

杨继盛毫不犹豫的点头道:“那当然,看这行文习惯,这十九道题就不是一个人做出来的,我若是现在就回去做,十九天之后我能给你做出十九篇比这些都好得多的文章来。”

那可太好了。

曾淳看了看其他三人,假意道:“要不就麻烦仲芳兄来做?”

那怎么行,我们也得做!

沈炼很是干脆道:“要不我们一人做十九篇,到时候切磋切磋,然后帮伯忠挑出十九篇最好的来,再按一样的行文习惯糅合糅合。”

王世贞那是毫不犹豫的点头道:“好啊。”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