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绝处逢生

玉琴已经成为商楚的得力助手,她经常去采办东西,意外看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在街上游荡,这个身影烧成灰她都不会忘记,但两人分别已有快二十年了,眼前这位肮脏寒酸的糟大叔是过去那位锦衣华服的美少年吗?

玉琴不相信自己心目中的男神会变成了这个样子,她怕认错了不敢认。可又想探个究竟,便远远地跟着。直到那人晕倒在地,她才敢上前仔细端详,确认是他后,便请人把他背回了家,帮他把肮脏的衣服换下,然后又给他请了大夫。

听大夫说病人没有生命危险,只是因为饥饿加上受了风寒才导致晕倒的,玉琴交代小儿子顾青杨好好照看病人,才放心的去干活。

男人醒后,看到一个机灵的小男孩笑道:“醒了醒了,先生终于醒了。”

男人嘶哑地说:“水,我想喝水。”

顾青杨马上给他拿来了一碗水。男人喝完后,火烧火燎的嗓子才舒服些,男孩又去给我端来一碗小米粥:“先生,你尝一下小米粥吧。”

饥肠辘辘的男人挣扎地坐在了起来,喝了小米粥有了力气,他环顾一下干净整洁而又简朴房间问道:“孩子,我这是在什么地方?”

顾青杨笑眯眯地说:“这是中公馆。”

男人疑惑地问:“我怎么会在这里的?”

“是我娘叫人把你背回来的。”

“你娘是谁?她在哪?”

“我娘叫顾妈,她去干活了,她等一下才能回来。”

“小朋友,叫什么名字?”

“我叫顾青杨。我娘回来了。”

玉琴不放心,抽空回来,看到男人醒了,她马上请安:“大爷吉祥。”

“玉琴,你怎么会在西安的?”

玉琴便述说她这些年的经历:当年她离开后,就去投靠一位远房亲戚,亲戚有一位顾姓邻居的儿子顾毅勇在外当兵,媳妇死了,家里面留下了一儿一女需要照顾。玉琴看老的病,小的小便热心地去照顾孩子和老人,老人很感激玉琴的照顾,后来老人死了,留下遗言让儿子顾毅勇娶玉琴为妻,顾毅勇的回来奔丧,看到她把孩子照顾得很好。丧事料理得井井有条。是个贤内助,就娶她为妻,并把一家子带到了南京。

1937年的上海保卫战开始前,叔旺知道南京肯定守不住的,便安排妻儿到四川,考虑商楚母子需要人照顾,顾义勇就让拖儿带女的玉琴跟着商楚到了成都避难,后来叔旺在上海保卫战中战死,顾毅勇九死一生地把叔旺的遗物带回给商楚后,又赶回了战场,结果在抗战中阵亡了。商楚念顾毅勇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对自己都忠心耿耿,又见玉琴手脚麻利,干事妥当。便把玉琴一家留在身边。

玉琴说完后又问:“大爷,你怎么会变成这样呢?”

“日本鬼子霸占了我的家,我现在是有家不能回,变得一无所有了,只好四处流浪。我听说国民政府原准备迁都西安,又把沿海的工厂迁一部分来西安,以为大后方军事重镇西安有发展的机会,便来西安谋发展,谁知西安这样落后。连找一份工作,都到处碰壁,根本没有工作机会。”

“作孽啊,日本人真可恶啊,这些年都是家破人亡的逃难人。我的爷,西安啊本来就没有多少工厂,又遭日本鬼子的飞机轰炸,好多厂房,机器都被炸毁了。工厂没活干,更加没有工作就机会,爷来错地方了。”

“不瞒你说,我现在已经不是什么大爷了,我现在是一个身无分文的流浪汉。比你还不如,你还有家,你还有孩子。我可是什么都没有。标准的光棍一个。”

“大爷快别这么说,您就在这西安歇息多几天,把身子骨养好了之后再做打算吧。可惜你是个高贵的人,要不在商家找份活还是可以的。”

男人神色黯然的说:“我现在已是个走投无路的流浪汉了,还说什么高贵不高贵,我现在能够找份工作来糊口,已经算不错啦。”

“如果实在没有办法的话,我去求太太给你做一份轻松的活,大丈夫能屈能伸,您就在这里将就一下子吧。我们这太太啊,什么都好,就是特讲究,一丝一毫的马虎都不行。”

“玉琴,她生活在豪门里,要求肯定比一般人高,主人要求下人严苛,不是件坏事,如果你当年你不在桃金娘手下做过,你又怎么能够知道讨主人喜欢,稳做中家的管家呢?”

“大爷千万不要把我以前告诉给别人,我就是为了到一个无人知晓的地方,开始新生活才离开你家的,好不容易嫁个好男人,谁知他又被日本鬼子打死了。我的命真苦啊,现在我要养4个孩子,就靠这份工作收入,如果太太知道我的过去。嫌弃我,我们一家就没有活路了。”

“这不是你个人的命苦,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劫难。你放心我会给你保守秘密的,也请给我保守秘密,我现在是来自上海的秋丰。”

“大爷说得对,会好起来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好人有好报。”

“玉琴你要记住,千万不能把我的真实身份告诉给太太。生活中每个人都有秘密,有些秘密真的不适合告诉别人。虽然我们两个人的身世没有什么不可告人的,但是还是不要公开,不要惹麻烦为好。”

“好好,我们都不提过去的事,你就安歇吧,委屈大爷和我们挤一宿了。明天再想办法吧。”

玉琴又煮了一大碗鸡蛋面条给秋丰吃:“秋大爷,没啥好招待您的。您就将就将就吧。”

“玉琴,谢谢你,这是天下最好吃的面条。”秋丰看到顾青杨眼巴巴地望着自己婉里的鸡蛋。便把鸡蛋让给他吃:“青杨,这个鸡蛋给你吃。”

顾青杨咽着口水,摇头说:“我不要,这是娘给先生的。”

秋丰逗他说:“对啊,你娘给我了,我看你乖,送给你呀。快吃吧。”

玉琴看到忍不住眼圈红,叹气说:“这老天爷怎么都让好人遭殃,杨儿,先生给你鸡蛋,快谢谢先生。”

顾青杨:“谢谢,先生。”然后一口把鸡蛋吃了。

为了让秋丰住得舒服些,玉琴把房间腾给秋丰住,自己一家人挤一间房间。临睡前玉琴和大儿子顾青松商量:“秋大爷是我的救命恩人,无论如何我都要帮他一下,你看一下。商家工厂里有啥轻活是大爷可以做的。”

顾青松说:“娘,既是你的救命恩人,我怎么没听你提过?”

“救命恩人是印在心里的,不是挂在嘴边的。”

“娘,商家在西安的工厂基本上被炸光了,现在在西安的就只有面粉厂和铺面。其他的都不在西安,现在面粉厂不缺人,若不是太太出面,我还没有这份工作呢。”

顾青松看到玉琴很失望,便又说:“我再找人打听,看哪里有招人的,秋大爷都会啥?我好向人家推荐。”

“秋大爷学问可大了。他可是办大事的人。”

在一边的顾红梅听到了,忙说:“娘。你真是老了,学堂里的岳先生不是准备要回家了吗?太太不是要找个教书先生吗?大爷学问大,作先生正合适,你怎么把又轻松,薪水又高的教书先生,这样好的差事给忘了?”

玉琴忙拍着脑门说:“哎哟,可不是,瞧我真是忙糊涂了,竟忘了这个茬,大爷一肚子的学问,做教书先生绰绰有余,真是吉人自有天相。”

“青松,你明天请个假,带大爷去买一身新衣服和理发去。”

“好。”

第二天一早,玉琴对秋丰说:“大爷。真是赶早了不如赶巧了,斌旺学堂正缺个教书先生,我向太太推荐您,您准备去应聘吧。”说完,拿出一个小包裹递给秋丰:“这点钱你拿去买一身好衣裳,人靠衣装马靠鞍。顺便去把胡子给刮了,这样人更精神些。”

“玉琴,你还要养孩子,我怎么能拿你辛苦钱?”

“大爷,你现在是虎落平阳被犬欺,一旦回到山林中老虎还是山大王,钱先借给你,等你有钱再还给我。”

秋丰听后十分高兴,真是上天保佑,让他圆了教书育人的梦。他特别叮嘱玉琴:“谢谢你,玉琴,我会给你这个投资一万倍的回报。我跟中家的人有些渊源。千万不要说出我的身份。”

“行啊,可你得教教我,我将如何向太太推荐你。千万别露陷,她最讨厌别人骗她了。”

玉琴马上向商楚推荐秋丰:“太太,我以前的东家来西安找工作,他可有学问了。能不能让他来当学堂做先生。”

“我们的孩子们小,女先生更适合他们。”

“孩子们已经有了太太这位女先生了。再有个男先生教他们,会更好些。这些孩子绝大多数没有父亲,他们更需要和爷们在一起。”

“他是什么大学毕业的?”

“他没有读过大学,他家以前有钱,是请先生上门教书的。同时请了几位先生来教他。他家的书可多了。光装书本就要一个大院子。”

“藏书多的人家并一定知识多,为了对孩子负责,所有来应聘的人都要进行考核,通过了才能入职。他多大年龄?”

“他是庚子年生,今年44岁,太太,他这个年龄不好找工作,有了这份工作,他会珍惜的,一定会好好干。”

“顾嫂,他原来是干什么的?”

“他原先在上海银行里面工作。上海祖界被日本人占领后,他不愿意为日本人工作,作亡国奴。所以失业啦。听说西安是很安全的大后方,不远千里来到了西安避难,结果这里工作机会比上海少多了。一直找不到工作。”

“在上海哪一家银行工作呢?”

“美国花旗银行。”

“他一个人来西安,还是带家眷一起来西安”

“他已经离婚了,没有家眷在西安。可以以学校为家,吃住在学校,全部身心投入学校的工作。”

“好吧,你通知他明天来面试。”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