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秋衣风波(上)

.com

原来的刘光天可以说是在他们眼皮底下长大的,是什么样子他们一清二楚,但经过这几天的相处,却发现他待人和气,对他们两口子真诚,做事周全,性格既开朗又沉稳,一点没有印象中经常被打的胆小畏缩,轻浮毛躁。

刚才的表现更是超出了他们的预料,让他们惊喜。

易中海则又想到一件事,忙叮嘱道:「光天要考中医的事,没考过前你千万别跟院里那些老娘们说,免得影响光天的学习。」

一大妈没好气的道:「这个还用你说?我早就想好了,别人要问,我就说他找同学玩儿去了。」

易中海放下心来,道:「那就好。睡觉吧。」

两人停止了交谈,闭上眼睡觉。

外屋,刘平的意识则进入了新房空间。

在确定要成为中医后,他已经拆开了那两只箱子,把里面的买的医书都整理了出来。

这些医书从作为理论基础的《黄帝内经》,到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再到后世名医,如清朝叶天士的《温热论》、《未刻本叶天士医案》,建国后的国医圣手莆辅周先生的《蒲辅周医案》、《蒲辅周医疗经验》、《中医对几种妇女病的治疗法》,还有中医院学生所用的教材,诊断学、药学之类,等等,足有六七十种。

这些书加上他电脑里存的电子文档,几乎涵盖了市面上所有能买到的、有真材实料的所有中医方面的书籍,加上爷爷在世时给他打下的基础,足够他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医的,按道理不用再多此一举去图书馆的。

但是,中医同样是发展的,有些后世认为正确的内容和理论,现在却未必一样——他将来给病人治病的时候可以用后世经过验证的方法,但考试却要按这个时代的来。

因为爷爷在世时对他的教导打下的基础,他看这些医书几乎不怎么费力,但他并没有真正行过医,为了日后能够正确的给病人治病,他决定以后每天都要抽时间阅读这些医书。

……

红星轧钢厂是部属的万人大厂,易中海又是工人中最顶级的八级钳工,办借书证的事很顺利,当天就领出来了。

摸着那本只有几页纸的白皮小册子,一大妈脸上却透着淡淡的不舍和伤感。

易中海诧异的问道:「借书证办下来了,你怎么还不高兴了?」

一大妈看了一眼在外面洗手洗脸的刘平,叹气道:「这几天我们娘俩天天在一起,他以后去图书馆看书,我就要一天都看不到他了……」

易中海好笑的道:「光天都这个岁数了,他学东西是正事,你总不能像小猫小狗一样拴在腿边吧?」

这时刘平洗完脸走进屋里,看到一大妈的表情,稍微一想就明白她舍不得,就走过去直接拿脸贴到她脸上,同时笑道:「怎么了,干妈是怕以后白天看不到我,舍不得我?」

这几天他俩朝夕相处,一早就知道对方为人,一个一开始就接受了,另一个是真心疼爱,两人之间已经没有生疏感,变得亲密起来。

「去一边去。」

此时被刘平贴了一脸水,一大妈只是象征性的推了推他的脑袋,随手递给毛巾擦脸,实际上一点都不嫌弃,反而是心里的失落和伤感都给贴得淡了。

刘平接过毛巾,一边擦脸一边解释道:「干妈,没事儿的,以后我们还是和前几天一样,早上一起去买菜,除去吃早饭的时间,出门就得九点了,然后我早点回来,一天算下来在外面的时间也就五六个小时。」

听他解释完,发现只有几个小时见到面后,一大妈心情瞬间就变好了。

不过,次日刘平要开始去图书馆了,她又担心起了他中午吃饭的问题,见无法说服他回来吃饭,就又塞

.com

给他一块钱,让他找个店,给他热一热带去馒头,或者买现成的吃。

刘平很感动,但他根本不担心午饭的问题,因为中午这顿饭他准备在新房空间里吃。

他已经试过,新房院子里的压水井能压出水来,且水质和穿越前的一样。

所以出门之后,他就找了个没人的胡同,心念一动进入了新房空间,然后切下来一块一两左右的偏瘦的五花肉,用压水井里的水焯水后,放进了电砂锅里,加上黄酒酱油等调料,用小火炖了起来。

到了中午,他就有了一块把子肉和肉汤配馒头吃了。

他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发现油大一点现在的肠胃也能承受住,不会拉肚子,随后几天他就把肉增加到了二两。

这样算的话,他一个月的用肉量也就六斤,那半扇猪肉足够他吃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合适的理由,他没办法拿出来跟一大妈他们分享,只能一个人吃。

不过,他已经打听好了,中医资格考试在今年的农历的九月中旬,到时候他有机会回馈一大妈她们了,同时他的补充新房空间库存的计划也能开始了。

当专注于某件事,生活变得规律,时间就过得很快,刘平都没怎么注意,二十天眨眼就过去了。

这天,他用饭盒装上给他馏好的馒头和拿特意为他买的麻汁拌的凉菜要出门的时候,一大妈叫住了他:「等等,你先别走。」

随后打开门往西厢房里喊了一声,秦淮如就带着皮尺走了出来。

刘平才知道一大妈又要给他做衣服,就笑着问道:「干妈,你怎么又要给我做新衣服?」

一大妈嗔道:「快秋天了,天气马上要凉了,不做衣服你穿什么?」

刘平嘿嘿一笑,把头放在她肩膀上笑道:「嗯,干妈,你最疼我了。」

一大妈看到秦淮如要进来了,就推开了他:「去去去,都这么大了,别让你嫂子笑话你。」

秦淮如走了进来,接话道:「笑话什么?」

刘平道:「笑话嫂子你长得俊,东旭哥有福气。」

易贾两家可以说是对门,平时经常在洗衣服时能碰到,虽然两人说话不多,但刘平每次都像现在这样会说话,秦淮如就莫名感觉她们很熟悉了:「你这张嘴啊,将来肯定能把小姑娘骗得找不到北。」

刘平张开胳膊让他量尺寸,同时反驳道:「嫂子你这话说得,不是让***妈怀疑我人品吗?」

一大妈笑道:「你只要是认真跟人家处对象,我巴不得你早点领个姑娘来家呢。」

刘平道:「别!我现在还小,就算找对象也得您老人家出面把关。」

秦淮如看向他那双像是黑宝石一样的眼睛,脑海里就又回想起上次做衣服对视那一眼的画面,现在好像比上次更有神了……

她赶紧收敛心神,顺势往下说道:「一大妈,您看他这张嘴,还叫不会说话?不过,我发现光天兄弟脸色比上次好太多了,可见您最近没少给他吃好东西。」

一大妈满足的看着刘平,笑道:「家里也没有好东西给他吃,就是让他吃饱,没饿着他。」

刘平转头看向她,却是知道,自从他来到这个家里,一大妈做的二合面馒头,白面比以前她们俩吃的可多了不少。

这种事自然没必要跟外人说,而一大妈看他的眼神就知道他知道这件事,就觉得对他好都是值得的。

秦淮如很快量好尺寸,带着布回到西厢房的家里。

贾张氏翻着眼皮看了一眼,就用力扎着鞋垫说道:「这才过去几天,就又给他做新衣裳!他那个尖嘴猴腮的样,一看就是福薄短命的,有福气穿新衣裳吗?还有那个那个老易,以前老贾在的时候对他

.com

多好?东旭跟了他那么久,都没说给他做一件新衣裳!」

秦淮如听得直皱眉头,脑海里浮现出刘平的模样,只觉得他长相清新阳光,哪里就尖嘴猴腮了?还骂他福薄命短,想想她就上火……

但她也知道这份心思不能表现出来,就尽量用冷淡不在意的语气说道:「妈,这是秋天的衣裳——二大爷家没把他衣裳送过来,不做他就穿的了。至于咱家东旭,原来有公公留下的衣裳,现在厂子里有工装,可不缺衣裳穿。」

贾张氏听她夸家里和贾东旭,又神气起来:「那是!咱们家东旭不缺衣裳穿!想要新衣裳,咱家有缝纫机,能自己做,不像她家,还得求着咱们!」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