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忠臣

三日后,白云坡,王林化妆成一位踏春游玩的书生,一袭白色的儒袍,拿着一把折扇不紧不慢的摇着。

一场雷阵雨过后,天空挂着一轮绚丽的彩虹,泥泞的道路上偶尔迎面走来几位樵夫,猎户和村民。

每一个人遇到穿着白衣的王林,眼神中都会流出一副看傻子的眼神,毕竟在他们想来山路本来就崎岖,雨后更是滑上不少。

稍微不小心就会摔倒,一身白色的书生服只怕会沾满了泥水,变得一片脏污,因此只有傻子才会没事干跑来游山玩水。

只是这些人却没有发现,王林不仅裤脚没有沾上泥水,每一次走路都会距离地面三寸,鞋底都是一片白净。

不久,山路旁出现一处废弃的茅草屋,隐约间可以听见包拯和公孙策的对话。

王林推开木门进屋,道:“你们选的房子不错,就是警戒心还有一些差,特别要注意一般的江湖人士都会轻功,别只顾那条山路,其他地方也要留意。”

正在讨论问题的包拯和公孙策,听到说话声瞬间吓出了一身冷汗,等看清来人的面孔才松了口气,两人赶忙起身抱拳道:“王兄,多谢王兄指点,看来我们还是大意了。”

旋即包拯伸手做了一个请的手势,道:“王兄请坐。”

公孙策立即帮忙倒水,放在王林的面前,道:“王兄请用。”

“谢谢。”王林扫了一眼两人,道。“包兄不知道找我有什么事吗?”

包拯面露忧愁,叹息道:“想必朝廷发生的事情,王兄差不多知晓了吧?”

王林闻言立即装疯卖傻,故作茫然的道:“包兄说的是什么,朝廷现在蒸蒸日上,四海安宁,皇帝身体倍棒吃嘛嘛香,文官不贪财,武官不惧死,可以说是难得盛世。”

包拯和公孙策闻言只觉得脑门冒出一丝黑线,没想到区区一年时间王林也混成了老油条,幸好只是一般的敷衍的语言,要是和那些官场老狐狸一样全是大话套话,他们真不敢请求王林相助。

包拯干咳一声,无奈的道:“王兄别开玩笑了,事关大宋的江山社稷,一旦真的出现那种事情,恐怕大宋要陷入内乱了。”

对于包拯所说事关大宋江山社稷的话,王林不置可否的笑笑,在他看来这就是赵家内部的破事。

虽然大宋文化昌盛,但是一个从立朝之初便起义不断的朝廷,恐怕说是得人心只是假话,只要不让北方异族抢去江山,谁做皇帝有什么关系。

看着王林无动于衷的样子,包拯苦笑一声,道:“当今圣上乃是一等一的仁君,登基以来,一直不断的为百姓减轻负担,不管哪里发生灾情,他都会第一时间开仓救灾。

倘若换那个人成为皇帝,以他的狂妄自大,若是以享受为主还算好的,就怕他想一出是一出,最可怕的事情是他可能会四处出兵,届时天下苍生将彻底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听上去挺道理,实际上却是一通废话,要知道大宋边疆地区从来没有太平过,大辽,西夏一直对大宋虎视眈眈,常常有军队进入大宋打草谷。

而大宋骨头永远是软的,朝廷边疆百姓的生命全部视而不见,一味的对周围的异族俯首称臣,年年岁供花钱买平安,正是应了那一句话异族虐我千百遍,我待异族为初恋。

实际上大宋的将门并不少,还有正展头露角的狄青,只是一大堆文人在拖后腿,要不然不说打回去,也不像现在这般毫无反抗之力。

不过他有一点比较相信,襄阳王的的确确不是皇帝的人选。

一者襄阳王好大喜功,狂妄自大,性格缺陷太明显。

二者襄阳王名声太差,又不得人心,不仅是文武百官抗拒,就连普通百姓也是相当反感!

三者襄阳王手里的兵权太少,唯一能拿得出手的武将贺奔虽然忠心耿耿,可是顶多掌握五千禁军,而控制十万禁军的令牌却在展昭手里。

倘若真要发生大战,只要展昭一声令下,十万禁军便会当场倒戈相向,哪怕贺奔也只能缚手投降。

想了一会,与其让襄阳王当皇帝,还不如继续让赵祯当皇帝,虽说不会太好,但也不会太差,道:“你们想要我怎么做?”

包拯和公孙策对视一眼,皆看到对方眼眸中的喜色,有了王林加入,他们觉得胜算大了五分。

就听包拯激动的道:“想必王林也知晓皇上性格大变的事情,根据我们查探的消息,有人使用李代桃僵之策,将皇上暗中调换了。”

王林突然站了起来,故作震惊之色,随即摆出一副焦急的模样,道:“怎会如此?究竟是什么人如此胆大包天竟敢把圣上调包?他们想干什么?王某定于这些逆贼势不两立!”

看着王林的表演,包拯忍不住翻起一个白眼,心中暗暗腹诽,方才还不在乎大宋江山的存亡危机,现在却又摆出一副千秋忠臣的样子,也不知道演给谁看。

尽管知道王林是在演戏,包拯还不得不配合,一把抓住王林的小臂,道:“王大人不要激动,我们现在最主要的任务是找到皇上,只要把皇上找出来,朝廷便会安然无恙。”

王林顺势坐回板凳,拍着胸脯,慷慨激昂的道:“我王林智短才疏,空有一身蛮力,包大人有什么任务尽管交代,王某保证竭尽所能的完成。”

包拯想了一下,道:“根本目前掌握的线索,我们怀疑襄阳王是偷天换日的幕后主谋,侍中丁谓是帮凶。

以我和公孙策的推断,眼下皇上可能让丁谓私自藏了起来,原因有三。

第一襄阳王如今掌握朝廷大势,一举一动都会有很多眼睛盯着,他没有时间关注皇上的状况。

第二如果皇上真的让襄阳王握着,以他那种急性子,恐怕等不到朝廷权力的安全交接便动手杀了皇上,之后就会大摇大摆的登基。

第三丁谓是襄阳王派系的次要人物,在不能把皇上给襄阳王看守,那么他就是最佳的人选。

而且以丁谓小心谨慎的性格,绝对会把皇上藏在一个除了他以外,再也没有人知道的地方,关键还可以保证隔三差五的探视,没有人会怀疑。”

前世看过电视剧,王林自然清楚的记得仁宗的确是丁谓藏到一个林子里的,只不过电视上播放的有一点点瑕疵,身为司徒兼任侍中的丁谓竟然真的没有安插亲信看守。

要知道他可是亲眼见过丁谓招揽的武林人士,武功或许和展昭略逊一筹,却也算是一方高手,光是他发现的人会有三个。

倘若自己是丁谓,核心位置或许不能安插亲信,但绝对会把外围控制的严严实实,保证没有一只苍蝇可以飞进去,道:“你们想要我跟踪丁谓?”

公孙策缓缓颔首,道:“不错,如今我们这些人目标太大,只怕让襄阳王盯死了,唯有王大人一直低调行事,不会引人关注,所以暗中跟踪丁谓,只能拜托王大人。”

王林轻轻“唔”了一声,拍着胸脯,道:“这点手到擒来的小事包在我身上了,只要丁谓去探视皇上,我肯定能把人救出来。”

包拯和公孙策齐齐拱手,道:“辛苦王大人了。”

三人坐在一起闲聊了几句,王林便提出了告辞,既然选择站在保皇派,那么就要全力以赴获得好处。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