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 威势,恐怖如斯

东华门,文渊阁。

“议员大人,秦总兵等人已经到了,由李统领带领,约一刻钟之后,抵达东华门外!”

门外侍者的声音响起的时候,叶向高等人皆停下话头,一起看向王琦。

“一路上,可看到京城百姓有什么反应?”王琦放下手中的茶杯,看向侍者问道。

“从阜成门入,经宣武门里街,过长安街,再过澄清坊,至东华门,百姓尽皆围观,议论不休!”侍者如实回答。

“怎么说?”王琦看起来饶有兴趣的问道。

“百姓皆言,辽东诸将望之有万人敌之气势!辽东诸兵更是一路上对百姓秋毫无犯,还顺带剿灭了蓟州府一代的聚众山匪,颇得百姓的口碑,但是在蓟州府衙那里,辽东军的口碑,确实有些难以评说!”越是在高层实权人物面前伺候办事的,皆是心思活泛,办事妥帖的,一问一答,颇显水准。

至于什么难以评说?

一旁的叶向高和孙承宗互看一眼,秦二宝从蓟州府敲诈粮秣的事情,已经传遍了整个京畿。

大明开国两百多年,大军敲诈地方借粮以用宫变的事情,倒是真的破天荒头一次。

而且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诸地方州府还不得不借!或者说,不敢不借。

“带他们去偏殿候着,我一会去见他们,”王琦轻轻转动着右手拇指上的翠绿扳指,一脸轻松道。

“遵命.”侍者缓缓退下。

“齐国公,辽东兵向来强悍,让他们分驻地方震慑宵小便可,老夫觉得,没有必要用以镇压南方的叛军吧?毕竟,这也有损于国公您的名声,”孙承宗和孙传庭一样,不愿意和同僚兵刃相见。

人老了,总是爱惜羽毛的。

“恺阳先生,到这个地步,政变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血流成河,是震慑人心的必要手段!有时候,不杀的人头滚滚,有些人是不知道害怕的,”王琦借用前世伟人的一句话,相当于回答了孙承宗的话。

虽然王琦的话有些拗口,但是孙承宗也听懂了。

沉默半晌,孙承宗还是开口道:“何不借用皇帝的名头?”

“哈哈哈”王琦好似听到了天底下最为好笑的笑话,连眼泪都笑出来了:“恺阳先生,现在就算皇帝愿意出让权力,你觉得南方士林那些所谓大儒,他们会认吗?恐怕圣旨传给他们的一瞬间,就会被撕个粉碎,然后认为此是假传圣旨,或者胁迫皇帝所得。”

唉!!!

孙承宗也是苦笑一声:“人老了,总想着折中一些的办法看事情,不如国公爷那般长远。”

“既然当初已经定下方略,由齐国公全权负责对南方战事,恺阳先生,你就不要如此费心劳神,”叶向高人老成精,见到气氛有些微妙,便适时开口:“相信齐国公也能够完全掌控手下诸将。”

“骄兵悍将有些傲气是正常的,不妨事,”王琦点了点头:“一会,我自会与他们说清楚。”

————

王琦将接见辽东诸将的地点,放在了文渊阁旁的偏殿。

李青松将秦二宝等人带到偏殿之后便离去了。

身着青衫的侍者默默给诸将上了茶便也退下了。

一时间,整个殿内的气氛有些沉默,微妙。

能进入此殿的总兵一级人物,有一个算一个,都是在辽东血磨战场冲杀出来的百战之将。

过手的人头没有一万,也有八千了。

但是此刻,等待齐国公的过程中,长久以来脑海中形成的那种中渊临岳立的气势,那山岳一般的身影,已经让众人感觉到手心出汗,背后浸湿了,连坐在椅子上屁股都是虚坐半拉,随时准备起身。

许久未见齐国公,但是那种抬手间改天换日的手段,使其在众人心中的威势更甚。

有时候,距离产生陌生感,更产生威压。

秦二宝在众人之中,是和齐国公最为亲近的,但是此刻也是心跳加速,口干舌燥。

多久没有过这种感觉了?

进城之前,那种想象中和齐国公谈笑风生的画面,无论如何也构建不出来了。

开玩笑,小腿肚子都在发抖,如何能笑得出来?

秦二宝深吸一口气,将茶杯拿起又放下.这种等待实在是煎熬。

“齐国公到!”

终于,半个时辰之后,在殿外的唱名声中,诸将皆轰然而起。

随着脚步声越来越近,诸将皆向前移动一小步。

那道身影刚刚迈进门槛时候,众将轰然而诺:“末将拜见齐国公大人!”

在众人的叩拜声中,几乎没有停顿,王琦进殿之后直接走到了最上首位置。

而后转身而坐。

“都坐吧,”王琦的声音,一如既往的温润如玉,让人心生暖意。

“多谢国公爷!!”

落座后,诸将皆是上身直挺,神色肃穆,好似聆听训话一般。

“一路上辛苦了。”王琦看着众人,脸上的表情好似是欣赏,又好似是观察着什么,没有等待诸将回答,王琦直接继续道:“此次传令辽东,让你们南下山海关,入京畿驻扎,都知道是什么事情吧?”

王琦扫过众人,无人敢于之对视,皆是低头顿首。

“回国公爷的话,都知道,无论是南下扫荡叛军,还是入山陕剿灭贼寇,众将皆等待您的命令!”秦二宝在殿中武将身份最高,代为众人回话。

“嗯,”王琦点了点头,一边看向秦二宝,一边道:“不过我最近也听到一些风言风语,今天和诸位分享一下?”

“末将等恭听国公爷教诲!”

王琦并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盯着秦二宝数息。

直盯得秦二宝浑身发颤,几欲下跪。

末了,齐国公的嘴角微微抽动,眸中流露出一抹冷意,才缓缓开口道:“伱们中有人说,王琦若不登基,岂不枉费辽东战死的万余兄弟?还有人说,王琦不登基,从龙之功与谁去寻?更有人说,王琦若不登基,何必灭那建奴,做李成梁第二岂不更好?”

王琦目光扫过,殿内,落针可闻。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