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李云龙被授予英勇勋章和干城勋章

“5月8日,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1团9连,在鬼子毁灭性的大扫荡中,他们为了掩护老乡们的撤离,用一个连的兵力拖住了鬼子伪军3500人的兵力一天一夜的时间。最后,阵地变为焦土,全连无一人幸存,他们的牺牲换来了数万百姓的安全撤离。”

“现授予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1团9连为英雄的联队,保留部队番号。”

“同时授予全连110名战士烈士称号。”

“下面请第1军分区1团团长上台,为烈士领取勋章和新的队旗!”

...

李云龙听着邓爷爷亲切的声音,在这个颁奖受封的场合,却难受的要命。

那一个个先进光荣事迹,是无数烈士用鲜血谱写的。

而一个个的烈士就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

这个动荡的年代,人命如草,但他们却用自己的生命汇聚成一股洪流。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这种激荡的心情,是读多少史书、看多少影视剧也无法体会的。

唯有参与其中,用自己的血肉跟这股洪流汇聚一起,才能感觉到他的力量。

孔捷的28团也因为打了几场硬仗,挫败了鬼子的计划,被授予英勇勋章。

“好了,今天的会议进行到这里,大家已经听了太多的事迹,我知道大家的心情是沉重的。”

“但我们八路军,可以缅怀过去,更应该向往未来。第九军刚成立的时候,所有人都在看我们的热闹,说是乞丐军,现在抗战打了两年多,我们八路军的发展让他们失望了。”

“我们的队伍越打越多,武器装备也越来越好,我们跟鬼子之间的军力正在不断拉近。”

“以前一个小队的鬼子就可以追着我们一个团、甚至一个旅到处跑。”

“但现在,就算是一个联队的鬼子想要采取军事行动,也要好好掂量一下我们的实力。”

“沉重的话题过去了,下面我讲一个让我们振奋的情报。”

“就在上一次鬼子扫荡的尾声,我们一个刚刚组建的团,他们仅有二百人,却敢向一个鬼子小队发起冲锋,通过白刃战的方式,全歼了这支鬼子小队。”

“杀敌六十人,牺牲二十人,打出了1:3的战损比。这在我们的战斗中可以说是极其少见。”

“他们敢于跟鬼子白刃战的勇气,就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副总指挥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端起搪瓷缸子,开始喝水。

此时,下面就开始议论了。

一个鬼子小队,不少人也打过。

但那都是打伏击,打上一会就撤。

若想全歼一个鬼子小队,那至少要付出数倍的人命才可以。

如非有死命令,极少有指挥官让自己的部队去全歼一直鬼子小队。

这白刃战的机会更少。

一般只有在弹尽粮绝,没有退路,或者是争夺阵地的时候才会发生。

他们都想知道是那个团打的这一仗。

这需要多大的勇气,才能这么不要命。

小鬼子的火力和枪法可不是闹着玩的。

一个弄不好,自己的队伍会全军覆灭。

这样的勇气让人钦佩,但战果就让人眼红了。

1:3的战损比,他们可是连想也不敢想。

就算是一命换一命,他们也会毫不犹豫带着自己的队伍冲上去,跟鬼子拼了。

“好了,大家也不要猜这是那个团了,我马上会讲。就是这个团长,前几天端了一个炮楼,河源县城的黄庄据点。”

“这个据点中有一个鬼子小分队,一个伪军营,共有200多人。”

“我们的这位团长,单枪匹马,凭借着个人的英武就黄庄据点拔掉了。”

“现在大家知道我说的是谁了吧!”

“李云龙!”

现场很多人朝着李云龙望来。

这段时间,李云龙的事情,听得众人耳朵都起茧子了。

“对,就是386旅新一团团长李云龙。我们军虽然不推崇个人英雄主意,但这样的事情总能让人热血沸腾。不说别人,我自己听到后也恨不得横刀立马,跟鬼子厮杀一场。”

副总指挥的话,引得大家轰然大笑。

原本肃穆的气氛被一扫而空。

“李云龙的英勇表现,更是获得了二战区闫长官的褒奖,奖励干城奖章一枚。同时我第九军也授予李云龙英勇奖章一枚,授予新一团集体英勇勋章。”

下面想起巨大的掌声。

对于这样拿命换来的荣誉,没有任何人会眼红。

他们想不到李云龙是怎么做到的。

一个人就敢往鬼子的炮楼里钻。

这也太勇了!

“下面让李云龙上台领奖,同时也给我们讲讲他是如何打鬼子的?”

李云龙站起来,还看了一眼站在一边的陈旅长。

原来是让我讲怎么打鬼子,我还以为是发表抗战演讲。

白写了那一通演讲稿了。

李云龙接过干城奖章,瞥了一眼,奖章图案中心为古城一角,四周为光芒。

他知道干城二字,出于诗经,意为“捍蔽如盾,防守如城”。

此章的意义,就是捍外而卫內,使国家坚强巩固,荣光四射。

这是全场唯一一个由二战区指挥部颁布的奖状。

李云龙却不太在意这块奖章,随意揣进兜里。

他在意的是跟台上坐着的一群战神握手。

邓爷爷、彭老总、刘帅、徐帅,一个个握过去。

这让他感觉到了无比的幸福。

“李云龙,大家都在等着你的汇报!”

徐副师长咳嗽了一下,提醒道。

喜迎国庆7天长假看书乐翻天!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10月1日到10月7日)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