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一个筋斗云回大唐

花果山位于距离海岸线十多里的大海中。

四周悬崖峭壁,海浪拍击山崖发出轰隆隆的声音。

李鱼渡海,从西面上山。

山上灵气逼人,瑶草奇花不谢,青松翠柏长春。

山的正中位置,一根石柱拔地而起,正是孕育了孙悟空的仙石。

一路前行,遇到了不少动物,都是懵懵懂懂,未开灵智。

猴子也多,在树林间攀爬跳跃,但跟普通猴子没有什么不一样。

直到石柱下方,李鱼都没有遇到一只精怪。

也许是因为被天庭围剿多次,伤了根本,后来的精怪也不敢上山,于是这里便彻底荒芜了。

石柱四周,生长着不少奇花异草,李鱼仔细观察,发现其中很多草药的年份也就三四百年。

很显然,这都是在孙悟空被镇压以后慢慢长起来的。

他挑了一些年份久一点的草药放入了神农鼎中。

站在三丈有的石柱前,李鱼心中无比感慨。

不久前,自己还是一个凡人。

如今,却站在了花果山上缅怀孙悟空。

识海中,紫色光芒旋转,一幅画卷在李鱼眼前缓缓展开。

石柱矗立山头,日精月华照耀之下,渐有灵通,孕育出一个石胎,见风化作一个石猴,它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惊动玉帝。

不久,石猴便带领猴群从一个山涧找到了水帘洞,成为了美猴王。huye.org 红尘小说网

过了几百年,石猴做了竹筏,出海去寻觅长生不老之方。

它渡过南赡部洲地界,直至西牛贺洲,悠忽之间进入了茫茫大山,慢慢地消失了身影。

李鱼看着画面中连绵不绝的山脉,心中无比惊讶。

就像看电影,中间一部分忽然被剪辑掉了。

一点都不连贯。

忽然间。

画面迅速闪动,浮光掠影,一朵白云从天空中翻过,落到了花果山水帘洞前,却是孙悟空艺成归来。

猴群欢呼,随即孙悟空便去灭了附近山头的魔王,救回猴子猴孙,又去人间国度偷了无数兵器回来。

他驾着筋头云,在天空中飞来飞去,李鱼看得极为清楚。

不知不觉间,四周一切都消失了,李鱼眼前只有那一团白云在闪动。

一段真言,似乎从虚空中飘来,直接在李鱼脑海中响起。

“筋斗云的真诀?”

李鱼又惊又喜。

赶紧将真言牢记下来。

与此同时,画面消失不见,李鱼眼前的石柱屹立不动,四周花草树木,随风摆动。

体内仙力流动,李鱼惊讶地发现,自己的实力再次提升,随时都有可能突破进入真仙境界了。

“回溯孙悟空的经历,居然让我学会了筋斗云,修为又得以提升。”

“识海中的紫光,到底是什么,也太神奇了吧。”

李鱼心中感慨着。

他念动真诀,一团白云浮现将他包裹住,刹那间便划过了天空。

越过东海,进入南瞻部洲,掠过几个人类国度,眨眼间,李鱼便来到了大唐的边缘。

“太快了。”

李鱼吓出了一身冷汗。

幸好他现在实力还不够,再加上第一次施展,因此并没有完全发挥出筋斗云的威力。

要不然,一个筋头云,直接就是十万八千里,要是不小心落入某个神仙妖怪洞府,那就麻烦了。

他停下来,细细琢磨真诀,反复练习了数百遍,终于掌握熟练。

虽然现在还是无法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但两三万里没有问题。

而且还能够精确定位,只要有准确的位置,就能够一个筋斗飞过去。

“不错,多了一个跑路的技能。”

李鱼心中想着,进入水域,逆流而上,花了小半天时间,便回到了长安郊区。

他可不敢在长安城附近施展筋斗云,要是被观音菩萨注意到,那可就有大麻烦。

他现在敢在长安城附近活动,主要还是对人族三位圣皇充满信心。

那三位亲自出手蒙蔽天机,诸天之内能够轻易看破李鱼真正根脚的,并不多。

大唐,是西游世界最重要的人族国度。

也是佛门谋划西游传播信仰争夺气运的关键所在。

长安,作为大唐的首都,是整个气运之争的核心。

李鱼除了要依靠三位人族圣皇的支持,更重要地是从李氏皇族入手。

虚空中,一缕缕功德之光降落下来。

李鱼颇为吃惊,随即便明白过来,一阵惊喜。

很显然,李世民已经建立皇家书局,并将《三字经》传播出去了。

“人族子弟得到教化,自然会有功德,而且还是持续的。”

第二天一早,李承乾便来到了草庐。

见李鱼在,他十分惊喜。

他将《三字经》的发行推广情况说了一番,道:“皇室免费发行启蒙文章,受到天下百姓的欢迎和爱戴,人们恭诵皇恩的同时,也对兄台这个作者充满了感激。有很多人,向父皇和我打听兄台的情况,我们知道兄台之志,并没有明言。”

李鱼微微点头,“我的志向,是希望大唐兴盛,人族兴盛,功名利禄,不是我所求。殿下,我这有几样东西,对天下黎民百姓有好处,可大力推广。”

说着,李鱼抬手丢出了一箩筐红薯、几袋杂交水稻种子。

李承乾对李鱼的手段早已见惯不怪,看着眼前的东西,他抱拳道:“此乃何物,还请兄台赐教。”

李鱼指着红薯道:“此物名为红薯,易栽种,产量高,食用方法多样,又能长期储存,推广开来,百姓再也不会受到饥荒。”

李承乾惊问:“此物亩产几何?”

李鱼想了一下,“二十石吧,精细管理,或许能达到三十石!”

“什么?”李承乾震惊地起身,满脸激动,“亩产二十石,兄台没有开玩笑吧?”

李鱼点头道:“那是当然,否则怎么能确保天下百姓温饱。”

李承乾激动得满脸通红,“此物产量真有这么大,将活人无数啊。”

作为太子,他要学会治国理事,也知道每年大唐因为饥荒饿死了很多人。

并不是老百姓不努力耕作,而是因为现有的农作物产量都不高,再加上天灾人祸,就很容易闹饥荒。

“我……我替天下百姓谢谢兄台。”李承乾说着,朝李鱼躬身行礼。

感谢爱嗑瓜子的老童、星月6688的打赏。

求收藏、收藏、收藏、追读、追读、追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