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6章

日军快速逼近李浩洋四人藏身的交通壕,当先的十余名日军刚抵达壕边,高射炮阵地突然起爆.炮身在剧烈的爆炸中解体,零部件伴随着狂猛的气浪四散飞射,声势惊人。十余名日军当即被气浪催飞,其中不少人被高射炮的零部件击中,头裂身断,惨不忍睹。后续冲近的日军连忙卧倒掩蔽,等待爆炸结束,谁也不敢起身。

高射炮阵地内的其余弹药也被引爆,连响不绝,四周的掩体全部被轰塌,现场一片狼藉。

李浩洋不等余爆结束,马上带头朝下一处高炮阵地冲去,一刻不停。他清楚要趁日军重新组织进攻前,尽快解决另一门高射炮,不然又要陷入苦战当中,失去突袭的优势。日军当然要死保最后一门高射炮,放弃逐步围歼,开始全速追赶。一部分日军顺着交通壕追击,另一部分日军则跳上地面包抄,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将美军阻挡在高射炮阵地外。

亚伦继续断后,不断用M1步枪精准射杀地面上的日军,另一名队员负责对付交通壕的内日军,相互配合,效率极高。地面追击的日军速度虽很快,但接连被亚伦射杀七八人,其余只得绕远接近,距离逐渐拉大。交通壕内的日军则投掷手雷开路,逼迫亚伦两人后退,加快追击速度。

亚伦两人守住一处弯道,同时用手雷回敬日军,交通壕内爆炸声不断,双方都全力相拼。与此同时,李浩洋和星期六快速冲至另一处高炮阵地前,马上展开攻击,手雷开路,冲锋枪跟上横扫,勇猛杀入。高炮阵地的日军拼死抵抗,死守掩体不出,架设轻机枪和李浩洋互拼火力,不落下风。

李浩洋和星期六连冲了几次都没成功,但却有效牵制住高炮火力,令其无法轰击东面入口处的先遣连,炮击暂停。两门高炮的平射火力消失后,先遣连的攻势明显增强,突击排迅速抵近入口处,掩护火箭筒手连续摧毁数个碉堡,打开一条通道,冲入要塞。两辆吉普车也停在要塞入口附近,利用重机枪火力压制日军其它火力点,掩护大部队进入要塞,最后的攻坚战就此展开。

日军的防御工事大部分是用木石构建而成,只有少数碉堡是用水泥浇筑的,挡不住重机枪子弹的攒射,不久便被击毁大半,防御体系出现崩溃迹象。残余日军纷纷逃出被击毁的工事,躲在几处水泥浇筑的碉堡附近,据守在战壕中,形成一条新防线,继续抵抗。哈里上尉亲自驾驶一辆吉普车冲进要塞,指挥重机枪压制日军碉堡火力,调上火箭筒轰击,准备彻底摧毁。

先遣连突入要塞后,对中部日军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士气有所低落,但仍在持续围攻李浩洋等人。高射炮阵地内的日军见先遣连火力凶猛,己方的碉堡都被压制住了,紧忙准备重新开炮支援。阵地防御人员减少,李浩洋和星期六趁机逼近,三颗手雷相继投出掩体后,只有一颗被日军拾起反掷,其余两颗先后起爆。

两颗手雷没炸死多少日军,但却意外引爆了弹药箱,顿时产生连锁反应,串响不绝,阵地内火光暴闪,吓得其它日军纷纷飞跳而出,四下躲避。李浩洋也担心会上上次那样产生剧烈的爆炸,急忙示意星期六后撤,两人重新回到交通壕内。但预想中的巨爆没有产生,原因是日军高射炮弹药储存量不多,很快就炸光了,炮身仅晃摇了一阵,并未翻倒。

逃出阵地的日军想返回,却被反应及时的李浩洋开枪拦阻,迅速打光一个弹匣,阵地前横尸五六具,无人能冲到高炮前。李浩洋重新换上新弹匣,跳出交通壕,跑进高炮阵地,躲在掩体后射击继续围攻而上的日军,战斗十分激烈。星期六也跟了进来,使用卡宾枪守住另一侧,阻止日军靠近。

这时,亚伦和另一名队员也退至高炮阵地附近,四个人内外呼应,死守待援。精锐小队的任务基本完成,后面就看哈里上尉的,突袭作战重在速度,一旦进入相持阶段,对攻方甚是不利。哈里上尉来自常规部队,对付日军的工事很有一套,分组攻击,各种火力相互配合,很快就拔除三座水泥碉堡,日军的防开始动摇,瞬间被突破。

哈里上尉驾驶吉普车沿公路径直朝前冲,车载重机枪四下扫射溃退的日军,一路杀到要塞中部,支援李浩洋等人。两挺重机枪的火力极为凶猛,一轮急袭过后,围攻高炮阵地的日军顿时被打退了,缩回交通壕据守。其余先遣连士兵随后也加速赶到,与李浩洋等人合兵一处,马上展开反攻,将残余日军不断向公路上赶,交给重机枪解决。

日军自然不敢冲上公路,躲入附近工事内顽抗,迟滞先遣连的快速突击。李浩洋率队勇猛突进,逐一清除日军的工事,全面反攻。日军飞防御体系已经完全崩溃,只有少数工事还在开火抵抗,但威胁不大,正在火箭筒的轰击下逐步瓦解。哈里上尉见要塞中部的战斗已在先遣连的控制之下,随即开车直冲东面入口,接应游击队进来。

先遣连突入要塞后,游击队的攻势也有所加强,在迫击炮的掩护下,大胆突进至入口附近,寻机突破。东侧侧入口的日军腹背受敌,虽拼力抵抗,但火力和人数上都处于绝对弱势,防线不久便出现缺口,游击队成功突入,顺利和美军会师。登夏率领游击队配合哈里上尉清除东侧入口处的残余日军,以人数优势来弥补战斗力的不足,跟在美军后面捡漏,小心保存实力。

哈里上尉知道游击队的在战斗力一般,也不想让他们打主力,只要堵住东侧入口就行,不放残余日军逃出去。东侧入口不是要塞的防御重点,所有工事都是土木结构,很快就被重机枪跟轰开了,残存日军四下躲避,游击队随即追上去剿杀,主要战斗基本结束。哈里上尉随后将战场指挥权交给登夏,让他死死守住要塞西口,堵死日军的逃生之路。

他下达完命令,开车掉头,返回要塞中部,加入最后的清剿战斗。

公路南侧的抵抗已基本结束,大部分工事都被李浩洋他们清除完毕,只有少量日军躲藏在交通壕,先遣连正在加紧搜剿,战场的重点转向公路北面,日军的指挥中心就在此处,四座水泥碉堡形成坚固的防线支撑点,另外还有一些暗藏的火力点,马奇等人遇到了极为顽强的抵抗,进展缓慢。

哈里上尉调集先遣连主力,对日军最后的防线展开强攻,准备快速突破,圆满完成这次突袭。但日军的防线很坚固,明暗火力点相互配合,先遣连组织了几次突击,都无果而终,最后只能一点点推进,再次陷入苦战的境地。先遣连在火力上占有一定优势,但日军也有坚固的工事可利用,一时打成了平手。

李浩洋深知攻坚战是先遣连的弱项,一味强攻只能是伤亡惨重,完全失去了突袭的作用,得不偿失。他马上力劝哈里上尉停止强攻,重新制定更有效的进攻机会,盲目攻击只会让日军得利。哈里上尉根本不听李浩洋的劝说,认为日军崩溃在即,此刻仅是垂死挣扎,只要先遣连持续不断的攻击,很快就能突破日军防线。

李浩洋不放弃,据理力争,终于惹恼了哈里上尉,当即命令他离开现场,去指挥少数美军搜剿要塞内的残存日军,,不得参与此次进攻。李浩洋本来可以拒绝服从命令,可这样只会更加削弱先遣连的士气,继而影响整个战局,绝不能意气用事。他和哈里上尉的矛盾完全是指挥理念上的,没法调和,眼看他盲目指挥强攻,先遣连很可能会遭受重大伤亡。

这样的战斗应该由常规部队来打,使用先遣连根本就是浪费,原本的突袭变成的攻坚,就算最终取得胜利,那也是惨胜,不符合两栖突击营的战术战略。

李浩洋决定不再沉默,但没有选择与哈里上尉正面相抗,决定借清剿要塞内部日军为由,从日军防线的其它方向寻找突破口,支援正面强攻的主力部队,减少不必要的伤亡。他随即命身边的一名中士负责清剿残余日军,自己带着亚伦、星期六和五名队员,绕行至日军防线侧方,寻找薄弱的突破点。

日军防线上的四个水泥碉堡已被摧毁两个,另外两个是半地下式的,先遣连的火力暂时无法摧毁,强攻也因此屡屡受挫,僵持不下。李浩洋等人绕行至侧方后,很快就遭到日军明暗火力点阻击,无法悄然靠近,可见日军的防御甚是严密。离他们最近的交通壕也有三十米,其间是一片开阔地带,还铺设铁丝网为障碍,真是易守难攻。

李浩洋见侧方没有机会,继续绕行至防线后方,同样是防守严密,无机可寻。他果断放弃继续搜寻突破点,返回侧方铁丝网处,准备从对最不易突破的地方突破,打日军一个措手不及!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