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景帝的试探

李慕离手忙脚乱地擦拭着唇畔的茶渍,看到唐剪烛正在看着自己,她冲唐剪烛尴尬一笑。

“唐姑娘,别来无恙啊。”

唐剪烛也冲她微微一笑:“李姑娘,真是好久不见。”

自从那日在三皇子府上举办的义卖会上遇见,唐剪烛对这个叫李慕离的姑娘,颇有好感。

毕竟当时,几乎所有的人都对她充满恶意。

而身份颇为尊贵的李慕离却愿意对她伸出援手。

两人寒暄了一会儿,唐剪烛就听到前方响起一道太监独有的尖细嗓音。

“陛下到,贵妃娘娘到。”

随着太监嗓音的落下。

所有人都跟着跪了下来,唐剪烛也只能入乡随俗,跟着下跪。

“平身吧。”

景帝的声音带着几分愉悦,好似真的很开心。

想想也对,随州水患,一连几月,差点毁了一座城,现在水患平息,景帝自然高兴的紧。

唐剪烛跟着众人站起身,落座。

景帝先是将景未弦夸赞了一番,然后又吩咐宫女跳舞。

“未弦,来,朕敬你一杯。”

景帝竟然亲自从太监的手中端了一杯酒,站在高座之上,对景未弦遥遥一对。

景未弦的神情没怎么变化,没有受宠若惊,也没有盛气凌人,而是像平常那样,情绪寡淡的站起身来,端起酒杯回敬。

“多谢陛下。”

景未弦仰头喝下景帝敬给他的酒。

景帝威严的面容上,顿时释放出几分笑意。

接着,他又敬了景未弦几杯,景未弦也一一喝下。

末了,景帝有些微醺,他似乎很是费力地摇晃了一下脑袋。

他身旁的宸贵妃,也就是三皇子的生母,赶紧伸出玉手扶住了景帝。

娇柔的声音中,夹杂了几分关切:“陛下,您有些微醺了。”

景帝反握住宸贵妃柔弱无骨的手,冲着底下的大臣说道:“哈哈,今日朕高兴,多喝了几杯,没想到竟有些上头了,到底是年纪大了。”

底下的大臣自然不敢附和景帝,众人众口一致,称景帝乃是真龙天子,何来年纪大一说。

这些话,让景帝很是高兴,和大臣寒暄了一会儿。

殿中歌舞升平,顿时一片君安臣乐。

忽然,景帝话锋一转,看向景未弦的视线也暗沉了一分。

“未弦果然是好酒量啊。你瞧瞧你一连喝了几杯酒,脸上竟半分都看不出来。”

景未弦起身拱手:“陛下谬赞了。”

“坐下,坐下。今日是朕为你举办的庆功宴,你不必拘谨。”

景帝伸出手,往下按了按,示意景未弦坐下。

“只是,看到你,朕又不免想到了皇兄,当年皇兄的酒量那可是无人能敌的。多少世家子弟和皇兄对饮,都醉倒在皇兄面前。”

景帝所说的皇兄,正是景未弦的父王,当年的端阳太子。

“哎,只可惜,皇兄早逝,若他能看到你如今长大成人的样子,不知道该有多高兴。”

他已经不再年轻的脸上也染上了几分为人长辈的和蔼与痛惜。

乍看之下,还真以为景帝是一个为长兄早逝痛心,为子侄孤苦惆怅的好叔父呢。

景未弦放下桌下的手,无声地握紧了。

景帝突然提起他的父王,一定没安好心。

这次他拿出治水之方,解决了随州水患,看来是遭到了景帝的忌惮。

果然,景帝继续道。

“你一向不通治水之术,那日你找朕呈上那份治水之方,朕还以为你在跟朕开玩笑,没想到朕派去治水的大臣,竟真凭借那方子上的内容,成功的将洪水疏通,解救了数万黎明百姓。”

“随州城内所有的水部官吏都对你的方法赞不绝口,说是按照这个法子,来年随州就不会再发生水患了。”

一旁的唐剪烛听后,微微皱起了眉头。

她当时提出的治水的法子,虽然有很大的效果,但是绝对没有景帝说的这么夸张。

解决水患,不仅要治水,还要防水。

当时她在三皇子府中说的,是治水的方法,而防水的方法,她写在了纸上,后来交给了景未弦。

治水或许能在短时间内,效果显著。

但是防水,需要植树造林。

在山野和农田里,种植树木,保护流域生态环境,减小汛期来自地面迳流和地下水迳流量,同时也减小河流泥沙的来源。

需要整治河流,建堤坝,人工调节流量,用于削减洪峰。

这些工程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

还有,就算防水工程再完美,再无懈可击,也不可能,会完全防止水患的发生。

毕竟水患发生的地方,和季节气候,地理位置有关。

随州地势偏低,又处于河道汇集之地,这分明是最容易发生洪涝之地。

景帝却直接一口咬定,随州明年不会再发生水灾,这可真是给景未弦扣上了一顶好高的帽子啊。

而且他还轻飘飘的将这次成功解决水患一事,安在了自己派去随州治水的大臣脑袋上。

唐剪烛简直气笑了,这皇帝当着这么多大臣的面,居然抢起了功来。

然而让唐剪烛真真觉得景帝脸皮厚的,是景帝的下一句话。

“当年先帝驾崩之前还嘱咐朕,要朕在你成年后,可堪抵挡一面的时候,将皇位传给你。”

景帝颇为欣慰的笑了一下,声音绵长,却听不出来喜怒。

“看来,朕是时候将皇位传给你了。”

室内的空气,诡异的安静了一瞬。

没人知道景帝为什么会说出这么一番话。

是贪杯喝多了,还是.....故意为之?

‘咣当。’一声,宸贵妃手里的酒杯落在了桌子上,晶莹的酒水洒在她华丽的锦衣和景帝的龙袍上。

“陛下恕罪,陛下恕罪。”

宸贵妃惊慌失措的跪在景帝的脚边,绝色的小脸上满是慌乱。

“怎么这么不小心?”

景帝冷冷的看了宸贵妃一眼,面上带着几分不悦。

“陛下,臣妾知错了,臣妾一时手滑,还请陛下恕罪啊。”

宸贵妃一边跪地求饶,一边从衣襟上解开手绢,擦拭着景帝龙袍上的酒渍。

“好了,别收拾了。”

景帝有些不耐烦的推开了宸贵妃。

“宸贵妃殿前失仪,来人啊,送宸贵妃回去,三月内不许出帘月宫。”

三皇子看到自己的母妃犯下大错,立刻从座位上起来,准备向景帝求情。

宸贵妃几不可闻的冲着三皇子摇了摇头,然后跟着太监离开了清凉殿。

三皇子只能愣愣的呆坐在座位上,一张脸上阴云密布。

唐剪烛坐在窗下吃瓜。

这皇帝还真是无情啊。

景帝并非没有正宫皇后,但是这么盛大的宴席,他不带皇后,却带了宸贵妃,这足以说明宸贵妃是多受景帝宠爱。

可身为宠妃的她,不过打翻了一壶酒。

就被景帝毫不留情的禁足三月。

再结合他方才和景未弦说的话。

景帝似乎在杀鸡儆猴?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