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发脾气 就是司令家的小孩欺负了你们,……

想到这,李甜甜暗暗咬牙。

这可是她费劲心思,才图谋来的。

周佳言和周佳美没想到,误以为他两被欺负了,李甜甜会这么大反应,两个小孩很是感动,哽咽道,“……妈。”

李甜甜露出慈爱的微笑,虽然这个表情跟她那张青春美貌的脸一点都不匹配,“没事儿,以后被人欺负了就告诉妈,妈帮你们出头。”拍拍胸脯,“就是司令家的小孩欺负了你们,你们也别怕,我肯定帮你们讨回个公道。”

听到‘欺负’两个字,周安国眼神闪了闪,这让他想起冤枉陆安,被陆衍埋汰的事。

又让他不禁想起,最近因为老越的事,赵师长频频对陆衍称赞夸奖,倒是他,被批了几次……咳嗽一声,“行了,他们两个没被欺负,就是玩的时候摔了一跤。”

“真的吗?”李甜甜有些不信。

周佳言动动嘴,想说些什么,周安国一个眼神过来,小孩就把话给咽进了肚子里,“真的,没事。”

“行吧。”李甜甜也不愿意多想,她可懒得动脑子了。

她摸了摸肚子,眼睛亮闪闪地看向周安国,“安国,什么时候开饭啊,我肚子饿了。”

周安国摸了摸鼻子,“今天随便吃点吧,我想着要去赶海,就没有买菜。”顿了顿,“没想到没捡到什么海鲜……”zusu.org 茄子小说网

“啊——”李甜甜眼里流露出失望,一屁股坐在凳子上,“那行吧。”

周安国把中午吃的馒头热了一下,想了想,忍不住试探道,“甜甜,你要不要试着学学做饭啊。”

李甜甜还没说话呢,他又赶紧找补道,“其实做饭不难的,你看我一个大男人都会做饭,而且做的还不错。”又道,“你学会做饭了,佳言跟佳美就能在家里吃了,学校食堂的饭菜你是知道的,味道差得很,他两都不爱吃,瞧瞧,都瘦了。”

李甜甜抿了抿嘴,“厨房太热了,而且又要烧柴禾,呆一会就满脸都是汗。”

她从现代来的,见惯了各种方便的家电,哪里看得上七十年代这种烧柴禾的土灶。

周安国耐心跟她分说,“现在都入秋了,又不是夏天,没那么热,况且炒菜多简单啊,倒点油,加点蒜,菜放进去,加点盐,炒两下,不就成了。”

“海浪岛四季如夏,别说现在是秋天,现在就算是冬天,也一样热。”李甜甜挽住周安国的胳膊,摇了摇,撒娇道,“而且油烟伤皮肤,你忍心我这张白嫩的脸被熏得黑乎乎的嘛?”

周安国……周安国他不忍心。

当初愿意娶李甜甜,就是看中了她那张脸,多美的一张脸啊,如春花秋月一般,只要她稍微对他撒个娇,他就把持不住了。

就像现在这样,李甜甜只是把声音放软,笑一笑,周安国就心软了,“行吧行吧,那还是我做饭,如果我赶不回来,你就凑合跟佳言佳美他们在学校吃一顿。”

最近跟老越频繁摩擦,周安国比较忙碌,估计很难中午赶回来做饭了,得提前跟李甜甜打预防针。

李甜甜皱眉道,“为什么要在学校食堂吃,不能在你们部队食堂吃。”

她一个大人,去学校食堂蹭饭,多丢人啊。

周安国有些无语,“那是部队,哪能让外人随意进出的,就算你是军嫂也不行。”再说了,炊事班也不是给她服务的啊,炊事班服务的对象,都是保卫边疆的士兵。

李甜甜眼睛一亮,“那小安呢,继续让他给我们送饭呗。”

小安说的是周安国的警卫员。

周安国顿了顿,低声道,“小安毕竟是人民子弟兵,哪怕是我的警卫员,也不好使唤人家干这干那的。”

他没说的是,现在关于他使唤警卫员给自己媳妇送饭的事,周围的人都已经颇有微词了,就连小安自己,心里也有些不满。

小安一个大男人,要是帮团长处理一些关于工作上的杂事也就算了,可这位周团长都使唤他干的啥?

去食堂打饭,给李嫂子和家里两个小孩送饭,偶尔还要帮忙洗衣服……合着拿他当旧社会的佣人使啊?

这要是一次两次也就罢了,时间长了,小安肯定心里不爽。

再一对比隔壁一团陆参谋长的警卫员小李,乖乖,人家过得是啥样的生活。

江嫂子厨艺好,时不时地会捣鼓各种各样的美食出来,人还大方,但凡陆参谋长有的,也没忘给小李送一份。

瞧瞧人家这处事,多体贴。

再看小李,吃得满嘴流油,脸都圆了。

前阵子小李他娘来探亲,刚酝酿好情绪,想泪汪汪地一解愁肠。

结果一看小李,红光满面,还胖了一圈,那句‘儿啊,你瘦了’,硬是没说出来,只得拉着小李不住感慨,部队养人啊!

同样都是警卫员,这对比,这差距!

小安心里那叫一个酸。

他内心不满,平时自然会表露出来。

周安国还纳闷呢,为啥这小警卫员,用的没以前顺手了,殊不知小安早就动了调离他身边的念头。

周安国热好馒头,又炒了两个小菜,一个炝炒小白菜,一个炒地瓜叶,把饭菜放在桌上,“吃吧。”

李甜甜看了一眼饭菜,皱眉道,“啊,就吃这点东西啊。”

自打来了海浪岛,顿顿不是肉就是海鲜,她头一回吃这么‘简朴’的饭菜。

周安国小声安抚她,“甜甜,忍一忍吧,明天再给你做大餐吃。”

李甜甜抿抿嘴,“好吧,明天我要吃红烧肉还有清蒸螃蟹。”

周安国自然应允。

菜色本就简单,而且周安国一个大男人,厨艺真就一般,这顿饭吃得没滋没味的。

偏偏斜对门陆家不知道做的什么好吃的,一直有阵阵香味飘来。

李甜甜咬了一口馒头,味同嚼蜡。

她把馒头一扔,发脾气道,“不吃了。”

周安国:“哎!”

李甜甜头也不回地走了。

周安国无奈,只得捡起她扔掉的馒头继续吃了。

翌日一早,三小只就缠着江乔给他们串贝壳风铃。

昨天去赶海,捡了很多贝壳,用牙刷细细刷洗干净后,泡在大水缸里,太阳一照射,发出七彩的熠熠光辉。

串贝壳风铃也简单,很多贝壳上面都有天然的孔洞,江乔拿来白色的棉线一串,挂在屋檐底下,风一吹,发出清脆的叮当声。

串完风铃,贝壳还剩不少,江乔问,“要不要给你们串手链?”

岛上的小姑娘都喜欢去海边捡贝壳,然后串贝壳手链戴在手上,贝壳颜色大小不一,又洋气又好看。

陆安和陆康齐齐摇头,都嫌戴这玩意太娘们唧唧了。

那江乔就给陆珊串了三串贝壳手链,可把小丫头美的,说要一天戴一条,换着戴。

串到最后一条贝壳手链的时候,江乔发现家里的弹力线用完了,就去刘大嫂家借线。

刚到赵家门口,就看到刘大嫂站在一院子成熟的瓜果蔬菜前,满面愁容。

江乔:“嫂子,咋了这是?”

“小江你来了。”刘大嫂招呼她进来。

“对,我来借线的。”江乔道。

刘大嫂进屋给她拿了线,又拿了一个大篮子给她,“看上什么自个摘,别跟我客气。”

江乔捡了几样,小南瓜、萝卜、土豆、豇豆角。

塞得篮子满满当当的,刘大嫂还嫌不够,“再拿点番茄。”

江乔摆摆手,“番茄就不用了,黄皮可以来点,我们家三个小的喜欢。”

黄皮是海浪岛的一种特色水果,长得像黄色的圣女果一样,颜色还要再深些,吃起来甜中带酸,十分可口。

刘大嫂摘了一大把黄皮,给江乔装上,“再带点黄瓜吧。”

江乔笑道,“那玩意我们家也有,还吃不完呢。”

刘大嫂叹口气,“我家的也吃不完。”

以前过日子的时候穷怕了,现在哪怕日子好了点,心里的那股穷劲就是去不掉,刘大嫂就是这样,分了院子,恨不得将整个院子都种满瓜果蔬菜,院墙边种的两棵黄皮树,枝叶果实都伸到墙外去了,赵师长还调侃她,蔬菜大棚都没这样的。

又一季瓜果蔬菜成熟,刘大嫂非但没有兴奋,反倒是发愁啊。

她们家就三口人,刘大嫂,赵师长,还有他两的儿子,上高中的赵靖。

哪里吃得完这一院的瓜果蔬菜。

“吃不完,你就分我点呗。”

刘大嫂一扭头,就看到范玲趴在墙头,不知道偷听她跟江乔说话多久了。

随即冷下脸,“给你可以,吃多少拿多少。”

“切。”范玲切了一声,头也不回地走了。

刘大嫂问江乔,“你是不是觉得我小气?”

江乔乐了,晃了晃手上的篮子,“嫂子你要是小气,就没有大方的人了。”

刘大嫂叹口气,“不是我不想给她,每回给了她,她自个不吃,拿到菜市场去卖。”

多膈应啊。

刘大嫂的本意是想给拉近邻里感情,给黄家做饭的时候添个菜,哪里想到,范玲一点都不领情,非要贪那些个蝇头小利。

江乔点头,表示理解,“嫂子,你要是家里种的菜吃不完,不送给范玲,可以去送给其他人。”

刘大嫂道,“送给你和林芳行,送给其他人……”她摇摇头,“那是自己给自己找事。”

军属院里,不是哪位军嫂,都像江乔和林芳那样好相处,懂人情世故的。

刘大嫂刚来那会,见谁都觉着好,种了菜,家家户户都送。

可别人非但没有感激在心,反倒把她这些付出当作理所当然了。

自家没了菜,不去菜市场买,就来找刘大嫂要,美其名曰,反正刘大嫂种了这么多菜,不分出来,也是浪费。

一回两回还行,次次都来要,谁都遭不住啊。

有段时间,刘大嫂家里的菜,刚长出苗就被要去了,气得刘大嫂直接闭门谢客,谁要都不给。

而且有些小气的军嫂,拿了刘大嫂的菜,也没些个回礼,不像江乔一样,拿了刘大嫂的菜,自家做了好吃的,也一样送一份给刘大嫂。

有来有往,才是邻居,感情就是这么处出来的。

江乔点头,“是我想得不周了。”

刘大嫂:“这菜再不收,就要烂在地里了,我们家现在,顿顿吃得都是地里种的菜,赵靖说,再吃下去,脸都要吃绿了。”

江乔想了想,道,“嫂子,你要是怕菜烂了,可以收下来,用盐腌了做咸菜。”

刘大嫂眼睛一亮,“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呢。”

江乔说,“还可以在院子里养两只小鸡,或者鸭和鹅,吃不完的,或者烂了的菜叶,就扔给它们。”

刘大嫂一拍大腿,“赶明儿我就去菜市场,问问有没有卖鸡鸭的。”

刘大嫂又愁眉苦脸道,“不过以前我也做过腌咸菜,他两都不爱吃,说我做的腌萝卜,不酸不脆。”

江乔:“不酸不脆,估计是没有杀水,或者杀水没有杀透,嫂子我教你几个做咸菜的法子,保证做出来的咸菜,又酸又脆,甜咸辣适宜。”

刘大嫂十分信得过江乔的厨艺,“那就麻烦你了,小江。”

刘大嫂院子里的黄瓜、白萝卜、芥菜、青椒都熟了,都是腌咸菜的好材料。

白萝卜切成条洗净不去皮,加盐杀水一个钟,再用凉白开冲洗,放进用开水烫过的罐子里,加入辣椒、姜片、蒜片、米醋、白糖。

青椒洗干净,去蒂切丝,加入葱白、蒜,老抽、生抽、蚝油、酱油等调料炒香,最后淋上辣椒油,洒一点白芝麻。

芥菜和黄瓜做腌咸菜的法子也是大同小异。

腌黄瓜做好,刘大嫂用筷子夹起一根放进嘴里,果然又酸又入味,而且还嘎嘣脆,忍不住竖起大拇指,“好吃,光就着这个,我能吃下两碗稀饭。”又道,“这下老赵和赵靖肯定不会嫌腌咸菜难吃了。”

江乔乐了,“好吃也不能多吃,腌的东西毕竟不比新鲜的,偶尔吃吃还行,要是顿顿吃,比吃□□还毒。”

刘大嫂想起,以前在村子里的时候,顿顿都吃的腌咸菜,脸色看起来确实比旁人要差一些,旋即应道,“隔三岔五吃一次。”

江乔回到家,把刘大嫂给她的腌咸菜放到五斗橱里,蒸上饭。

饭刚蒸好,陆衍就回来了。

他一进屋,陆珊就扑进他怀里,晃了晃手上的贝壳手链,“爸,快看。”

陆衍夸道,“这贝壳手链真好看。”

陆珊娇声道,“不止手链,还有风铃呢。”

话音刚落,就听到屋檐底下被风吹起来的贝壳风铃声。

江乔从厨房里端出一个砂锅,“回来了。”

陆衍吸了吸鼻子,“这做的啥,这么香。”

“土豆豆角烀排骨。”

江乔掀开砂锅盖,一股更浓的香味扑鼻而来,三小只咽了咽口水。

排骨不多,陆衍用筷子夹起来,给江乔和三小只分了分就没了。

他自己就吃些配菜。

好在土豆和豆角都吸饱了排骨炖出来的汤汁,这两样锅边素吃起来味道比肉都好,特别下饭,他一人就吃了两大碗饭。

陆安吃完了,一抹嘴,“明天还做排骨吗?”

陆衍:“馋肉了?”

三小只齐齐点了点头。

“那明儿个再买。”陆衍应道。

江乔小声跟他说,“家里没肉票了。”

以陆衍的官职,每个月领到的肉票是有限的。

陆安撒娇耍赖:“我不管,就要吃肉,就要吃肉。”

江乔拍这小子脑袋一下,“没有。”

陆安鼓起脸,“我都看到了,柜子里放着肉票。”

“那是拿来榨油用的。”江乔道,“全拿去炒菜了,这个月家里就没油用了,吃一个月水煮白菜啊?”

陆安小嘴撅得快能挂酱油瓶了。

“没事。”陆衍算了算日子,“马上国庆了,部队发节日补贴,能多领两斤肉票,还有一斤糖票。”他叹口气,“不知道啥时候才能吃肉自由。”

江乔回想了一下那个梦,还早得很呢,得到九三年,国家才取消粮票和油票,“没事,国庆过后,我去学校食堂上工,也能领一份工资和票。”

陆衍笑道,“这倒是,说不定到时候能领的票证比我都多。”

江乔一愣,“不可能吧?”

陆衍:“怎么不可能,那地方油水足得很。”他左右望了望,小声道,“不然那群老油子也不会削尖了脑袋往那挤。”

他还真没说大话,岛上学校招收的学生大多是军官们的孩子,只有少部分是渔民家的孩子,所以部队有给学校补贴,从校长到老师,工资都比外头学校的要高不少,学校食堂也是一样。

两人正说着话,突然听到外头有自行车的叮铃声,“有人在吗,有你们家的信。”

江乔和陆衍对视一眼,陆衍说,“我去拿信。”

片刻,他拿着信和一个包裹进来。

江乔问,“谁寄来的信?”

陆衍摇摇头,“不知道。”看了看信封背面,“是从京市寄来的。”

“京市?”江乔挑眉。

陆衍:“难不成,是岳母寄来的?”

他跟白雅芬之间相处不多,私以为亲人之间不可能做的这么绝,他也一贯把人往好的地方想,就觉得,这封信说不准是白雅芬寄来道歉求和的。

“不可能。”江乔笃定地摇头。

以她对她妈的了解,道歉求和,不可能,要钱还差不多。

陆衍把信拆开,一目十行,叹口气,“真被你猜中了,不是岳母寄的,这封信是朱大娘寄的。”

“朱大娘?”江乔眼睛一亮,拿过信一看。

果然是朱大娘寄来的,她先是在信上问江乔在这边过得好不好,又说,她接手了纺织厂食堂大厨的工作后,做得不错,被领导表扬了几次。

最后略提了一下,白雅芬跟王晓红已经知道她把工作给朱大娘的事,去厂里闹过一次,但无疾而终。

而且说不准已经猜到江乔带着三个孩子去找陆衍了,毕竟她一个女人,除了去投奔丈夫,还能去哪。

现在两人天天在院子里咒骂,说江乔是个白眼狼,白把她养这么大了。

朱大娘让江乔小心一些,说不准她们哪天会找来。

来要钱。

在她们眼里,江乔虽然没了工作,但是陆衍有啊,他还是个参谋长,工资肯定不少,而白雅芬是江乔的亲妈,是陆衍的岳母,那岳母找女婿要钱,不是天经地义吗?

当然,这是她自认为的。

三小只凑过来,仰着小脸,“朱奶奶说啥啊?”

朱大娘经常照顾三小只,三小只也很喜欢这位亲切的大娘。

江乔:“没说啥,就问我们在这边过得咋样。”她看一眼陆康的小脸,顿了顿,没把白雅芬可能会找来的事说出来,而是道,“朱奶奶说给我们寄了两匹布,让我们做衣服穿。”

听到有新衣服穿了,陆珊最开心,一蹦三尺高,“好耶,有新衣服穿了。”

巴着江乔的胳膊,甜甜一笑,“那啥时候做新衣服啊?”

江乔说,“等过年。”

离过年还有好几个月呢,陆珊顿时垮了小脸。

江乔把包裹拆开,朱大娘寄的两匹布,一匹是蓝色的,一批是土黄色的,都不是什么时兴的颜色布料。

京市布票管的严,朱大娘能弄到两匹布,估计花了不少心思和钱,也就不挑这些了。

陆珊还想撒娇,一看布料的颜色,不是她喜欢的,就不吱声了。

江乔拿出纸笔,给朱大娘写回信。

陆衍:“要不要给大娘寄些海浪岛的土产过去。”

他是知道自己不在的时候,朱大娘对母子四人照顾有加,所以打心里敬重这位大娘。

江乔点头,“你想的周到。”掰着手指头数,“给大娘寄些马鲛鱼干过去,她爱吃鱼,还有晒干的虾米,哦,对了,水果干也可以寄一些。”

寄鱼干陆衍同意,但是寄水果干?“会不会放坏了。”

京市离海浪岛,将近两千公里呢,别寄到了都发臭了。

江乔摇头,“不会。”又道,“只要保存得好,放上几个月都不成问题。”

“那你做的咸菜要寄吗?”陆衍看到五斗橱里有腌咸菜。

“不用。”江乔道,“寄件按重量付费,咸菜不值钱,却是用玻璃罐子装的,寄过去邮费比什么都贵,况且,做腌咸菜的法子我教过大娘,她做出来的腌咸菜,跟我做出来的没什么差别。”

想到这,江乔又在纸上写下几个她最近琢磨出来的菜谱,希望朱大娘能用上。

过了几日,江乔把要寄给朱大娘的咸鱼干、水果干密封包装好,拿去邮局,和信一并寄了出去。

国庆节,朱大娘收到了江乔从海浪岛寄来的信跟包裹。

江乔寄的东西不少,加起来足足有十斤重。

朱大娘拎着包裹,回到纺织厂大院,正好撞见了白雅芬。:,,.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