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极限拉扯陆康病逝

舒县的战斗,前前后后持续了2个多月。

江东军在孙策的带领下,和舒县守军展开了极限拉扯。

表面上打的翻天覆地。

实际上1个人也没伤到。

不过为了把戏做的足够逼真。

每隔几天时间,孙策就会让一小队子弟兵趁夜潜回龙舒。

营造出日益损兵折将的假象。

2个多月下来,舒县城外“幸存”的江东子弟兵就剩下3000多人了。

在此期间。

于老骗子隔三岔五就要趁夜出城一趟。

向孙策汇报陆康的病情,孙策也会让于吉带一些上好的补品入城。

为陆康续命。

反正从郑宝等豪强手中得到了不少好东西。

能用上的,孙策基本都给用上了。

可即便是这样。

陆康的身体状况还是越来越差。

能勉强撑到今天,已经是奇迹了。

这一夜。

于老骗子再次潜出城外,回到了江东军营中。

和以往不同,他的神色异常沉重。

“主公,老大人可能撑不过今晚了,他说想要见你最后一面。”

孙策“腾”的一下站了起来:

“什么?老大人他……走!咱们进城!”

1个小时过后。

孙策只带着秦琼、尉迟恭两员贴身武将,来到了太守府中。

出现在了陆康的病榻旁。

“老大人,我来了。”

孙策坐在床边,轻声呼唤着面色蜡黄的陆康。

听到孙策的呼唤声,陆康努力睁开无神的双眼。

一只干枯的手掌,落到了孙策的手背上。

“伯符,老夫大限将至,咳咳……活不了多久了。把庐江交给你,老夫很放心。”

“但老夫还有一件事情放不下,咳咳……希望你能替老夫去完成。”

孙策反手握住陆康皮包骨的手掌,轻声安慰着他:

“老大人尽管说,无论什么事情,即便赴汤蹈火,孙策一定为老大人办到。”

陆康艰难的转了一下头,目光落到了守候在房间内的陆逊身上。

陆逊见祖父看向自己,急忙乖巧的走了上来。

想刀人的眼神是藏不住的。

舐犊情深的眼神更加藏不住。

陆康没有说话,但那双眼睛中的情绪变化,已经说明了一切。

孙策郑重做出保证:

“老大人放心,我会好好照顾这孩子的。孙策在此发誓,只要有我一口吃的,绝不会让这孩子挨饿。”

陆康的目光移动到孙策脸上。

“伯符……其实这孩子并不是老夫的亲生孙儿,而是老夫堂弟那一脉所出。这孩子幼年丧父,从小就跟在老夫身边。”

“咳咳……或许是老夫没有享受天伦之乐的那份运气吧,老夫膝下两个儿子,长子早亡,幼子陆绩不过16岁,还没有娶妻生子。”

“老夫便一直把这个孩子当做亲生孙儿看待。老夫故去之后,希望你能多加照拂陆绩和这孩子。”

孙策眼含热泪再次做出保证:

“我必竭尽所能照顾好陆家上下!”

陆康微微点了点头:

“既如此,陆家就交给你了。”

陆康交给孙策的,不仅是一份嘱托。

还有陆家积攒了近百年的财力与人脉。

要知道,陆家是江东四大家族之一。

影响力自然不必多说。

要不是陆康长子早亡,幼子陆绩刚刚成年,还无法挑起家族重担。

陆康说什么也不会把整个家族,交给一个外姓人的。

上下三代人青黄不接,导致陆家走到了最危险的关头。

在这样的情况下,陆康能信任的人。

唯有孙策。

“绩儿,孙儿,你们以后要尽心辅佐伯符,记住了吗?”

陆康用尽最后一点力量,叮嘱着儿孙后辈。

陆绩走上前来,与陆逊在病榻前恭恭敬敬的磕头。

泣不成声的说道:

“父亲(祖父),我们记住了。”

当晚。

陆家家主、庐江太守陆康去世。

江东军趁势“杀”入舒县城内,孙策就此成为了庐江新主。

第二天清晨。

孙策打着收买人心的幌子,厚葬了陆康。

葬礼上。

他对陆绩、陆逊说道:

“我答应了老大人,就绝对不会食言反悔。你们从此以后,就是我江东军的一员了。”

“谁要是敢欺负你们,1万江东子弟兵为你们拔刀出头!”

陆绩叔侄二人泪眼婆娑的弯腰拜谢:

“多谢主公,我们定当尽心尽力辅佐主公,助主公早日饮马长江!”

除了眼前的孙策,他们的确也没有人可以倚靠了。

孙策的大手分别落到叔侄二人的肩上。

轻轻地拍了拍:

“你们现在还年幼,最主要的任务是学习知识。我在皖县设有一处书塾,我的几个兄弟都在那里跟随卢师学习。”

“如果你们没有意见,我会把卢师请过来教导你们。艺多不压身,多学点本事,将来也能像老大人一样,成为人人敬仰的博学之人。”

陆家叔侄二人露出喜色,再次向孙策道谢:

“多谢主公!”

卢植是什么人,有多大的能量。

叔侄二人是很清楚的。

能跟着卢植学习,对他们未来的成长道路的确助益良多。

此外,孙策显得格外体贴。

考虑到陆家叔侄守孝期的问题,决定要把卢植请到舒县来。

避免陆家叔侄守孝内耽误学习。

况且,陆家叔侄还明白了一件事。

能和孙策的几个兄弟,共同在卢植门下学习。

这就说明孙策没把陆家叔侄当外人。

而是把他们看成了自家人。

这让刚刚失去亲人的陆家叔侄,对孙策充满了敬意。

好感度像流水似的,“噌噌”往上涨。

当然了,这其中也有江东小霸王的技能效果。

但凡是认孙策为主之人,忠诚度就会自动拉满。

半个月后。

卢植等人从皖县来到了舒县。

与他同来的还有孙家一家老小,诸葛亮、诸葛均两兄弟。

孙策自陆康手中接过舒县,等于成为了庐江的无冕之王。

自然是要把家小都接到自己身边来的。

总不能老是借住在乔家啊。

舒县是庐江的治所,也是庐江的军政、文化、经济中心。

各方面的条件都要比皖县更好一些。

孙家人当然是要搬到舒县来的。

只是,让孙策感到意外的是。

乔公也跟着过来了,他不仅自己来了。

还把大、小乔一起带来了。

见到孙策的那一刻,乔公便急不可耐的发出了灵魂拷问:

“我说伯符啊,你的仗也打完了,啥时候兑现承诺,迎娶我的两个女儿啊?”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